第2章 相亲 李家的女儿要出嫁 下

第2章 相亲 李家的女儿要出嫁 下

媒婆是一个六十好几的妇人,长得干瘦,笑起来脸皮皱得可以夹死几只苍蝇。

她们先是一阵寒喧,然后话入正题。

“你女儿念了多少书了?”

“要说这个呀,不是我吹嘘的,方圆十几里的女孩子,没几个能比得上我家玉米的。我家玉米初中毕业后,又去念了一年电脑,要不是那会儿家里穷,他爸爸又生了一场大病,供不起她读书,她肯定会念到毕业的。我家玉米读书那么好,一年拿了七八张奖状……她离开学校时,老师跟同学都很难过……”李妈妈不知怎的,说着说着就伤感起来。

媒婆忙宽慰道:“这已经不简单了,女孩子会打电脑就不错了。”

李妈妈很快又高兴起来:“读了八九年的书,说多也不算多,可我家玉米离开学校后又自学起大学来,你没看到她的书,一本一本都像砖头那样,又沉又厚……”

说到这里,李妈妈突然起身上楼,不辞劳苦地从楼上抱着一纸箱的书走下楼梯,放下纸箱后她从里头拿出一本一千多页的《现代汉语词典》加以夸耀:“喏,一本书都有几斤重呢,不是我黑白讲。”

媒婆“啧啧”地惊叹,伸手接过那本书掂了掂,又翻开来眯着眼瞄了半天,长吁短叹起来:“哎呀,人要是不识字就像瞎子,你说这书上写的东西,摸上去平平,看上去一个个黑黑的又像苍蝇,不识字能看得懂吗?”

李玉米忍着没笑出来。因为李妈妈说女孩家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那她也只好笑不露齿了。

李妈妈忙附合着:“这还用说嘛!”

媒婆又问:“你女儿是叫玉米?”

李妈妈支吾着:“呃,是叫玉米。”

“这个名字倒是好记又好听,王珍家的女儿叫什么‘乌鸡’呢。我说怎么取这样的名字呢?王珍说那孩子生下来时瘦巴巴的,鸟手鸟脚,人又黑,乡下人斗大的字也不识一筐,又是个女婴,犯不着找人翻字典取名字。碰巧孩子的外婆提了只乌鸡来看女儿,干脆就叫‘乌鸡’了,图个省事……玉米这个名字要好听多了。”

李妈妈听着有些不好意思。生玉米的时候,念过两三年书的丈夫不在身边,丈夫长年在外,偶尔托人偷偷捎回几根生玉米棒,那时他们兄弟都没分家,李妈妈总是很快做完工,一阵风似的往家赶,回来时瞅瞅没人在,就把那根玉米棒放在锅里大火水煮十几分钟,捞出来等不得冷却就躲进房间,把那根半生不熟的玉米棒啃了个透。可如果不巧碰到婆婆或妯娌回来,她就得赶紧找个地方把玉米棒藏起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回到厨房,用杂着米糠的碎米熬一锅够一家喝上一顿的粥。

那个贫穷的饥饿的年代,她思念一根玉米棒也思念起丈夫。

李妈妈瞥了一眼玉米,女儿的脸色不太正常。

玉米!玉米!多难听的名字!这个土得掉渣的名字几乎就是她童年的痛苦。

那时候五岁的小玉米经常跟村里一群比她大的孩子去放牛,时值冬天,地里很冷,他们便偷了人家的草,划了根火柴点着,几个人围坐着烤火。这时有个小伙伴一边搓着手一边戏谑她说:“喂,玉米,把你放到火上烤,让我们几个分了吃好不好?”

其他的孩子都跟着起哄。可怜的小玉米孤立无援,又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嘴一咧哭了起来。

“这么小气,说一说就哭了!”同来的阿根撇撇嘴,不屑地哼着。

这时便有个小伙伴编起儿歌来嘲笑她了:

“小气鬼,

喝凉水,

喝了凉水(变成)四条腿。……”

很快他们都到了学龄,报了名读书。老师每次点到“玉米”,一个班的小箩卜头都“哈哈”地笑得东倒西歪,“乌鸡”“乌羊”他们倒不觉得有那么好笑了。

她沉醉于忆往昔的点点滴滴的快乐里,李妈妈起初见她托腮一言不发地坐着,还以为她正听得入神,现在却还一个人痴笑,就知道这孩子十有八九开小差了,于是不露声色地在桌子底下轻踢了她一下。玉米这才回过神来,赶紧起身倒茶,手忙脚乱中碰翻了茶杯,惹得李妈妈又回头来狠狠地剜了她一眼。唉,粗人难做细活。

媒婆喝完茶就起身告辞,临走前她亲热地拍着玉米的肩头,眯着眼把脸皮笑得皱巴巴的,像失掉水份的苦瓜:“孩子,你的条件这么好,又聊条又有学问,媒婆我一定给你找个相配的!”她重复着“找个相配的”,小心翼翼地走出大门。

李妈妈送到门口,返身进屋,对着玉米劈头盖脸一顿训斥:“你这囡仔,人家在说话你却坐着发呆,也不会添茶水,这么没礼貌的!再看看你穿的什么衣服?叫你穿套裙子,你却还在外边给加了一件,那么薄的一层,放在火上烘也穿不暖。相亲是好事,又是大过年的,你偏偏穿白色!你说这件衣长不长,短不短,裙子都露出来了,比外衣长了一截,活像芹菜抽穗,能看吗?!”

“老妈!”玉米抗议,“你实在是没品味耶!什么‘芹菜抽穗’,这么抽象的东西!”

李妈妈一听,哎呀坏了!这“抽象”说不定是什么坏话呢。于是便也生气起来,转向女儿气急败坏地道:“我说的是‘芹菜抽穗’,又不是说你‘抽象’——要怪也该怪你,谁让你穿得那么抽象,要不我会把你说得那么抽象吗?”

玉米“噗”的一声笑出来。她这么具体的一个大活人耶!

晚上玉米躲在被窝里给苏州的朋友打电话。

不会吧?这么夸张!手机那头Sun惊呼,你不会跟家里说自己找个男朋友吗?

我是想呀!可我妈急着要把我嫁掉,说得好像我是库存得发霉的货,没人要似的,一回家就逼着我相亲。

那你赶快找个男朋友呀,她就没办法了。Sun替她着急。

上哪找啊?路上拉一个啊!缘份这种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

唉,那你打算怎么办?

Sun,杨珊,因为她总是无忧无虑的,像只快乐的小鸟,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了阳光,所以大学寝室的同学都叫她Sun。李玉米只读过九年书,没有机会与她同寝,只是两人都爱看书,经常在图书馆相遇。

不管了。哎,今天来了一个媒人,你知道多好笑吗?玉米翻了个身,俯卧在床上,左手支着下巴,一想到那个老太婆,她就来了精神。

说来听听!Sun饶有兴趣。

她连苗条都不会讲,说成聊条了,她说——,玉米故意瘪着嘴,学着媒婆的样子瓮声瓮气地说,查某囡仔(女孩子),你的条件这么好,又聊条又有学问……

玉米的话还没说完,Sun已经被她逗笑了。

Sun,我明天要相亲呢!玉米说。

相亲?电话那头传她拍额的声音,Oh,My God!

是哦!我妈说媒人明天要带人过来,还给我上了一晚的政治课,重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讲了一大堆这不行那不行,你不知道有多离谱。

杨珊的关注点跟她不一样,竟打听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什么东东,玉米在电话这头直翻白眼。Sun狗头军师地撺掇她,我倒觉得你可以试试,听起来相亲蛮好玩的嘛。哎,说不定还真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呢。

不可能,我们这边的男子我可是一个也看不上!

哇,条件这么高!

玉米想像着Sun在那边吐着舌头的样子,她说,才不!是没有共同的语言。我想找个大学毕业的,虽然我自己也没什么文凭,可我们这小村小镇的,男子有大学学历的简直是凤毛鳞角。

这么可怜?我这边可是本科像条狗,硕士满街走,博士才能抖一抖。你赶紧逃到我这里来好了。

重点大学可不是这样。玉米问,你养我?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能让你住到我这里就不错了,还敢得寸进尺,当心我把你扫地出门。她在那头突发奇想,咦,你倒是可以去傍个富翁……

玉米正欲说话,就听到敲门声,忙钻进被窝,压低嗓音对Sun说,好了,不跟你说了,我老妈在查勤呢!她准会说,呀,这孩子又没关灯。她说着挂掉电话装睡。

这时李妈妈开门进来,拉下她盖在脸上的被子叹气,这么暖和的天还蒙着头……唉,睡觉又不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