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与病原生物复习指导
- 向宇 徐芳 刘鹏波主编
- 2862字
- 2020-06-25 21:03:37
第八章 抗感染免疫
【重点内容】
非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与特点是什么?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机能,故又称先天免疫。其特点是生来就有,受遗传基因控制并能传给后代,无特异性,对各种病原生物都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2.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
(1)屏障结构。①皮肤黏膜:通过机械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多种作用抵抗病原生物入侵。②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脑血管和星状胶质细胞等组成,能阻止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物质从血液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易发生脑膜炎、脑炎。③胎盘屏障:由母体子宫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组成,可防止病原微生物及其有毒产物进入胎儿体内。妊娠3个月以内,胎盘屏障尚未发育完善,病原微生物易经胎盘侵入胎儿体内,导致畸形、流产和死胎。
(2)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统称吞噬细胞,分为小吞噬细胞(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两者构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细胞膜表面有IgGFc受体、补体C3b受体,胞内有溶酶体,能有效地杀灭病原微生物,故称为专职的吞噬细胞。其杀菌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吞噬细胞与病原菌接触、吞入病原菌及杀死、破坏病原菌。其吞噬作用有3种后果,即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和损伤邻近组织。
(3)体液中的杀菌物质重要的有补体、溶菌酶、乙型溶素、防御素等。补体激活后可溶解革兰阴性菌,溶菌酶可裂解革兰阳性菌肽聚糖的聚糖链损伤其细胞壁,乙型溶素损伤革兰阳性菌的细胞膜,防御素能破坏革兰阳性菌的细胞膜。
特异性免疫
1.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与特点。是指机体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与病原生物及其毒性产物接触后产生的免疫,又称后天免疫或获得性免疫。其特点有特异性、后天获得性。
2.特异性免疫的组成
(1)体液免疫的抗感染作用。①局部抗体的免疫作用:黏膜表面的SIgA等与病原生物结合,阻止其侵入黏膜。②调理作用:包括抗体的调理作用和联合补体的调理作用。③抗体与补体联合参与的溶菌作用。④抗毒素通过空间障碍作用或封闭外毒素的生物活性部位发挥中和毒素作用,但对已与易感细胞受体结合的外毒素无中和作用,因此临床上应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治疗。⑤中和抗体的抗病毒作用:通过改变病毒构型,阻止其吸附穿入易感细胞,激活补体溶解病毒,或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使其被吞噬。
(2)细胞免疫的抗感染作用。①效应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效应Th1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引起以单核吞噬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炎症反应。②效应Tc细胞的杀伤作用:效应Tc细胞释放穿孔素和丝氨酸蛋白酶,引起靶细胞死亡或凋亡。
(3)黏膜免疫。分布在消化道、呼吸道及其他部位黏膜下的黏膜伴随淋巴组织,构成了局部黏膜防御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产生IgA发挥局部免疫作用。另外也可通过吞噬细胞、T细胞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机体天然防御机能的构成,错误的是( )
A.补体系统
B.单核细胞
C.T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血脑屏障
2.下列物质,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的是( )
A.干扰素
B.趋化因子
C.补体系统
D.细胞毒T细胞
E.溶菌酶
3.完全吞噬指吞噬细胞( )
A.吞噬入侵的全部细菌
B.吞噬的细菌全部杀死、消化
C.反复吞噬细菌
D.将细菌转移至淋巴结
E.与细菌同时溶解
4.不完全吞噬指吞噬细胞( )
A.不能将吞噬的细菌杀灭
B.吞噬部分细菌
C.吞噬局部细菌
D.吞噬细菌后不再游走
E.吞噬的细菌死亡
5.溶菌酶的作用,正确的是( )
A.需抗体介导
B.一般只溶解G-菌
C.干扰素参与溶菌彻底
D.作用于G+菌细胞壁的肽聚糖
E.通过传统途径激活补体
6.以下不属于体表屏障的抗感染作用( )
A.正常菌群拮抗
B.补体系统激活
C.排尿、流泪等分泌冲洗
D.呼吸道黏膜纤毛定向运动
E.胃酸杀菌
7.婴幼儿易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由于( )
A.物理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所致
B.化学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所致
C.微生物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所致
D.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所致
E.血-胎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所致
8.临床上应用抗Rh+抗体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的原理是( )
A.抗体的负反馈调节作用
B.抗体的正反馈调节作用
C.独特型免疫网络学说
D.补体的调节作用
E.以上都不是
9.免疫应答发生的前提是( )
A.抗原的存在
B.抗体的存在
C.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
D.补体的存在
E.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调节的存在
10.NK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包括( )
A.特异性杀伤作用
B.ADCC作用
C.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
D.吞噬靶细胞
E.诱导急性变态反应的发生
B型题
A.巨噬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1.胞浆中含有嗜天青颗粒的细胞是( )
12.活化后产生H2O2,O2-, NO的细胞是( )
13.活化后释放毒性颗粒蛋白的细胞是( )
14.胞浆中含有嗜碱性颗粒的细胞是( )
A.吞噬作用
B.抗原递呈作用
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
15.NK细胞( )
16.巨噬细胞( )
17.中性粒细胞( )
18.树突状细胞( )
二、名词解释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三、填空题
1.构成抗体天然抵抗力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特异性免疫的抗感染作用主要包括_______和_______。
2.血脑屏障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保护中枢神经系统。_______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胎盘屏障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在_______内,此屏障发育不完善,母体发生风疹病毒感染,可造成胎儿死亡或畸形。
4.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吞噬细胞内的杀菌机制大致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系统。
四、问答题
在抗感染免疫中,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如何发挥协同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1.C 2.D 3.B 4.A 5.D 6.B 7.D 8.A 9.A 10.B
B型题:11.D 12.A 13.C 14.B 15.D 16.C 17.A 18.B
二、名词解释
1.非特异性免疫也称先天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的种系进化、发育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机能。具有以下特点:①生来就有,人人都有,能稳定遗传;②作用广泛,无特殊针对性。
2.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获得性免疫,是指机体在生活过程中与微生物等抗原性异物接触后主动产生,或被动输入免疫效应物质所获得的免疫力。其特点是:①为后天获得,并非人人都有,不能稳定遗传;②作用有特殊针对性;③具有免疫记忆性。
三、填空题
1.屏障结构、吞噬细胞、正常体液中抗微生物物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2.脑毛细血管壁、软脑膜、胶质细胞、婴幼儿
3.子宫内膜基蜕膜、胎盘绒毛膜、妊娠3个月
4.趋化识别、吞入病原菌、杀死破坏病原菌
5.氧依赖性、非氧依赖性
四、问答题
当病原生物入侵机体,首先遇到的是非特异性防御机能,即机体皮肤黏膜屏障的机械性阻挡作用、分泌化学物质和各种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吞噬细胞吞噬作用和体液中的补体、溶菌酶、干扰素等抗微生物物质可发挥杀菌作用。在此基础上,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逐渐建立,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建立,致敏T细胞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可激活吞噬细胞的功能,CTL细胞可增强机体抗病毒、抗肿瘤和胞内寄生菌感染的作用。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可中和毒素、中和病毒并可发挥抗体的调理作用促进吞噬及参与ADCC等作用。因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以清除入侵的病原菌。
(陈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