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长乐之国

上一章讲到,唐军猛攻河东,屡攻不下,为隋政府守城的是谁?此人名唤尧君素,是隋朝的鹰扬郎将。

隋朝时期,选民为兵,命刺史在农暇时训练,全国分为百府,称这些兵为府兵,鹰扬府专门收亲贵子弟,其头领称鹰扬郎将,为正五品官员。

这尧君素是魏郡汤阴人,与后世宋之名将岳飞同乡,尧姓起源于山西,系唐尧之后裔。尧名放勋,封于唐,四千七百年前定都于平阳(山西临汾),谥号为“尧”,史称唐尧。子孙后代有的以祖上谥号为姓,是为尧姓。

尧君素为什么这么卖命,对政府如此忠诚?你想,自己的上级都已经投降了,自己这是何苦呢?原来这尧君素有些来头,隋炀帝为晋王时,尧君素即随炀帝左右,是隋炀帝的亲兵卫士,后离开隋炀帝外派,不断升迁,官至鹰扬郎将,统领一方人马。

大业末年,盗贼蜂起,部队之中逃亡的士兵也很多,唯独尧君素善于安抚将士,因此他的部队保持得十分完整。

李渊令部将吕绍宗猛攻河东,力图一举而下,然尧君素登城坚守,吕绍宗无法攻克,这时屈突通坐不住了,怎么说自己是尧君素的领导,尧君素也是自己派去守河东的,自己刚刚归降,未立寸功,李渊待自己不薄,怎么也得卖卖力气,于是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去劝说尧君素放下武器,归顺李渊,李渊见状大喜,令屈突通即刻前往。

屈突通快马加鞭,赶到河东,见到了尧君素。二人相见,悲痛不已,哀婉叹息,屈突通哭泣流泪,衣襟全湿,眼泪一把、鼻涕一把,跟个泪人一般。

哭了多时,屈老爷子见时候差不多了,用手一抹,收起了眼泪,可怜兮兮道:“君素,我的军队已经失败,李渊义旗所指,各地无不响应,时局已经发展成这样,还是早早归顺为妙。”

尧君素闻言,面色一转,厉声喝道:“你乃国家高官,圣上将关中委托给你,依靠你保护皇家祭坛,而你呢,苟且偷生,把国家拱手相送,现在还替别人说话,你胯下的马,就是代王(杨侑)的赏赐,你还有什么脸骑着它!”

屈老爷子一副委屈模样,道:“君素,我力竭,方至此。”尧君素冷笑道:“你的力量已经枯竭,而我还没有,何必再说那么多。”屈突通惭愧不已,知道再说也无用,灰溜溜打马退走。

李渊闻后大怒,好你个尧君素,敬酒不吃吃罚酒,下令吕绍宗继续猛攻河东,发起一轮高过一轮的攻势,但尧君素是从容面对,一一化解。

在解决了杨善会这条大鳄后,窦建德的势力范围离开了高鸡泊及其周边地区,开始向外扩张,标志着窦建德已脱离了昔日水洼草寇的生涯,开始了一个新的征程。

在拥有了数十州的地盘,初具规模后,公元六一七年一月,窦建德去掉了“将军”的称号,改称长乐王,建立长乐国,以乐寿(今河北献县)为都城,设置文武百官,筑坛场祭祀天地,因为当年是丁丑年,所以年号亦定为丁丑。

你看窦建德的称号,长乐,长久快乐,非短期快乐,这是草莽英雄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是《水浒传》所描述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无酒喝凉水。

窦建德的长乐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显示出其草莽英雄的气概,看他的都城,名乐寿,快乐长寿,不仅仅追求长久快乐,还要追求长寿,显然比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又多出了一个境界。

长乐也是地名,属信都郡,是窦建德农民军主要的根据地之一。与窦建德同时期还有一人称永乐王,要永久快乐,此人名唤郭子和,原是隋政府左御卫军的一名卫士,犯法后被发配陕西榆林,伙同十八人杀死郡政府官员,自称永乐王,降唐后被赐姓李,于是又变成了李子和。

窦建德都称王了,李密也不能闲着,此时李密威名海内皆知,于是翟让等人共推李密为盟主,号魏公。

公元六一七年二月十九日,李密正式登基,年叫永平,大赦,其文书行下称行军元帅魏公府,也设置了文武百官。

窦建德设立的文武百官史书不载,而李密则不同,史书记载得很详细,以房彦藻为左长史,邴元真为右长史,杨德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拜翟让为司徒,封东郡公。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世为右武候大将军,祖君彦为记室,其余各有封差。

各地变民军纷纷归附,其中包括起初对李密不甚礼遇的平原郝孝德,李密不计前嫌,封其为平原郡公。其余各变民军首领,也全部封他们官爵,令其继续统领原有部众。

李密厉兵秣马,准备与隋大将裴仁基决战,结果却是收获了裴仁基的一封书信,李密打开一看,喜出望外,为什么?只是一封归降书,李密能不高兴吗?这裴仁基也是,不放一枪一炮就投降了,到底怎么回事?

裴仁基,字德本,祖父两代都是政府官员,《隋书·裴仁基》载:裴仁基少骁武,便弓马。开皇初,为亲卫。平陈之役,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炀帝嗣位,谅举兵作乱,仁基苦谏。谅大怒,囚之于狱。及谅败,帝嘉之,超拜护军。数岁,改授武贲郎将,从将军李景讨叛蛮向思多于黔安,以功进位银青光禄大夫,赐奴婢百口,绢五百匹。击吐谷浑于张掖,破之,加授金紫光禄大夫。斩获寇掠靺鞨,拜左光禄大夫。从征高句丽,进位光禄大夫。

裴仁基的级别很高,光禄大夫是从一品的官员,但实际的职位却是武贲郎将,武,隋朝为虎,武贲郎将是将军之副,正四品的官员。

东都本想以刘长恭和裴仁基前后夹击李密,裴仁基比较磨蹭,未按指定时间到达,听说刘长恭战败,心中恐惧,生怕中央责备,裴仁基有个习惯,打完仗后,获取的财物均分享士兵、将领,监军萧怀静却是每次都挡住,引起军士不满,萧怀静上报朝廷,检举裴仁基,裴仁基更加恐惧,手下将领于是劝说裴仁基投降李密,裴仁基同意,于是杀掉了监军萧怀静,归降李密。

裴仁基的归降,使瓦岗军的实力更加强大,其子裴行俨非常有名,史载勇冠三军,可惜实际的事迹不多,这裴行俨就是俗小说中隋唐十八条好汉中排名第三的裴元庆的原型人物。

裴仁基的手下,原张须陀手下秦琼、罗士信等也被迫跟着裴仁基投降了李密,自此成为瓦岗军的一员,李密欣喜之余,谁知又有一人来投,喜上加喜,此人是谁?就是在中国百姓中知名度很高的程咬金。

程咬金在俗小说中可了不得,三斧定瓦岗,大魔国的国主,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福将一个,属喜剧人物,但也是草包一个。

中国的俗小说中,一般都得有这么一个人物,如《说岳全传》中的牛皋、《明英烈》中的胡大海等等。

当然,民间形象不等于历史,真实的程咬金只能以勇将称之,但也绝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辈。咬金,咬住金子不放,有钱,但其名也有小气、吝啬鬼之嫌,程咬金觉得名字不太好,我改名了,叫程知节,知道气节操守,气节,坚持正义,在敌人面前有不屈服的品质。

但民间还是叫他咬金,知节遂成了书面上的了,咬金是济州东阿人。

咬金在少年时,就以骁勇著称,其擅长的兵器并不是板斧,而是马槊。在隋末勇将中,许多人都善于用此种兵器,如尉迟恭、单雄信等。在天下大乱时,咬金聚众自保,与乡人一道守卫着自己的家园。

李密亲自组建了一支禁军,遴选最骁勇的壮士八千人,用作自卫,分别由四人统领,李密得意非常,常说:“此八千人可比雄兵百万。”

李密遣裴仁基、孟让率军二万,袭击回洛东仓,攻克后纵火焚烧,东都派军出战,裴仁基战败撤退,李密亲率军攻打,东都守军此时有二十余万,瓦岗军不能攻克,再攻偃师、金墉,亦受到隋军顽强抵抗,无奈只得再回军攻击回洛仓,占领之后,深挖战壕,高筑城墙,对东都施加压力。

隋政府派光禄大夫段达,虎贲郎将高毗、刘长林等率军七万出城迎战,被瓦岗军击败。

这时柴孝和建议李密:“最好请翟让留守洛口,裴仁基镇守回洛,而您亲率大军,西上攻取长安,如能攻克,大业基本稳定,然后再挥师东下,夺取中原,到时再发一纸公告,天下就会平定,如不早下手,一定会有人抢在我们前面动手,到那时,后悔也晚了。”

此策与李密给玄感出的策略相同,而李密自己当了头,好像却忘了,实则李密何尝不想,但其内部实在不坚是其主要原因,李密道:“这当然是最高谋略,我亦思考良久,可我们的部属都是山东人,东都未下,谁肯与我西上,各将领都是盗匪出身,谁也不服谁,一旦内斗,大势将去矣。”柴孝和道:“大军既然不能前往,我愿从小路秘密前往,看看有没有机会。”

李密当即同意,柴孝和率数十名骑兵,抵达陕县,一路招兵买马,很快归附的变民有一万余人。

李密整顿人马,与隋军交战,不料被流箭所伤,只得回大营疗伤,段达见此良机,连夜出击,果如人愿,大破李密,李密只好放弃回洛,败回洛口。

消息传到柴孝和处,刚刚集结好的部队,很快逃散,柴孝和无法禁止,无奈只得回来,自此西进计划破产,被李渊抢了个先机,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

李密整肃军队,再与隋军会战,双方在平乐园对峙,李密针对隋军特点,排出一种新的作战方式,左边是骑兵,右边是步兵,中间使用强弓硬弩,无数战鼓一起擂动,猛烈攻击,一场血战,天昏地暗,隋军大败,瓦岗军再夺回回洛仓(洛阳北)。

隋政府晋阳留守长官李渊乘机起兵,李密此时只想当天下盟主,认为要得到李渊的认可,便写信给李渊,时李渊实力尚弱,且专心经营关中,正需要李密阻挡关外隋军,马上回信,力捧李密,李密大喜,曰:“唐公推许,天下可定矣。”

瓦岗军围攻东都,隋炀帝在江都无法返回长安,于是下诏任命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为总司令,集结各路人马,共赴东都,讨伐李密以解东都之围。

薛世雄率幽蓟精兵三万火速南下,并对沿途盗匪顺势剿灭,各路隋军计有:王世充、韦霁、王辩三将,河内通守孟善谊、河阳都尉孤独武都等。

薛世雄可是大隋帝国名将,然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却不能称之为名将,皆因最后一战,败得窝囊,愤愧而死,但观其一生,名将之称谓,虽不能当之无愧,但宿将之称,还是可以担当的,不能因一事而否定了其一生的军事生涯。

中国传统史学,一般是盖棺定论,以其后半生的事迹来推断前半生的所作所为,这是极不客观的,甚是有害。如王莽等人皆如此。恰如一个人一辈子都在做好事,唯一做了一件坏事,而此人就被全盘否定。如民国之吴佩孚。而有的人人品实在是不怎么样,只是跟对了主子,便可光照千秋。

薛世雄本来是河东汾阴人,后来迁至关中一带,父亲薛回,在北周时为泾州刺史。世雄儿时,便有军事天赋,尝与同龄的小朋友做游戏,总是画地为城郭,命小朋友们作攻守之势,有胆敢不从者,严惩不贷,众小朋友们皆畏惧世雄,都很遵守命令,薛回见之,大奇,对乡人说:“此儿必能兴吾家。”

世雄十七岁时,即跟随周武帝平定北齐,世雄冲锋陷阵,初露锋芒,异常勇敢,屡次立功,北齐灭后,被拜为师都督。

杨坚篡周,对于世雄没有什么影响,世雄继续在军队中效力,东征西讨,数有战功,凭着自己的实干精神,摸爬滚打,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升迁,升为右亲卫车骑将军。

炀帝即位,广东番禺的少数民族夷、獠相继反叛,攻击政府,杀掉政府官吏,杨广下诏命世雄率军讨伐,世雄不负圣命,出兵告捷,讨平叛乱。杨广闻讯,甚悦,封世雄为右监门郎将,从而使世雄成为炀帝信赖的将领之一。

世雄治军严谨,军纪极好,在行军、破敌之处,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受百姓拥戴,炀帝非常欣赏世雄的带兵风格,一次朝中议事,炀帝对群臣说:“我朝将领之中,我想举一位好人,不知各位可知是谁?”炀帝心中好人,应是领兵有方、为人清廉之将。

群臣皆曰:“臣等怎能知道陛下之心。”炀帝曰:“我欲举薛世雄,诸位以为如何?”群臣皆称善,无一人反对,说明世雄已得到大家认可。炀帝曰:“世雄廉正节概,有古人之风。”言毕,拜世雄为右翊卫将军。可见世雄在炀帝的心中,已举足轻重,非一般将领可比。

公元六〇八年,东突厥启民可汗与大隋帝国相约,共同出兵,征讨伊吾王国(新疆哈密),炀帝命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统领隋军,与突厥军在玉门会合,共同进军。

世雄率大军即日出发,抵达玉门关,可是突厥的军队连个影子都没有,显然东突厥背约,让隋军空跑一趟,没有突厥军,隋军的困难可想而知,首先是地理不熟、少了向导,其次是气候不适、水土不服等。照正常思路,隋军应即刻班师。

然世雄经过深思熟虑,为了大隋帝国的威严,也让突厥人看看隋军的战斗力,同时也为了大隋帝国的开疆拓土,决定继续西征。

世雄孤军深入,穿过沙漠,直扑伊吾国,一路之上兵不解甲,马不解鞍,迅速抵达伊吾国,而此刻伊吾国王安枕卧榻,认为隋军没有突厥军的配合,根本无法抵达,不做什么戒备,士卒都十分松懈。

隋军从天而降,伊吾国王大惊失色,惊恐万分,再想集结军队,已然不及,想逃之夭夭,城池已被隋军团团围住,插翅难逃,左思右想,只得开城投降,归附大隋帝国。

此次征伐,隋军仗打得相当漂亮,国际威望又升了一个台阶,世雄率大军顺利进驻伊吾国,命令队伍不得骚扰百姓,与当地居民和睦共处。

世雄命在伊吾城的东方,再建一个新的伊吾城,起名新伊吾。随后留下银青光禄大夫王威,率领一千余人驻防,自己率大军班师。自此伊吾国纳入大隋帝国版图。炀帝闻讯,大喜,此等大功,焉能不赏,进世雄为正议大夫,赐物二千段。

炀帝一征高句丽,自然少不了世雄,诏世雄为沃沮道军将,一方大将。隋军分为左右十二军,共二十四路大军,分路进军。但在炀帝实行炫耀兵力,进行武装大游行的指导方针下,一百二十万大军却没有统帅,虽然各路大将均是隋朝有名将领,但在高句丽国的顽强抵抗下,隋军大败,九个军渡过辽河,三十万人马,回来时只剩千人。

世雄带领自己人马退至白石山时,被高句丽军团团围住,有百余重,四面箭如雨下,形势异常危急,世雄命军队摆成方阵,选精骑二百进行攻击,高句丽军小乱,乘此机会,世雄率全军奋力反击,高句丽军霎时溃散,世雄遂率军顺利突围出去,但将士伤亡很大,损失车马很多。

由于此次东征,世雄指挥得当,而且比其他各路军要损失得小,炀帝对世雄仅免去官职,而对主帅宇文述、于仲文皆开除官职,贬为平民。

公元六一三年,炀帝二征高句丽,世雄被拜为右候卫将军,兵发乌骨城,无奈大隋帝国后院起火,杨玄感反叛,隋军只得班师。炀帝命世雄为东北道大使、燕郡太守,镇守怀远。当时怀远一带突厥兵时常骚扰,践踏良田,掠夺财物,百姓苦之,为保一方安宁,世雄率十二郡人马,巡视关塞,派骑兵时常巡逻,对侵入的突厥兵,予以坚决打击,决不姑息,突厥兵遂不敢犯,四境安宁,百姓安居,世雄名声更盛。

公元六一四年,世雄再随炀帝至辽东,炀帝命世雄为左御卫大将军,领涿郡留守。

隋河北各个政府,闻炀帝诏书派薛世雄出征李密,皆大喜,都知世雄的军队非常人之部队,战斗力极强,是大隋帝国的王牌师,均积极组织人马,配合世雄,希望借世雄这棵大树,剿灭河北各路变民势力。

薛世雄率大军迅速南下,沿途各路变民军闻讯后纷纷逃窜,隋军兵锋直指窦建德的长乐国,那么窦建德在干什么呢,又会怎样应对,且看下一章《河间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