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21年是充满矛盾的一年。在发达国家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零利率政策或负利率政策和需求复苏刺激下,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物价快速上涨,全球股市反弹,股市泡沫继续积聚,房地产泡沫也已不可小觑。全球系统性风险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金融市场动荡或危机。

2022年全球系统性风险将进一步上升,并且存在着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泡沫破裂导致局部或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系统性风险。

首先,全球系统性风险压力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全球经济在2022年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尤其是偏离正常经济周期且陷入滞胀的发达国家,可能继续成为全球增长的拖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全球传播也可能增加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第二,美联储可能不得不加紧缩减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并不得不多次加息应对大幅上升的通货膨胀,可能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压力。第三,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的过度泡沫化,在美联储缩减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并加息的情况下,股市、债市泡沫破裂可能产生局部金融危机,尤其是可能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较大风险甚至危机。第四,随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并加息,美元将呈上行趋势,而大宗商品价格大概率出现下行趋势,可能给商品货币国带来较大的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压力,严重的可能导致货币贬值甚至金融危机。

其次,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通货膨胀、国内国际政治局势等多重压力的影响,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2021年经历了经济或金融危机,如土耳其、巴基斯坦、缅甸、越南、白俄罗斯、阿富汗、南非、中非、几内亚、海地、阿根廷等国。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整体来看处于正常的商业周期,经济增长较为强劲,通货膨胀水平相对较高。2022年新兴市场经济体主要面临五个方面风险:第一,在疫情冲击下经济的脆弱性;第二,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和泡沫化;第三,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和应对通货膨胀不得不加息的冲击;第四,发达国家股市泡沫破裂对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市场的连带影响。

从次,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美联储加息和经济疲弱的影响,全球与大宗商品相关行业和金融行业可能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可能逐步迎来发展机遇。

最后,中国面临着内外部系统性风险的压力,需要谨慎应对。内部系统性风险压力主要来自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以华夏幸福和恒大地产等为代表的房企高债务压力且融资困难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二是房价下跌可能带来的泡沫破裂的风险,尤其是在“三四五线”城市;三是房价下跌带来的地方土地财政收入不能持续而导致地方政府不能按期偿债的风险;四是房价下跌可能导致房地产断供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同时居民财富缩水也会给消费带来的较大压力。

针对中国的具体政策建议有:第一,中国在谨慎应对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断提升疫苗接种率、争取早日实现更好免疫效果时,还要更大程度地提高疫苗接种率;第二,谨慎恰当地应对房地产市场压力,尽可能化解房地产企业债务危机,并有效地化解居民购房者的债务压力,提升内需动力;第三,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包括潜在债务压力,尤其是在土地财政不能发挥作用时;第四,在美联储加息和美元可能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要保持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基本稳定,以免形成资金外逃;第五,适当规避有关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尤其是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以及企业国际经营面临的风险;第六,保证企业主体的活力,保障小微企业生存的能力,保护创新创业企业的创造能力,促进政府和企业数字化发展,提升经济长远发展动能。

由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与北京睿信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全球系统性风险趋势报告从2017年始,如今已经5年了。在这5年中,我们不断完善报告体例,不断扩展报告内容。在这5年中,北京睿信科技坚持创新,成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全球风险管理平台(www.sunrisk.cn)也已日渐成熟,并着力对全球、区域、国家、行业、企业和市场风险进行数字化管理,打造镜像掌控能力,努力建设“元宇宙”的全球风险管理能力,可为广大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全球风险数据库、企业风险测评、项目风险测评、全球资产与负债风险管理、企业战略转型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管理等开放服务和定制服务,可为居民提供企业风险测评、投资组合管理、投资产品组合管理与场景风险测评等系列服务。

我们深信,高校智库与创新企业的有机协作,可以不断提升我国全球风险管理能力,全球风险管理服务也可以惠及不断融入世界的中国。

是为序。

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 方明

2022年10月


[1]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