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努尔哈赤和李成梁是什么关系

清朝人修的《明史》里,李成梁的传记可以说是一本“美化小说”,其中却没有一字提及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复杂关系。

只含糊地说李成梁抓住了闹事的建州右卫都督王杲,还杀了王杲的儿子阿台、阿海。但如果我们细读明朝的史料,就会惊异地发现,原来那个被李成梁送到京城被凌迟处死的王杲,正是努尔哈赤的亲外公!而且,李成梁还借着女真内部的混乱,把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父亲都给干掉了。

从这个角度看,李成梁与后金之间的仇恨可谓血海深仇。但我们再瞧瞧清朝人修的《明史》,那对李成梁可是赞美有加,一点都不吝惜赞美的言辞。不光如此,李成梁的儿子们也都一一被介绍了,就连李成梁的重孙子、抗倭名将李如松的孙子李尊祖的结局都写得明明白白:“闯贼陷京师,遇难”。

这按常理来说,这位几乎是杀光了努尔哈赤全家的明朝辽东总兵、太傅,清朝的皇帝和史官怎么着也该恨得咬牙切齿才对,怎么能在史书里对他大肆赞扬,把他的家族写成一门忠烈呢?

再来看明朝的史料,清朝人未曾有机会修改或无法修改的部分,真相就逐渐明了。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那可是对努尔哈赤恨到了极点。他曾经给兵部下了一道“上谕”,不像平常看到的那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套话,那是开门见山就痛骂努尔哈赤:“朕以奴酋犯顺,陷我城堡,杀我官民,朕深切痛恨……”

既然明神宗这么恨努尔哈赤,那大臣们肯定得想办法给皇帝排忧解难。有个叫宋一韩的兵科都给事中出了个馊主意:干掉李成梁就能镇住努尔哈赤。

宋一韩在奏折里是这么说的:“建酋(努尔哈赤)与成梁谊同父子,教之和则和,教之反则反,诛成梁而建酋自不敢动!”这事在《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二》里有记载,可不是我在这儿胡说。

宋一韩的意思就是敲山震虎,只不过这主意太馊了,人家努尔哈赤亲爹亲爷爷都被你杀了,还怕你杀个干爹?

而且,这时候的李成梁已经退休在家了(据说后来又被起用当救火队长,坐镇辽东八年,努尔哈赤还真就没敢动)。所以,万历就没找李成梁的麻烦。

实际上,万历皇帝是亲眼见过努尔哈赤的,这在明朝的史料里也能找到记载的。

明崇祯十一年修订的《皇明经世文编》讲了努尔哈赤的发迹史:建夷王杲引诱并杀害备御裴承祖……总兵李成梁发兵围剿,杀了他儿子阿台等等……王杲兵败逃跑的时候,成梁等人把市夷头目叫场(觉昌安)等人抓起来当人质,派手下搜捕王杲,就这样从王台寨里把他找到了。之后,又把叫场和他的儿子他失(塔克世)给杀了。叫场、他失,就是奴儿哈赤的爷爷和爸爸。当时奴儿哈赤才十五六岁,抱着李成梁的马腿求饶,求死。李成梁见他可怜,没杀他,还把他留在身边像养儿子似的照顾,出入京城的时候,每次都带着奴儿哈赤。

这么看来,在明朝的史料里,努尔哈赤被称作努儿哈赤,而且好像是李成梁一手把他扶植起来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啥清朝人要给李成梁作传还一个劲儿地赞美他了。要是没有李成梁,自然也就没有奴儿哈赤,那就不会有后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了。

那这努尔哈赤和李成梁李家军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众说纷纭,直到今天仍是一个谜。

第一种说法是,清皇室篡改了历史。为什么呢?因为努尔哈赤有着明朝土司的身份,清朝皇室要是承认这身份,就得承受忠君观念的指责。虽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也多次说他们起兵是为了反抗明朝残暴边将的压迫,起兵是正义的,但皇室可不敢承认祖先起兵和李自成起义性质一样,那就是背叛君父。

第二种说法是,努尔哈赤早年没什么名气,只是个被继母赶出家门、不受待见的土司之子。他早年的经历,同时代的人都不知道,他自己成名之后也从不说起自己这段悲惨的家暴、家庭丑闻,还有沦为丧家之犬的历史。

清史稿说阿台藏身的古勒城被李成梁攻破的时候,前去劝降的觉昌安、塔克世被李家军杀害,努尔哈赤也在乱军之中。李成梁的妻子看他像是有帝王之相,就把他放了。而且这清史稿也没说清楚努尔哈赤到底是属于觉昌安的军队,还是他姐夫阿台的军队。

这也有很多人做了各种考证,有几个说法大概是靠谱的。比如说,努尔哈赤在王杲的城堡里住过,在树林里流浪过,还在李家军里服过役,李家军和努尔哈赤的关系可不一般,而且李成梁还放纵努尔哈赤发展势力。

还有一种说法是,努尔哈赤是李成梁的人质。

你看啊,李成梁镇守辽东的时候,老是拉一派打一派,他和女真各部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投靠了李成梁,李成梁就扶植他们去对抗叶赫、王杲这些势力。

作为回报,李成梁一定要要个质子,好牵制觉昌安,让他不敢反复无常。而塔克世和那拉氏老是虐待努尔哈赤、舒尔哈齐,就把他俩赶出家门,努尔哈赤只能在外流浪。

可找质子,还得找那种不被人喜欢的孩子,于是塔克世又把努尔哈赤追回来,送到李成梁府上当人质了。

就这么着,努尔哈赤参加了李家军,学了很多李家军的制度。等古勒城之战爆发的时候,努尔哈赤就跟着李成梁的军队了,觉昌安也带着军队来参战。

为什么呢?因为阿台是觉昌安长子礼敦巴图鲁的女婿,觉昌安想去救孙女,就顺道去劝降阿台了。结果阿台不投降,李成梁久攻不下,尼堪外兰就喊话说,谁能杀了阿台,谁就能当城主。结果阿台真就被人杀了,可李成梁却说话不算数,还纵兵屠杀,就把觉昌安、塔克世也给杀了。

这时候努尔哈赤作为明军跟着进城,一看祖父被杀,那叫一个愤怒,明军说是误杀。从此,努尔哈赤就脱离明军,回到老家准备兵器,磨刀霍霍要给祖父报仇。

努尔哈赤心里明镜儿似的,知道光靠明朝肯定不行,这明朝根本靠不住,想统一女真根本不可能。您瞧王杲,自不量力,明知道自己羽毛还没丰满就攻打明朝,结果下场惨烈。觉昌安投靠明朝,也被人家卸磨杀驴。

那努尔哈赤得该怎么和明朝相处呢?他就选择明一套暗一套的策略,表面上对明朝毕恭毕敬,实际上也没为明朝出多少力。他一边想着统一女真,一边还找借口说那些人是该杀的,说自己不是故意要铲除明朝的盟友。

当然了,最重要的就是对李成梁还有明朝的官员都行贿贿赂。李成梁呢,就给朝廷上书说努尔哈赤是忠臣,还帮着努尔哈赤要官。努尔哈赤快要把势力扩张到辽东了,李成梁又主动把宽甸六个城堡给放弃了,让努尔哈赤顺顺利利把六堡占领了。

1615年,李成梁去世了,努尔哈赤倒是遵守诺言,在李成梁死后第二年才宣布独立,建立了金国。

仔细想想,这李成梁和努尔哈赤那是相当默契。至于为什么后来辽东的战事一爆发,李如柏他们就不提努尔哈赤在李家做过兵、当过质子的事儿了呢?其实,要是提了,大家肯定会想,你们关系这么铁,那李如柏和努尔哈赤有没有勾结呢?所以,李家军的人从来都不敢提努尔哈赤这段历史。李家军不说,普通的明朝百姓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虽然李家军后来有些人抗金,像李如柏最后还畏罪自杀了,其实李如柏的妻子就是努尔哈赤的亲戚,他俩那关系指定错不了。

最后,金兵打铁岭的时候,李家的子孙都被保护起来了。可见努尔哈赤对李家还是很有感情的。其实,努尔哈赤心里也明白,要是没有尼堪外兰,祖父也不会死,而且,李成梁也不是罪魁祸首。相反,李成梁后来还扶持他,那就是他的恩公。

再看努尔哈赤的很多战术和战术都和李家军的战术一样,像骑兵作战,不断地用骑兵冲击,只注重武力,都不怎么重视火器。不过,努尔哈赤倒是保留了女真人的八旗制度,这可是李家军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