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企业政策: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
- 李健
- 996字
- 2020-08-29 00:47:08
前言
社会企业在全球范围的崛起已经成为一项不争的事实。然而,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看到社会企业在创造就业和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巨大潜力,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待社会企业的态度却大相径庭,这种差异集中体现在公共政策上。本研究基于世界范围内社会企业政策实践的现实观察,主要致力于回答下列问题:促使世界各国、各地区出台社会企业政策背后的制度因素是什么?各国、各地区出台的社会企业政策都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彼此之间存在哪些差异?这些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政策目标?我国是否应该以及如何制定社会企业政策?
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书第一章对社会企业政策形成、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分析了本研究可能存在的贡献和创新点。第二章在充分考量通行定义与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了界定,包括社会企业的组织形式和政策分层,作为后续研究展开的基础。第三章、第四章在全面搜集欧、美、亚、非四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政策文献基础上,遵循“精准性、全面性、严谨性”原则,从七个维度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企业政策进行比较。第五章根据政府参与和商业化程度两个维度建立象限矩阵,从宏观视角出发,将世界各国、各地区社会企业政策进行类型化,结合制度背景缩小我国社会企业政策参照的国别范围。第六章选择第一象限中的韩国和新加坡两个亚洲典型强政府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施耐德与英格拉姆的社会建构理论对比这两个国家的社会企业政策设计,并剖析其对我国的相关启示。第七章从微观视角对各国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政策文本进行挖掘,建立政府支持社会企业的政策工具包,识别出政府支持社会企业的10种常用政策工具,并辅之以例证进行详细说明。进一步地,这一章采用了霍莱特和拉姆什的政策工具分类,结合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政府应该如何选择和架构政策工具,促进社会企业的发展。第八章介绍了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制度环境,并运用约翰· W.金登的政策多源流理论分析了我国社会企业政策议程,通过对比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的不同强度,分析当前政策尚未出台的原因,并研判未来政策出台的政策窗口。第九章从组织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我国社会企业支持政策的具体内容,通过建立包含基础元素、增长杠杆和市场创造者在内的三层社会企业支持系统,研究政府作为最大的制度行动者,如何通过政策影响上述变量,进而促进社会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