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改革看文化发展新思路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中央大力倡导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文化如何发展成为当下业界热议的一个话题。

 

自2015年11月以来,一个经济新名词——供给侧改革,正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政府各项重要会议上。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2015年11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也体现了下一步政府的工作要从供给端发力来实现消费和产业的升级。2015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G20安塔利亚峰会上强调要“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11月17日,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上再提供给侧改革。短短8天,中央5次提到供给侧改革,我国经济结构下一轮转型升级的方向已经明确,经济治理思路也必将发生重大转变。

国情使然,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供给侧”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供应学派”,在经济大萧条和冷战的背景下,供应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批评和反思,提出应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后来这一思想在里根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帮助美国度过了冷战期间的滞涨危机。“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环节出发,通过结构上的优化调整来缓解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供需矛盾,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要素的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国家近期政策中提到的国企改革、鼓励创新创业、简政放权等,都属于供给侧层面的改革。简而言之,就是充分尊重市场的主观能动性,释放企业活力、提高供给产品的质量和水准,以此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经济增值提效。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绝非心血来潮突发臆想,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

微评

★ 文化产业领域供需矛盾的解决同样需要从供给端发力,提高全要素的生产效率非常重要。

 

经济新常态下的结构性调整是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

我国现已进入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的重要时期,由于在过去受到凯恩斯主义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都以扩大需求的方式来刺激经济,使得经济发展粗放式、外延式特征明显,过程中出现了产能过剩、经济下行等一系列问题。“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意味着在下一阶段要避免过度消耗资源、生态破坏和供需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从供给端着手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是应对新常态下新的经济矛盾,促进经济长期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

 

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意

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消费的需求已从生存性向发展性升级,对于消费产品的属性和质量更为重视,整个社会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消费形式。但是目前国内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供给水平无法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因此出现了国人远赴国外只为抢购几袋奶粉、几件电子产品,甚至是几个马桶盖这样的局面。大量消费外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损失。在经济发展的跑道上,一旦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遥遥领先于供给之前,不管消费群体多么庞大,消费态势多么强劲,都无法与供给进行有效匹配,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因此,供给侧的改革应当从重量转到重质,实现产品从低劣向优质的转变。

微评

★ 这种现象的确需要我们反思,国人境外消费的火热既反映了目前国人消费需求的旺盛,同时也反映出了现阶段供给端的乏力。

 

互联网掀起的消费革命是供给侧改革的导火索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致力于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在2015年“双十一”天猫当天的成交额创造了历史性的912亿元,共有232个国家参与,再次刷新了往年纪录。“双十一”反映了互联网正在改变人民群众的消费心理、消费形态和消费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供给方式,带来了供给端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新契机。人民群众并不缺少消费需求,而是缺少通过新供给创造全新的消费平台,产生新消费,再以新消费为动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双十一”已经成为全民狂欢的庆典,依托光棍节打造的购物狂欢节,每年的成交额呈加速度倍增,互联网的出现可谓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营销方式。

正逢其时,文化产业引领新消费

文化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其发展不依赖于资源消耗,其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人类的智力成果。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正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当前文化产品产能过剩和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这一突出矛盾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014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18部,2015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86部;电视剧在2014年年产量达到1.6万集,居于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的位置;动画片产量年均20万分钟,在世界遥遥领先,比日本产量高出近一倍。但是在中国文化市场上,受追捧的却是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的文化产品,大量的国产文化产品被市场淘汰。是我国文化消费市场乏力造成的吗?事实证明,国产文化精品绝对不缺市场。2015年7月国产影片《捉妖记》《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同时上映,优良的品质激发了井喷的票房,创下了史上最红火的暑期档,风头远盖过好莱坞大片;一部古装电视剧《琅琊榜》在各大电视台、视频网站掀起了收视狂潮,拥趸者不少于美剧、韩剧。遗憾的是,真正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还太少,才使本应成为常态的火热文化市场变成一个个文化现象。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我国文化消费的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仅为1万亿元,存在超过3万亿元的消费缺口。供给侧改革是通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将资源要素从过剩的产能中释放出来,来实现同需求之间的平衡。供给侧改革正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微评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3万亿元文化消费缺口的必由之路,只有明白了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才能通过这条路。

文化产业附加值高、产业链延伸潜力大,且具有极强的关联效应和融合特征,既是创新、创业的多发领域,也是容易推陈出新,诞生新业态的试验田。与此同时,各种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新兴业态也正呼之欲出,人民群众在文化上的消费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培育空间。文化创意与制造业、农业、建筑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将全面提升各类产业的附加值。奔驰汽车并不是单纯售卖汽车,而是融入文化使其变成一辆会跑的艺术品。文化产业的融合为传统工艺的改造提供了多种可能,也为新兴业态的孕育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更为日常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因子与文化乐趣。文化与科技和互联网融合,形成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战略,这些强劲因子和活力要素正在渗透到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贯穿到产业发展各方面,日益成为文化发展重要引擎,成为文化产业形态演进中蓄势待发的催化剂。可以预见,文化产业将是新消费诞生最活跃的领域。

四个问题: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

无论是从需求端还是供给端发力,文化产业的结构性调整目的是要构建健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创新发展的市场氛围,大力激发企业主体的发展动能,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充分满足。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关键是要健全产业要素市场,提高生产效率,做大做强文化企业,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生产丰富、优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生产促消费。在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当中,尤其需要关注以下四个问题。

微评

★“双效统一”对于文化企业而言太重要了,因为文化产品与其他形态的产品相区别,经济利益绝对不能成为衡量文化产品的唯一标准!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统一

由于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无论文化产业的形式与内容如何创新,如何惊艳,其背后总有一条不变的底线,即“双效统一”。文化企业的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的经营理念,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一原则既是对“市场缺陷”的纠偏,又是对文化市场的塑造与引领。文化企业第一位的任务是社会效益,与其经济效益并不矛盾。事实上,只有彰显社会效益的掌声常常响起,才有文化市场的久久繁荣。文化企业承担着文明传承的重要使命,只有将主流价值转化为商业机遇,才能在未来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文化品位不该是被迫的无奈之举,也不仅仅是为满足制度和监管的要求,而应将其转化为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从而帮助企业顺利进入市场并最终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文化企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以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来赢得市场。双效统一,是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必须坚守的原则。

 

注重顶层设计,政府因势利导

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动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支撑和保障。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流通体系、文化金融体系、版权交易与评估体系、文化产品海外推广体系等多方面都需全盘考虑,协同规划与落实。政府的顶层设计尤为关键。通过破除体制性的障碍来促进文化资源要素的结构性调整,首先需要对现有政府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长期以来,文化管理职能割裂、政出多门,文化资源无法跨体制自由流动整合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尤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要形成文化建设合力,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体制障碍必须克服。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文化市场活力,引导企业以质量和内容为基准,以更新和多元为目标,不断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政策制定需从大文化着眼,将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发展协调共融,充分发挥文化在“五位一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文化生态建设,营造文化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对已出台的文化政策要狠抓落实,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加快构建完善的文化法律体系,逐步放开文化领域的准入,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要素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双创”政策的引导作用,完善创新创业体系,为创业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平台和优质的服务,激活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充分借助互联网促进文化产业的升级,实现生产要素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实现供给升级,从而引领潮流,创造新的需求。

 

健全市场体系,激发产业活力涌流

着眼供给侧改革,最终是要实现高效、高质的文化供给。企业作为文化市场的主体,需当仁不让地担当起文化产品供给的责任。国有文化企业理应做大做优做强,更好地服务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意见明确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对内容导向存在严重问题或经营不善、已不具备基本生产经营条件的国有文化企业予以关停。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倒逼国有文化企业自我改革,提高文化供给效率,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文化风尚的企业使命。民营文化企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具有机制灵活的优势,在吸纳就业、创新技术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文化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需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保障机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让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当中优胜劣汰。此外,伴随着我国持续对外开放的政策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需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更新思维。鼓励和支持企业大胆地走出去,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生产和经营水平。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资本、技术、人才,促进我国文化企业供给水平的提升。

微评

★ 其实现在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频繁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日益加速,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迎来了绝佳的历史机遇,文化企业的走出去也同样被赋予了国际色彩。

 

双轮驱动,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公共文化服务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市场、导向,营造文化氛围,培育消费习惯。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形式逐渐增多、范围不断扩大、主体日渐多元,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开启,也将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人们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新需求。无论是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还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发展的深度融合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供给侧改革中,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应当形成合力,全面激活文化消费。公共文化服务要做到保基本、有提升、不缩水,以“利民、惠民”为根本,通过多元化公共文化共建模式,提供高质量、对口味、适应现代传播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提升大众文化素养,为培养文化消费习惯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扩大文化消费需求。同时,必须认识到文化消费需求水平的全面提升是对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与数量各方面的倒逼。“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要走精品化路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要走高端化路线,在发展过程中打通产业链,占据文化产业链价值的高端环节,在供给层面为文化消费活力的释放创造更大可能性。因此,需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机制,打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通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富民紧密结合,培育和激发群众的文化消费潜力,引导、鼓励、扶持全民开启文化创业新篇章,以文化发展促进个人发展。

微评

★ 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不等同于平均化,应该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内容,这样才是真正健康的均等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