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异端”的声音:对“五四”传统的批判与反思

我们对那些肯定和张扬新传统的声音听得比较多也比较熟悉,而对批判质疑的声音可能比较不在意。其实角度和立场不同,对新文学传统的理解和阐说也就不同。批判质疑也可能有益于传统的建构。这诸多“不同”可能相生相克,构成某种塑造传统的“合力”。前面我们回顾的大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建构“新传统”的情况,这是当时的一种潮流。其实在40年代,不是舆论一律,不但“革命阵线”内部有观点的差异,其外部也还有不同的声音。例如这里要特别说到的“战国策派”,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的批判性反思,就是另一种值得倾听的独特的声音。长期以来,“战国策派”是文学史批判的对象,被看做现代文坛的异类,对这一派的文学思想和文化观念是完全否定的。这主要是政治层面的否定,也许不无历史的理由。“战国策派”作为一种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且也有党派褊狭的思潮,在民族存亡的时期以超然的姿态出现,的确显得异端和不合时宜。但拉开历史距离之后,重新考察“战国策派”,会发现他们关于文化问题特别是“五四”以来新文学传统的思考,虽然有偏颇之处,却也不无独到眼光。打造新的传统,是这一派的文化理想。其代表人物陈铨有过一本《文学批评的新动向》,收有多篇论文,关注点是如何在世界文化竞存的背景中摒除传统文化的积弊,焕发民族的生机,打造新传统。另一个“战国策派”的人物林同济也写过一些检讨新文学传统的论作。“战国策派”的代表性文化论著可以参阅笔者与丁晓萍合编的论文集《时代之波:战国策派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这一派的理论探求不止于文学批评,也带有史学革命的诉求,提倡所谓“文化形态历史”的研究。关于“战国策派”的基本情况以及对这一文派的评价,可以参考丁晓萍与笔者的文章《“战国策派”的文化反思与重建构想》,曾作为《时代之波:战国策派文化论著辑要》的前言,又收入《20世纪中国思想史论》,许纪霖编,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他们不满意“五四”和30年代以来的激进,试图超越“五四”以降各种思潮,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作出新的解释,并重绘新文化的蓝图。

对“五四”传统的反思,是这一派的特色与贡献,虽然似乎有些偏至,但用心良苦,就是希望再造新传统。我们应当注意到陈铨,他的那篇专论《五四运动与狂飚运动》(载1943年《民族文学》第1卷3期)见笔者与丁晓萍合编的论文集《时代之波:战国策派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就提出一个令人不能不三思的观点,即五四运动虽然掀开一个新的时代,可是存在的问题很多,成绩和影响也不见得像一般想象的那样伟大,如果和欧洲的狂飚运动比较,更是看出不足。他认为狂飚运动“不仅是一个文学运动,同时也是德国思想解放的运动,和发展民族意识的运动”。而狂飚精神的代表就是浮士德精神,按陈铨的解析包括:对世界永远不满足,不断努力奋斗,不顾一切地探索人生和宇宙的真理,感情激烈,以及无限追求的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相比之下,传统思想哲学支配下的中华民族缺少进取的活力、健全的感情生活与理想追求,如果不通过大的思想运动建立一种新的健全的人生观,如果不改变“从前满足、懒惰、懦弱、虚伪、安静的习惯,就把全盘的西洋物质建设、政治组织、军事训练搬过来,前途也属有限”。所以根本问题还是通过“异邦的借鉴”,来造成一种大的思想变革,改造和健全国民性,使中华民族多一点活力,多一点进取精神。通过比较,陈铨发现“五四”“破旧”方面的成就非凡,可是“更新”却不尽人意。“五四”其实未能和狂飚运动那样,真正造成民族精神根本性的变革并由此达致强盛。总之,他对“五四”新文学传统是持较多批评和反思的。

陈铨确实看到“五四”的问题,如极端的个人主义造成文学上的一味伤感,标榜“个性自由”而缺少责任感,等等。陈铨认为新文学并没有作出多大的成绩,五四时期大多摹仿西洋,浪漫的感伤主义泛滥,表现的都是个人主义,以个人的立场衡量一切;而30年代则摹仿俄国,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口号式写作;结论是两种文学潮流都是民族意识淡薄,“不能使中华民族走向光明之路”。所以他主张提倡浪漫、理想的民族精神,“从个人的狂飚达到民族的狂飚”,也就是类似德国狂飚运动所张扬的充满活力的民族精神。

这让我们联想到20年代的梁实秋,他也对“五四”文学有过尖锐的批评。不过陈铨和“战国策派”的批判更加开阔,他们所指出的问题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检讨的。但“五四”毕竟又是一场曾经引发思想大解放的运动,是民族精神发生巨大变革的里程碑,这一点,必须放到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而作为思想史学者的陈铨,可能是太专注于思想观念本身看问题了,未免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对传统文明的批判,对新文化重构的探讨,是“五四”以后始终不断的思潮。“战国策派”对“五四”传统的反思,也是以文化重建的探讨为前提的,在偏至中也显出其理论个性。


以上我们大致回顾了上个世纪20—40年代现代文学评论与研究的几种代表性成果,从中可以大致了解这个时期的评论家和文学史家是如何叙写文学史,而“新文学传统”又是如何通过他们的描述、阐释,而逐步塑造成型的。还有其他的相关论著,包括这一时期出现的大量作家作品评论,可以说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了塑造新文学传统,而且对后来文学史研究也有重要的影响与启示,但限于篇幅,这里未能有更多的论说。从前面所论及一些重要论作来看,虽然都是比较有代表性、可以看出某一段落研究水平的,有些还是有经典意义之作,却又都不够完整,多少还带有当代评论的特点,缺少必要的历史距离感,因而还不可能更系统也更全面地考察新文学传统的变化传承。对这种新传统的认知过程的大致梳理,使我们对现代文学优势和缺失有更清醒的认识,接下来就可以讨论现代文学传统如何在当代伸展的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