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基本功一:企业常识基本功(2)

从1998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在5年内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1998]278号)、《关于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通知》(银发[1998]502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1999]379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银发[2002]224号)等4个文件,分别从改进金融服务、调整信贷结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了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1999年6月,原国家经贸委出台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国经贸中小企[1999]540号),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提供信用担保服务,信用担保已经成为当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手段。2001年4月,为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的通知》(国税发[2001]37号),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其从事担保业务给予享受3年内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今年2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税务总局又联合发出了《关于继续做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扩大了该项政策的适用范围,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为加强担保机构的管理,防范经营风险,2001年3月,财政部下发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01]77号),对融资担保机构的组织形式、业务范围、运营原则、保费收取、责任准备金和保证金的提取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促进了中小企业担保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

四、技术创新政策

为扶持、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增强其创新能力,国家实施了“技术创新工程”,通过鼓励产、学、研联合,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加速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等向中小企业转移,推动中小企业开发、应用、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国家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在创新基金的引导带动下,各省也建立了地方创新基金或专项配套资金。据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8个省(市)科技部门,通过科技三项经费或财政专项资金,建立了地方性的创新基金,总额达13.8亿元。另有11个省(市)科技部门落实资金1.5亿元。创新基金建立4年多来,中央财政累计拨款28亿元,累计支持了3700多家企业的3749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的支持额度为74.7万元。创新基金已逐渐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五、规范经营政策

为引导中小企业增强信用意识,改善其信用状况,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2001年4月,原国家经贸委等十部委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经贸中小企[2001]358号)。为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素质,1999年3月,原国家经贸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意见》(国经贸培训[1999]186号)。为提高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工作,2001年3月,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质监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质量工作的意见》(国经贸中小企[2001]290号)。为促进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为中小企业的服务工作,2000年4月原国家经贸委下发了《关于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若干问题的意见》(国经贸中小企[2000]372号)。上述各项政策性文件的制定,规范了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

七、综合性政策

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200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国办发[2000]59号)。作为我国第一个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分别从推进结构调整、鼓励技术创新、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加强组织领导等8个方面,提出了25条政策措施。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环境,加快了我国中小企业立法进程。

5.现阶段中小企业面对哪些问题

资料表明,在美国的中小企业中,约有68%在第一个5年内倒闭,19%可存活6~10年,只有13%寿命超过10年。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尽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地位,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相关研究报告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整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我国仅有3成左右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成长潜能,而7成左右企业的发展能力是很弱的。

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政策和中小企业的标准不统一、不规范。

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仍然按照所有制、部门和区域,分别属于经贸委、行业主管局、科委、乡镇局、工商局和工商联等管理,管理环节多,效率低,致使中小企业无所适应;政府职能定位不科学,宏观管理不力,微观干预过多。政出多门,各部门只管各自系统内的中小企业,缺乏政策的统一性。目前我国除工业部门外,其他产业部门还没有统一的小企业划分标准和分类统计。

2.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目前我国尚无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借贷无门;由于中小企业资信等级不够,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难,贷款成本高,找其他单位担保也难。资金的不足,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国家制定有关政策不公平,中小企业优惠政策少。

近年来我国颁布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优惠政策,对大企业优惠多,对中小企业优惠少;对公有制企业优惠多,对非公有制企业考虑少。

4.市场秩序较混乱,致使中小企业正常经营困难重重。

我国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全国的统一市场正在建立,还存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有些地方禁止外地中小企业进入本地市场,市场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存在,大企业利用本身优势限制中小企业竞争的现象存在,目前我国还缺少反垄断的立法。

5.中小企业设备落后,技术老化。

许多中小企业设备陈旧,有些是从大企业淘汰的旧设备,中小企业设备更新问题严重;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先进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引进、技术更新问题急需解决。

6.中小企业缺少人才,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

中小企业特别缺的是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使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另外,许多私营小企业是家庭型的,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自己的亲戚,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严重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

7.有些中小企业产权不清,缺乏动力。

由于我国对中小企业政策不公,行业限制,许多中小企业挂靠大公司、大企业,或者挂靠外商投资企业。由于产权不清,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不愿做大,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人为的限制。

6.中小企业有哪些生存优势和劣势

一、适应性强

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利用企业内部经营资源,及时、妥善地适应复杂而多变的环境,使自己的生产成果满足社会需要,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容易适应环境变化,善于在大企业竞争的夹缝中生存,开发大企业暂时未占领的领域。中小企业适应性强,一方面是由于其相对大企业所需设备简陋,所需资金少,便于投产和经营。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组织机构精简,管理人员少,易协调,并在短时期内迅速做出决策。因此其产品转换、资金转移均有很大的弹性,能够比大企业更快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节生产,能更快地采用适用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的技术工艺,不断推出个性化、新型化的产品开拓市场。

二、管理费用低

一直以来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过分相信大规模经营的合理性。认为生产能力的扩大会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事实上,大规模经营在技术上也许是合理的,但在管理上却不一定合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奥利费·威廉姆逊是研究效率问题的专家,他提出了人们在估计规模经济时,极大地低估了“管理成本”的作用,即沟通交流、协调配合及进行决策的成本。当职工人数以算术级数增长,而且他们要想完成任务又需要相互交流的话,管理的复杂程度就会以几何级数增长。如果有许多因素都需要进行协调,管理成本往往会压倒由技术所决定的规模经济性。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层次少,非生产性费用少,工资成本低,设备虽然大多比较落后,但利用率高,这使它们的产品竞争能力强,利于销售,一些由大企业生产亏损的产品,中小企业生产反而可以盈利。

三、“小而专”、“小而精”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必须充分发挥“小而专”、“小而精”的优势。只有在生产实行高度专业化的基础上,中小企业才能由多品种、小批量转换为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从而实现规模效益。同时这有利于中小企业采用专用设备,发展专有技术,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形成大企业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实践也证明,“专业性强、产品单一”的中小企业具有创造低成本、高质量的拳头产品的潜力。例如,日本一家300余人的中小电器公司,资金只有约1亿日元,而销售额却达30亿日元。它生产的多层印刷版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即使世界闻名的松下电器公司也要依靠该公司为其提供多层印刷版。

四、企业内部凝聚力强

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具有凝聚力强的优势。首先,小企业职工人数少,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挂钩密切。其次,经营者、管理人员之间的思想易统一,与职工的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和信息上的交流可随时随地进行,从而迅速解决企业内部问题和与外部环境的适应问题。由于企业内部交流状况良好,增强了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