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点,跳动的文字音符:你不能不知道的标点故事
- 武晓兰 江海燕
- 1461字
- 2020-08-26 16:14:07
7.顿号的身世
顿号(、),上尖下略圆,斜打在字的右下角,像斜置的芝麻,又像斜放的瓜子,人称“瓜子点”。顿号是传统的国产货,西文中没有顿号,并列的词语之间西方是用逗号表示停顿的。
在中国古代的句读符号中,顿号是一个重要符号,因为使用毛笔点起来既方便,又好看,所以使用很广泛。
古代中国的句读符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圆圈,称为“句”;一种就是“瓜子点”,称为“读”,又称“顿点号”。“读”只用于一两个字或至多三个字成读的地方,如“子曰、古者、君不见”,三个字以上成读的地方用圆圈表示。“瓜子点”表示成读的地方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组,还可以是一个很短的句子。在新式标点符号使用之前句读古书时,这个“读”号具有新式标点符号中许多点号的作用。例如:(1)用于并列短语,表示并列短语内部的停顿,这时,作用就同新式标点符号的顿号相同。(2)用于注释词语的文字,把被释词语与解释词语隔开,作用相当于新式标点符号的逗号或冒号。例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杜”字下:“杜、甘棠。”这个顿号人称为阐释顿点号。(3)用于主语与谓语之间,表示主语后的停顿,作用同新式标点符号的逗号相同。(4)用于分句之后,表示分句的停顿,作用如同新式标点符号的逗号。(5)用于陈述句,作用与新式标点符号的句号相同。(6)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句末也可用“读”表示停顿,因为古代句读符号没有专表疑问、感叹、祈使的符号。(7)用于“曰”“云”“道”等字后,表示以下为引语,作用与新式标点符号的冒号相同。(8)用于复句内部,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作用与新式标点符号中的分号相近。总之,这个顿号在古代使用频率很高,用途广泛。古代文字直行,顿号用于字的右边或右下角。
顿号出世很早,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简就已见到这个符号。许慎在《说文解字》给“读”的定义说:“、”“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五四前后,一些人提倡新式标点符号,没有发现这个“瓜子点”还有什么用处,于是就废而不用了,只留下圆圈作句号。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修正案)》规定点号包括“、”或“,”兼代顿号和逗号两种符号的作用,没有说明它们的用法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发现了这个“瓜子点”的特殊用途。于是,顿号死而复活,从逗号中分化出来,替代了一部分豆芽形的逗号,主要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在此之前,该使用顿号的地方大多是用逗号的,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些作家依然这样用。例如:
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1932年)
《论语》言志篇,子路,冉求,公西华,各有一大篇载道议论……
(林语堂《言志篇》1934年)
顿号与逗号分工不够明确,在新式标点诞生和使用初期也是难免的事情,就连名称也形形色色,有称“隔点”的,有称“夹点”的,有称“旁点”的,还有称“夹号”的。1922年陈望道在《作文法讲义》等著作中,正式定名为“顿号”。1945年,王力《中国语法理论》对“顿号”作了系统的总结:“中国原来的读号是‘、'(点于两字的中间或字旁)。西洋的顿号(Comman)是‘, '……新式标点符号(即“胡案”)认为二者通用。但是,现在书报上的顿号只用“,”,不用‘、',有些人却利用“、”来分开等立仂语的每一项”(等立仂语,即联合短语)。
1951年,国家出版总署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正式确立了顿号的地位: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1990年3月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仍是用以“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实际上,序次语后面也可以用顿号表示停顿,算是顿号用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