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炉子的来历

相传在宋朝之前,一条黑龙经常在黄河里兴风作浪,祸害百姓。人们治不了黑龙,为保平安,只好在每年腊月初九选一对童男童女献给黑龙享受。百姓苦不堪言,被选中童男童女的家庭更是悲痛欲绝。

有一年就要过年了,从五台山上来了一位化缘的高僧,名叫慧源。慧源看到被选中童男童女的家庭悲痛的样子,便大发慈悲,找到当地主持官员说:“我有办法让恶龙不再要活的童男童女。”主持官员一听很高兴,忙问有何办法。慧源说:“你给我准备两副铸铁浇铸的一底一盖的高三尺的圆形炉和两斗面、二斤油、八个壮小伙就行了。”

腊月初九这天,慧源指挥人们在河岸边支起铁架,将用两斗面做成的两个童男童女放进炉内盖好,上下用火烧了两三个时辰,等黑龙来接童男童女。

时辰快到时,只见大浪滔天,慧源指挥大家把炉子上盖揭开,由八个小伙四人一组抬着炉好的童男童女,连带烧红的炉底一起投入黑龙那张开的血盆大口中。只见河中巨浪滔天,黑水四溢,过了一阵后风平浪静,慧源又将自己化缘的钵投入河中。自此,屡次造成水患的黑龙再没出现过。人们为了纪念慧源,就从腊月初八开始,架炉做托炉子迎接春节,随后这成为一种习俗。

托炉是中宁制作面食的一大特色,托出的馍馍也叫托饹子。每年中秋、春节或有红白喜事时,农村一般都有几家邻居合伙“支炉”,也就是用土坯砌成的一前一后两个圆形的简易炉灶。前一个是放炉盖的,后一个是放炉底的。所谓的“炉”,实际上就是一副铸铁浇铸的一底一盖两个圆形平底锅,听说也有铜铸的。底和盖合起来严丝合缝,底炉在炉灶上安装不动,炉盖上铸有四个或三个带孔的“耳”,可以由两人用铁勾随时移动。炉盖提起后就放在前一个圆形简易炉灶上。

托炉烧火很有讲究,底炉一般用麦柴当“底火”,不软不硬,也比较好掌握。炉盖上用的叫“盖火”,一般用木头、干柴烧成木炭火或用锯末加羊粪做燃料。烧炉盖是为了给馍上色,盖火太旺容易烤煳,不够馍又不熟,所以底火有时可上下烧火,全靠人凭感觉掌握,有一定的技术性,一般由男人负责烧火、提炉、装馍、起炉。装馍前要先烧底火,在底炉抹上香油以防粘锅底,把馍装好后盖好炉盖,上下用火烧5~6分钟后,提开炉转动一下避免偏火,再过大约15分钟就可以出炉了。这时,就要提开炉盖,一边出炉,一边趁热在每个馍的表面用干净的布擦上香油。香油渗入馍中,会使馍的表面显得又黄又亮,趁热吃,热乎乎,香喷喷。所以,托炉在中宁也算是节日盛事,炉一经支起,几天几夜不倒台,女人发面做馍馍,男人烧火托馍馍,小孩两边帮忙凑热闹。

托馍馍也分很多种类。

一是托饹子。托饹子就是一种圆厚饼,做起来最简单,每次量也最大。它的特点是上面要用夹子夹上漂亮的图案。夹子一般用铁片剪成,分带牙(锯齿牙)的和不带牙的,牙又分粗牙和细牙。一般大托饹子用粗牙夹,馍周围均匀地夹上一圈。别看这活简单,还挺讲究功夫,太深太浅都不行,间距还要均匀,还得保证最后能接起来形成一个圆圈,中间也用小平夹夹个十字星。这个工艺一般都由妇女来做,她们还会比赛看谁夹得好、夹得快。

二是枣旋子。其实就是枣包,也会放豆沙,叫豆沙旋。枣旋子上也要夹上漂亮的图案,这个要用细牙夹,而且花样不必像托饹子那样死板,可以变着法地夹,只要漂亮就行。枣旋子一般都做得很精致。

三是蜜转子。蜂蜜、枸杞、糖加面粉和成浆状用铁锅煮熟,抹在擀好的大大的面张上,然后一层一层卷成筒,用刀切成一块一块儿的。最后,用筷子夹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再经那特制的乡土托炉一烤,颜色鲜亮诱人,黄红分明,造型可爱,吃起来香酥可口,不甜不腻。

天香感悟: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