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涉酒诗文辑录与研究
- 高正伟
- 1964字
- 2025-04-24 16:44:30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解题】
韦济在天宝七年(748)为河南尹,杜甫有《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诗,对韦济的关注表达了感激。同年韦济迁尚书左丞,杜甫在这年冬天第一次赠韦济诗《赠韦左丞丈济》,请求汲引。本诗是杜甫第二次赠诗,陈情更加迫切,诉说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怀才不遇、入仕无门的苦恼,也抨击了现实社会政治的不合理。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1]!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2]。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3]。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4]。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5]。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6]。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7]。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8]。甚愧丈人厚[9],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寮上,猥诵佳句新[10]。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11]。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12]。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13]。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14]。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15]?
【注释】
[1]纨袴:华丽的衣着,常用于富贵子弟的代称。儒冠:这里是读书人的代称,杜甫自谓。
[2]料:差不多。敌:匹敌。看:差不多。亲:接近。
[3]“李邕”两句:自夸曾受到文坛前辈的认可和尊重。李邕、王翰,杜甫前辈。
[4]要路津:《古诗十九首》有“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喻重要的职位。
[5]此意:指上面所说的政治抱负。萧条:冷落、落空。行歌:因贫困而行歌于路。隐沦:避世的隐士。
[6]潜:隐藏。
[7]顷:不久前。见征:指天宝六年(747)唐玄宗诏令凡有一艺之长的人到长安应试一事。欻然:很急的样子。求伸:展现才华,实现抱负。
[8]青冥:天空。蹭蹬:受挫折。这两句用鸟和鱼来比喻自己应试失败。
[9]丈人:指韦济。
[10]百寮:韦济的众多同僚。猥:自谦词,委屈。
[11]贡公:西汉人贡禹。贡禹听说朋友王吉做了大官,非常高兴,相信王吉定会举荐他去做官。原宪:孔子弟子,安于贫困的生活。
[12]怏怏:气愤不平。踆踆:进退两难的样子。
[13]去秦:离开长安。
[14]拟:打算。报一饭:报一饭之恩。
[15]驯:约束。
【集评】
范温《潜溪诗眼》:山谷言文章必谨布置,每见后学,多告以《原道》命意曲折。后予以概考古人法度,如“赠韦见素”诗云:“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此一篇立意也,故使人静听而具陈之耳。自“甫昔少年日”至“(再)使风俗淳”,皆儒冠事业也。自“此意竟萧条”至“蹭蹬无纵鳞”,言误身如此也。则意举而文备,故已有是诗矣。然必言其所以见韦者,于是有厚愧真知之句;所以真知者,谓传诵其诗也。然宰相职在荐贤,不当徒爱人而已,士故不能无望,故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果不能荐贤,则去之可也,故曰:“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又将入海而去秦也;然其去也,必有迟迟不忍之意,故曰:“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则所知不可以不别,故曰:“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夫如此,是可以相忘于江湖之外,虽见素亦不得而见矣,故曰“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终焉。此诗前贤录为压卷。盖布置最得正体,如官府甲第,厅堂房室,各有定处,不可乱也。
董养性《杜工部诗选注》:凡此八节,皆是陈情告诉之语,而无干望请谒之私,词气磊落,傲兀宇宙,以见公虽困顿之中,英锋俊彩,未当少挫也。
单复《读杜诗愚得》:公于韦左丞凡两赠诗,初则冀其有所汲引而作,终则见其无荐达之意辞之而作。吁!大臣职在荐贤而不荐,是蔽贤也,故公辞之是矣。且于此,足以见公之抱负,而豪气英发,读之令人感慨不能自已,闻者足戒。先儒又谓甫遗道德,欲以辞章致君尧舜上。岂知杜子者哉?此尤学者所当察,故及之。
王嗣奭《杜臆》:前诗(指《奉寄河南韦尹丈人》)犹有颂丞语,此诗全篇陈情,试题曰“赠”,似误。此篇非排律,亦非古风,直抒胸臆,如写尺牍;而纵横转折,感情悲壮,缱绻踌躇,曲尽其妙。
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此诗前后乃陈情也。韦必当荐公而不达,故有踆踆去国之思,今犹未忍决去者,以眷眷大臣也。然去志终不可回,当如白鸥之远泛江湖耳。意最委折而语非乞怜,应与昌黎上宰相书同读,范元实但称其布置得体,未为之言。
《唐宋诗醇》:杜之五古,从古人变化而出,独辟境界。严羽谓其宪章汉魏,取材六朝,其自得之妙,则先辈所谓集大成者。王世贞谓其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以奇拔沈雄为贵,是已。此篇起语兀傲,“甚愧丈人厚”二句,叠语归题,别有风神。一结旷达,收转前半,意在言外,所谓“篇终接混茫”也。故前人多取为压卷。总而论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问之根柢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志愿之端倪也;“尚怜终南山,回音清渭滨”,见恋阙之诚;“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明洁身之义。磊磊数语,本末具见,岂寻常赠答、汗漫敷陈者所可比哉!
刘濬《杜诗集评》:俞玚曰:昔日抱负未舒,今复不遇而去,此一诗前后之结构也。起甚抑郁,结自慷慨,身份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