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瓷韵匠心(6)

  • 青花瓷
  • 吴蔚
  • 4936字
  • 2016-10-16 15:56:27

但陈仲美到底还是徽人,陈窑每年生产的青花瓷器只比崔窑略少,其人也不花哨,不推一度大红大紫的五彩、斗彩之类,只烧青花,神韵清秀,飘逸而不轻浮,以专注赢得了市场。与徽人杂七杂八生意极多不同的是,瓷器生产是都帮唯一一大宗生财之道,多年打拼、数代人不懈努力,才以手艺垄断了圆器市场,容不得旁人侵犯,狭隘背后自有无数血汗艰辛。大概都昌人还是想要在青花领域一枝独大,便起意对付重要竞争对手陈仲美。又知道徽帮会首黄云霄素来垂涎陈妻江若兰美色,便因势利导,杀死陈妻,嫁祸给黄云霄,一举两得,一石二鸟。

宋国霖思索片刻,略有所醒悟,问道:“周公子认为凶手杀人的目的是要对付徽帮会首黄云霄,若是发现官府错抓了杂帮会首,也就是周公子你,必然还有后招?”

周时臣道:“是。我料想真凶必会密切关注凶案,这正是抓住他狐狸尾巴的关键。”顿了顿,又道:“我其实倒希望吴公和陈家娘子两案有所关联,去年情况复杂,今年可查的线索就多了。”

宋国霖道:“朋友妻,不可戏。黄云霄身为徽帮会首,竟然垂涎帮众妻子美色,这等丑闻,他不会宣扬出去。知道这件事的肯定寥寥无几。果真是有心人,一定在他身边安插了内应。”

周时臣道:“黄先生必然已想到此点,回去会馆后,立即会着手寻找内应。我们只需要抓住真凶就好。”

三人又议了一会儿,忽听到外面有呼喝声,还夹杂着鞭打声、训斥声。通判陈奇可立即皱起眉头,沉下脸来。

周时臣见陈奇可明显露出不快之色,颇为不解。宋国霖忙解释道:“外面必是方巡检逮捕了不称职的官窑工匠,带回官署了。”

巡司署不独是饶州通判驻镇办公之地,江西矿税使潘相到景德镇御窑厂监烧瓷器时也会来这里办公。潘相自小阉割入宫,是当今万历皇帝的心腹宦官。上任后,一心讨好皇帝,督造龙缸甚严,稍有不顺,便命驻厂巡检方何逮捕官窑工匠下狱,轻则戴上械具关上数日,重则鞭笞拷打,想以此来立威,令工匠俯首帖耳。然龙缸器物太大,技术复杂,容易烧破变形,烧成十分困难。每窑每年只能烧制三只以下,且成品率极低。潘相到任以来,还未能成功烧出一只龙缸。最近他不知如何火气上升,不断重责工匠,连日来已逮捕多人,押到官署大狱,施以残酷刑罚,惨叫声不绝于耳。陈奇可稍有规劝,反遭潘相厉声训斥。他是进士出身,竟然当着属下被阉奴训斥,内中不免耿耿于怀。

周时臣听了究竟,道:“烧制龙缸这等大器,半在人为,半在天力,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岂是催逼所能成就?”

宋国霖道:“谁说不是呢。”与陈奇可低声商议几句,又道:“怕是一会儿潘使君又要进来发威了,署厅人来人往多有不便,就暂且先委屈周公子一会儿。”

周时臣道:“这是当然,戏一定要做足。”

宋国霖便招手叫进兵卒,命将周时臣以杀人嫌疑收监。

注释:

[1]烧制瓷器首先要开采瓷石(属石质矿物)作为原料,这首诗前两句讲述的是在山里开采瓷石后,再运到设置在溪河边的水碓(利用流水冲击带动碓车)加工,经粉碎、淘澄后,制成砖状泥块,称谓泥(dǔn),又称作子。后两句是间接称赞高庄出产的子质量高。高庄即浮梁(今江西景德镇)瑶里高岭山,以出产优质瓷土而闻名世界,高岭土在后世成为世界矿物学专用名词。高岭土矿物组成独特,不必粉碎,只要用水滤去尾沙,即可制成子。

[2]这首诗是讲炼泥,必须以马尾细箩(用马尾做成的箩筛,孔很细小)及绢袋反复澄过,以保证坯泥的细度。配制釉料亦是如此。窨(yìn)子是指地窖。“古语”一句指儿童要从小教育,不能坏了坯架,这里代指练泥时就要把泥练好,以便模之范之而成器。模范是制作器物的模型,泥练到稠熟后,置于模内加工即可成瓷坯。

[3]龚鉽:字季适,江西南昌人。清嘉庆年间曾在浮梁当幕僚多年,与景德镇瓷业工人多有交往。他根据瓷工窑户言谈和劳作情况创作诗歌近百首,后整理出六十首,题曰《陶歌》。

[4]浮梁位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层层叠叠的大小山峰密布,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状,以低山、丘陵为主,也夹有面积不大的平原。境内河流亦如蛛网密布。其中以源于安徽省祁门大洪山的昌江(祁门本名阊门,即昌门,故名)为主,它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支流有南河、东河、西河等。由于昌江水源丰沛,溪流纵横,支系极多,民众多伐木为排,浮江而下。“浮梁”即由此而来,颇为形象地概括了此地山多、木多、水多的特点。

[5]从唐代到清代,景德镇一直为浮梁县管辖的一个市镇。明时浮梁县共分10个乡,每个乡又分若干都或里,共56个都。景德镇仅有浮梁县西南方向两乡的里仁、镇市两都。镇区东起马鞍山,西至昌江河畔,南起小港嘴,北至观音阁,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

[6]佛印:宋代名僧。饶州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钦仰其道风,赠号“佛印禅师”。其人具有含容三教的气质,与纯粹的佛教僧人风格不同。且具有强烈的世俗意识,经常参加酒宴并高谈阔论。所结交的朋友,僧人方面反而较少,倒是与士大夫官僚之辈常相往来,是当时士林中众所周知之名僧。与苏轼为方外知交,二人交谊脍炙人口。佛印圆寂后葬浯溪口,苏轼来祭拜时,在佛印坟茔附近的岩石刻作了一篇悼文,名为“三世佛”,字大若蚕豆,约有两千余字,历经千年风雨,一直保存完好。1953年10月,景德镇交通部门疏通昌江航道,将石碑炸毁一半,另一半掉进水中。

[7]明代匠人王叔远擅长微雕,能用直径仅一寸的木头雕刻鸟兽木石器皿人物等,形神俱备,惟妙惟肖。他听说苏轼三人泛舟夜游昌江的故事后,便将之与苏轼后来的赤壁之游结合起来,加以构思创作,用桃核刻成《月夜泛舟记》。著名学者魏学洢因之作《核舟记》。此篇流传很广,今全文已收入现行初中语文课本。

[8]镇市:因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在城市和乡村两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形态之外出现的新型的“镇”,隶属于县。镇市是乡村经济中心,典型特征是生产意义大于消费意义,其产品不仅在当地销售,满足附近城乡居民的需求,而且还向相距较远的区域性市场甚至全国性市场输出产品。

[9]鬼节:相传七月十五是鬼门关大开之日,阎王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人们除了趁此机会祭奠祖先外,还会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晚上到路口去祭祀孤魂野鬼。

[10]盂兰盆节:佛教传说,目连(佛教人物,佛祖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坠入饿鬼道中,过着吃不饱的生活。目连便用神力化成食物,送给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时,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母亲,因此十分痛苦,便向佛祖求助。佛祖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做盂兰盆以祭其母。于是目连按佛祖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好百味五果,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由此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

[11]中元节: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三官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12]瓷器制作过程复杂,即所谓“寻常工作经千指”,完成一件瓷器通常要经过多名工匠之手。大致可分为六个工种,一个工种称“一脚”,一脚领头称“板板”。通常采用层层雇佣制度,由做头师傅雇佣各脚板板,再由板板负责雇佣伙计。当板板被解雇时,其脚伙计也随之解雇。

[13]行帮:为维护自身利益结成行业的或地域性的行会组织。有以行业相称的,如圆器、琢器、柴窑等;以地域相称的,如都(昌)帮、徽(州)帮、杂帮(除都昌、徽州之外的统称)等。行业和地域两者往往有所交叉。行帮的组织性相当强,各有行规,具体将在小说情节中谈及。

[14]会馆: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团体,始于明初,嘉靖、万历时期趋于兴盛。早期的会馆绝大部分设于北京,主要为同乡官僚、缙绅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故又称为试馆。这一时期的北京会馆主要以地域关系作为建馆的基础,是典型的同乡组织,与工商业者绝少关系。明代中叶以后,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工商业者、行帮为主体的会馆大量出现,但这些工商业会馆仍保持着浓厚的地域观念,绝大多数仍然是同乡会馆。工商业会馆的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护工商业者的自身利益起到了某些作用。但会馆与乡土观念的结合,也阻碍了商品交换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5]由于景德镇从事瓷业的工匠通常是外籍人士,意外死亡后,限于条件而不能扶柩返乡的,通常由行帮(指地域行帮)出面料理,就地安葬。各行帮在当地均买有坟山,山上立大石碑,上书“某某某义祭总墓”字样。

[16]崔公窑传世青花五彩作品有“维香”款及“成化”款五彩酒盏一对,为英国人大维德所买。大维德具有罕见的欣赏品味和学术眼光,收藏有1400多件中国瓷器,绝大多数为历代官窑中的精品及带重要款识的资料性标准器。

[17]“斗彩”一词始见于清《南窑笔记》,明代文献未见记载,明人所谓“青花间装五色”应该是时人对“斗彩”的称谓,但在本书中一律称“斗彩”。书中另有“青花见五色”,并非明人“青花间装五色”,而是另一种类型的青花瓷器(只有青花蓝,没有其他彩色)。又,本书故事发生在万历年间,对部分历史素材作了综合处理,如将“斗彩”称谓提到了明代。又如三帮(都帮、徽帮、杂帮)的完全形成,在历史时间轴线上还要更晚一些,本书也予以了提前。

[18]徽州: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下辖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府治歙县(今安徽歙县)。嘉兴:府治今江苏嘉兴。

[19]中国古代不重视技术,工匠地位不高。而工匠通常也自卑居下,不敢与士大夫相抗礼,于是造成“识日益短,技日益拙,器日益窳”的后果。清宣统三年(1911年)所立《水木工业所缘起碑》里明白指出了这一弊端,并指出由于国人崇拜洋人、迷恋洋货,于是中国工匠抛弃自身,只考虑效仿洋货制造方法,导致中国财富大量被洋人搜刮。碑文郑重告诫工匠:“人必能自立,而后能自由;必能自由,而后能自强;必人人能自强,而后其国强,其种强。虽然,一人不能强,必合十百千万人而强,必合十百千万人为一儿而强。自立者,自强之原素,而团体者,自强之妙用也。”堪称爱国自强宣言,铿锵有力,时至今日,依然有着借鉴意义。

[20]填房:旧时指前妻死后续娶之妻,“继室”的通俗说法。

[21]“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七言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语出《诗·卫风·淇奥》,指工匠加工骨器、玉石时切料、糙锉、细刻、磨光,认真制作,一丝不苟。“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语出南宋大儒朱熹。其称:“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22]婺源:今江西婺源,明时属徽州,因而彼时婺源人属徽帮。姑苏:今江苏苏州。

[23]巡检司:官署名。宋始设,多设于关津险要,距城市较远处,掌地方治安,受州领导。元代,于诸县始设此司,以掌全县治安,秩九品。明代,初于广西关隘冲要处设之,后于各处增此司,置“巡检”“副巡检”,均从九品上,掌缉捕盗贼,盘诘奸伪,后改为杂职。

[24]景德镇虽然经济发达,但行政地位不高,一直只是饶州(下辖七县,鄱阳、余干、乐平、浮梁、德兴、安仁、万年。府治鄱阳,今江西鄱阳,属上饶市管辖)浮梁(县治在景德镇北20里)下辖的镇,因而不设行政机构。该镇巡捕事务原先属附近桃树镇管辖,由于景德镇“人居稠密,商贾喧阗”,“聚居既多,盗贼间发”,而桃树镇巡检职卑官小,不足弹压,万历十年(1582年)以后,朝廷令饶州通判改驻景德镇,兼理烧造(指官窑,指官方经营的瓷器事务)。通判:古代职官名,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加强控制地方而置于各州、府,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掌握实权,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号称“监州”。明代各府置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职任比宋初“通判”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