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天宇昏过去了

清晨的阳光刺破长虫山的薄雾,8814仓库的铁门被第一辆卡车撞开时,田小英已经系着工装围裙站在发电机旁。

她手里捏着省建设厅的红头文件,纸张边角被露水浸得发皱——从今天起,她就是建设厅驻蜂鸟科技马村电子工厂的驻厂代表。

“张处长特意交代,三通一平必须三天内搞定。

大河,手套带上,小心你的皮肤?”

她踢开柴油发电机上的防尘布,江大河正蹲在油箱前拆滤网,铁锈混着黑油滴在军绿色胶鞋上,

“这一下就完了,这老伙计得先醒过来,不然20000台传呼机就是空谈。”

李天宇踩着满地零件走来,手里攥着连夜画的厂区分布图:

“平地仓库改五个组装车间,山洞1到5号存元器件,6到10号当成品库——恒温恒湿正好派上用场,人员说要求有点高,但是将来咱们电子厂的车间必须除尘,防静电。”

他突然抬头望向远处的旅游学校,红砖教学楼的轮廓在晨雾里若隐若现,“徐光裕,带二十个人去那边,搁学校里面打声招呼,就跟他们美人,这两天不是周末吗?让他们来帮忙干活,打扫卫生。”

“你是说这两天吗?我觉得将来招工也可以考虑他们的学生啊,虽然专业不一定对口,但是至少他们有文化上手比较容易的!”

“那你自己把握吧,就说将来我们的招工缺口是很大的,可能要上万人!”

半小时后,旅游学校的操场被蜂鸟科技的宣传画占满。

徐光裕踩着课桌大喊:“勤工俭学!一天15块,管两顿饭!清理厂区卫生,不远,就隔壁不到1公里,男女不限!”

话音未落,穿蓝布校服的学生就排起了长队,有人举着课本问:“真能见到俄罗斯专家吗?”

“不仅能见到,”

突然跳上讲台,校服袖口还沾着机油,“表现好的,直接留厂上班!月薪560块,八小时工作制,每月休息8天!”

人群炸开了锅。1992年的昆明,国营厂工人月薪普遍不过300块,这数字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学生们眼睛发亮。

旅游学校的王校长挤到前排:“徐厂长,我们财经班有100个毕业生,能不能……”

“我不是厂长啊,我只是个助理啊,等会我把小李叫过来!!”

一边干活的李天宇,又跑去了旅游学校。

“全要!”李天宇拍着胸脯,转头冲田小英喊,“市里的中专、大专、职高,你帮着统计下,我们需要2000个工人!

传呼机的订单像雪片一样来,光东南亚就20000台,咱们得让生产线24小时转起来!”

田小英正往大哥大里塞电池,闻言笔尖一顿:“2000人?这得惊动市劳动局了。”

她突然笑出声,“不过张处长说过,能解决就业的企业,政府会一路绿灯,现在啊,政府最缺的就是会招工人的工厂了,每年4月份,6月份毕业分配的时候,省人事厅的人最操心。”

安排好招工事宜,李天宇拽着唐天骄往西边山坡走。

七间青砖小屋孤零零杵在松树林里,门楣上的红漆早褪成了土黄色。

咋天没有来得及检查,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古怪?

“昨天就觉得这屋子不对劲,”李天宇推开最东头的门,铰链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你看地基,比仓库还结实。”

唐天骄突然指向墙角的石板,缝隙里卡着半片锈铁:“这不像普通地砖。”

两人合力掀开石板,一股潮湿的寒气扑面而来——下面竟是个黑黢黢的洞口,仅容一人侧身通过。

手电筒的光柱在洞穴里撞出细碎的光点,李天宇踩着湿滑的石阶往下走,岩壁上的凿痕清晰可辨。

“这不是天然形成的。”他摸了把石壁,指尖沾着青灰色的粉末,“像是人工开凿的。”

唐天骄紧随其后,帆布背包蹭过岩壁发出沙沙声:“对了,你叫唐天骄啊,这名字是谁起的,这么……”

“高调?”唐天骄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光柱,“我爷爷起的。他老人家的名字比我还拽呢。”

李天宇突然停步,光柱扫过脚下的岔路:“小心,这山洞有点复杂。你爷爷叫什么?”

“唐泰宗。”

“噗——”李天宇差点咬掉舌头,手电筒差点脱手,“派出所给上户口?”

“解放前的名字,那时候哪有派出所。”唐天骄踢开脚边的碎石,“人家都以为是唐太宗,每次遛弯都有人喊他‘唐王’。”

他突然凑近岩壁,“你看这砖,有字!”

光柱下,一块青砖上的“贞观”二字模糊可辨。

再往里走,洞穴豁然开朗,二十米外的石台上竟摆着个青瓷罐,腹部的缠枝莲纹在光线下泛着莹润的光泽。

“唐代的?我的天呐。”李天宇屏住呼吸,旁边还躺着把环首刀,刀柄缠着褪色的红绸。

最深处的石壁前,散落着几块明代青花瓷片,地上的土坑像是被盗过的墓穴。

“明代墓,唐代瓷器……”李天宇摸着下巴,突然拉着唐天骄往回走,

“这事先烂在肚子里。长虫山以后是旅游区,考古队一来,咱们的工厂就别想开工了。”

刚爬出洞口,就见田小英举着大哥大在山坡上喊,声音被风吹得七零八落:“天宇!你妈……十万火急!”

李天宇心里一沉,抓过电话就喊:“妈!是不是理工大的工厂出事了?伤人了?”

“什么伤人?”李秀兰的声音透着惊慌,“店里账户上突然多了2000万!你是不是干了什么坏事?”

“2000万?”

李天宇手一抖,大哥大差点摔下山崖。

“妈,是不是省政府那边拨款了?难道他们真的支持我们贷款?不过这个数量有点大呀!”

“孩子啊,不是,这钱,是从深圳那边打过来的,我不知道怎么回事?”

江大河凑过来说:“深圳只有小敏在……”

话没说完,传呼机突然疯狂震动。绿色屏幕上,小敏的消息一条接一条跳出来:

“订单超20万台!定金4000万!先打2000万给你们!”

“传呼机卖疯了!圆形、球形款被抢爆!”

“我们在总统套房办公了!天宇,咱们有钱了!”

“你们要赶紧找厂房,赶紧招工,赶紧搞设备,准备开工!”

李天宇盯着屏幕,突然觉得天旋地转。

他想起通辽小店每月1500块的收益,想起405宿舍里被拆得七零八落的传呼机,眼前一黑就向后倒去。

再次睁眼时,他正躺在办公楼的沙发上,田小英正用凉毛巾敷他的额头。

窗外,旅游学校的学生们正扛着扫帚往仓库跑,远处的发电塔叶片在风中转动,阳光穿过玻璃,在规划图上投下跳跃的光斑。

“醒了?”唐天骄递过一杯凉茶,“2000万就吓晕了?以后上亿的单子怎么办?”

李天宇接过杯子,手还在抖:“不晕吗?2000万不是20万呀,我哪见过这么多钱?

唉,这种事真的是吓人!

生产线……必须立刻启动。”

他突然坐直,目光扫过众人,“田姐,麻烦你去趟市里,把那2000个工人的指标落实。

江大河,发电塔修起来,今晚必须通电。”

他抓起传呼机,屏幕上的绿光映在眼底:

“小敏说传呼机能显13个汉字?那咱们就再加把劲——让蜂鸟的名字,飞遍全中国。”

长虫山的风穿过仓库,卷起满地的零件图纸,像是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奏响序曲。

1992年,好像春天的故事要开始唱起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