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骠骑突击:匈牙利互联互通战略
- (匈)鲍拉日·欧尔班
- 1654字
- 2025-04-27 16:26:05
三 规避规则41
诚然,愤世嫉俗者常有言,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尽管这种观点令人不快,但确实反映了一种常见现象。譬如,竞技体育运动中,运动员或团队往往会寻求更新颖、更有利的方式解读比赛规则,这并不罕见。特别是在更具技术性的竞赛中,新技术或设备的问世,往往会激起长时间针对其公平性的讨论。然而,竞技体育中往往是“竞赛之外的角色”,如裁判、监督机构以及体育联盟来最终判定“突破界限的举措”是否违规。若无这些人员或机构的存在,规则框架将随时间的推移不断被解读,进而无限延伸。尽管国际秩序也有这样的决策主体,但他们自身也是秩序的一部分,而非纯粹的秩序创造者(就像体育联合会之于体育锦标赛那样)。因此,规则更易受到“创造性解决方案”的侵蚀。
有鉴于此,发生这种侵蚀不足为奇,国际秩序中的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合力。不难看出,西方制度模式并没有以相同的效率传播到世界各地。例如,中东欧地区国家相对全面地采纳了当前西方的治理原则,而当今西方势力的挑战者们则选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中国也许是最明显的例子。这个东亚巨人按照“华盛顿共识”的自由贸易原则进行了经济与贸易体系的转型,但并未采纳西方的治理原则。42因此,中国根据贸易需要调整经济制度,创造出了独特的经济制度。因为中国经济决策仍然由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这种调节能使中国最大限度利用规则提供的可能性。1978年,邓小平同志宣布改革开放计划,43中国迅速在政治和经济上融入全球化浪潮。1980年,中国加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4 2001年,45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此后,中国的出口,也是其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开始呈指数级增长。46
尽管“华盛顿共识”的主要机构推动了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但它更像是基于中国的意愿,因此,预期中的所谓的经济自由化并未出现,更不用说向西方民主制度过渡了。47中国对经济强有力的把控,并通过国家补贴增强了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48大多数营收最高的公司仍是国有企业,核心战略部门也由国家控制。49银行系统同样由国家控制,贷款利率相对较低,放贷额度慷慨,同样凸显出其竞争优势。50因此,中国现凭借其自身经济实力,获得了竞争力及国际地位,同时并未“西方化”。51中国在保持其自身意识形态与文明独立性的同时,增强了自身实力。
中国并非唯一参与西方制度体系的非西方国家。中东和亚洲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这意味着它们也开始在西方制度生态系统中谋求自身利益。就海湾国家而言,值得注意的是海湾合作委员会(GCC)。该组织成立于1981年,已经在经济上转变为一个关税联盟,内部价值由成员国共同决定。52当然,海湾合作委员会(CGC)成员国能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最初要归功于其富饶的自然资源。如今这些国家军事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每个成员国的国防开支,都远远高于北约国家试图达到的水平,即占据国内生产总值2%。53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海湾合作委员会系统地开放亚洲合作,尤其是与印度和中国的合作。54
印度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如今,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按名义GDP计算已位列第五大经济体。55直至1991年改革前,印度实行的一直是混合计划经济制度,工业化发挥核心作用,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发展。56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末,该模式已是穷途末路,并逐渐走向终结。因此到1991年,印度开启全面转型,与更广阔的世界经济相连接。57
上述发展态势,即新兴国家日益增长的实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的显著提升,开始让其所加入的制度体系承受压力。然而,这枚硬币还有另一面,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大国也并不总是完全遵守国际秩序规则。如果说西方挑战者们擅长找出经济体系的漏洞,那么西方国家则更倾向于通过挑战规则的权威,采取政治行动来破坏规则。过去三十年中,西方国家时不时实施军事干预,不止一次未经国际机构(如联合国安理会)批准就开展行动,有些甚至绕过了《联合国宪章》的约束。58我们还可能会注意到,美国多年来一直阻止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法官任命,扰乱了这些小组的工作。59如果既定秩序的规则得不到其最重要行为者的尊重,一段时间后,秩序就无从谈起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