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宽带发展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研究
- 张鸿 张权 张超等
- 3241字
- 2021-03-28 01:25:25
四 我国城乡宽带发展水平的模型构建与评价
面对当前国内外互联网宽带发展的新形势,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政府、企业及家庭宽带普及与应用的状况和程度,准确地评价与监测我国宽带发展的成果、发展水平与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本书提出了我国城乡宽带发展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
(一)宽带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测算方法
本书提出了宽带发展水平指数的概念,主要从邮电行业中选取信息规模、信息装备率、人口结构、信息系数四个要素进行宽带发展程度的测算。而这种方法是利用统计资料计算出上述四方面的指数,然后相加,而后求权重得到宽带发展水平总体指数。它是从社会结构及生产和生活的互联网宽带功能方面反映宽带发展水平的一种定量测算方法。利用宽带发展水平指数既可以从时间序列角度研究发展趋势,也可以从横截面上考察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宽带发展程度的差别。
通过第二部分对城乡宽带网络建设现状的分析,及国际电信联盟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荐及建议的指标体系,我们提出评价宽带发展水平的4大类6小类评价指数,这些指标构成了宽带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如图4—1所示。
信息规模:运用互联网网民比例来说明,用户越多,互联网发展水平就越高,宽带发展水平就越高;信息装备率:通过每百人电话机数、每百人手机数、每百人计算机数三个指标来说明,固定电话、手机、计算机的数量代表了宽带上网的硬件水平,说明了宽带上网的潜力;信息系数:指每人全年通信费用支出,说明对宽带上网的承受能力,支出越多说明承受能力越大,支出越少说明承受能力越小;最后就是人口结构,所选取的指标是居民义务教育普及率,受教育年限严重地影响了互联网宽带的普及和应用深度。这些指标构成了宽带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
宽带发展水平指数的测算方法有一步算术平均法和二步算术平均法两种算法,但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图4—1 信息化指数指标体系
因此,本书主要通过二步算术平均法对宽带发展水平的指数进行测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It=1/4[Q1/Q基+1/3(E1/E基+E2/E基+E3/E基)+U1/U基+H1/H基]
本书所采用的测算指标按照图4—1宽带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每项具体的指数则等于当年该项城乡指标的绝对值与基年相对应的国家信息化指标的绝对值的比值,然后采用二步算术平均法将6项宽带发展水平指数进行加权算术求和,最后得出的就是当年城乡宽带发展水平指数。
(二)宽带发展水平指标的选取与解释
1.宽带发展水平指标选取
衡量宽带发展水平的指标众多,我们选取了其中4个一级指标,即用户规模、信息装备量、信息系数、人口结构;6个二级指标,即互联网网民比例、每百人固话拥有量、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每百人手机拥有量、每人每年通信支出、居民义务教育普及率。宽带发展水平评价指数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是依据国际电信联盟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荐及建议的指标体系,同时结合中国国情来设置的。在选取指标时注意了指标的系统性、全面性和针对性,还注意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的配合使用,并注意把握好指标的互补性,解决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简洁性的矛盾。该指标体系与原国家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指标体系相衔接,没有脱离原来的基础和框架,可最大程度地反映我国城乡宽带网络建设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发展水平。
2.宽带发展水平指标解释
宽带发展水平评价指数指标体系从宽带发展条件、宽带发展状况和应用宽带的主体来测评我国城乡宽带发展水平,该指标体系包括4大类指标的6个指标(见表4—1)。
表4—1 我国宽带发展水平评价指数指标体系
这4大类6小类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我国城乡宽带发展水平的现状,每一类指标的水平都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各类指数水平,共同构成我国宽带发展水平评价指数体系。
(三)我国城乡宽带发展水平评价
表4—2、表4—3、表4—4分别是2005—2008年全国、农村及城镇宽带发展水平的6个指标数据。从表中我们可以详细地得到我国互联网网民的比例,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百人)、每百人固话拥有量(部/百人)、每百人手机拥有量(部/百人)、居民义务教育普及率、每人每年通信支出等相关数据。
表4—2 2005—2008年全国宽带发展指标数据
表4—3 2005—2008年农村宽带发展指标数据
表4—4 2005—2008城镇宽带发展指标数据
1.城乡宽带用户普及率比较
2008年全国互联网网民平均比例为22.60%,比上年增长了10.30%。城镇互联网网民比例为24.78%,比上年增长了4.58%。农村互联网网民比例为11.56%,比上年增长4.36%。城镇互联网网民远远大于农村互联网网民的比例,是农村网民的2.14倍,城镇的网民增长量也是农村的1倍,全国互联网网民比例约为农村的2倍。具体情况如图4—2所示。
图4—2 2005—2008年全国及城乡互联网网民比例
2.城乡宽带信息装备量比较
2008年全国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为35.89台,比上年增长了9.69台,比2005年增长了16.89台。城镇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为59.48台,比上年增长了7.21台。农村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为4.26台,比上年增长仅为0.7台。城镇计算机普及率是农村计算机普及率近14倍,城乡差距较大,全国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是农村的8.4倍。从2005—2008年来看,城镇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从2005年的41.52台变为2008年的59.48台。而农村本来计算机普及率低,2005年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仅为2.1台,到2008年只增加到了4.26台,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具体情况如图4—3所示。
图4—3 2005—2008年全国及城乡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
2008年全国每百人固话拥有量为81.23部,比上年增长了8.37部。城镇每百人固话拥有量为90.89部,比上年减少了1.27部,这是继2005年来第三次负增长。农村每百人固话拥有量为74.64部,比上年增长5.06部。城镇每百人固话拥有量比农村每百人固话拥有量多出16.25部。从2005—2008年历年来看,城乡固话普及率变化不明显。如图4—4所示。
图4—4 2005—2008年全国及城乡每百人固话量
2008年全国每百人手机拥有量为78.41部,比上年增长了7.52部;城镇每百人手机拥有量为184.69部,比去年增长16.97部;农村每百人手机拥有量为46.79部,比上年增长了5.67部。从2005—2008年历年来看,手机普及率逐年增加。如图4—5所示。
图4—5 2005—2008年全国及城乡每百人手机拥有量
3.城乡信息消费支出比较
2008年全国每人每年通信支出比例为14.2%,比上年增长0.96%,城镇每人每年通信支出比例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15.14%。农村每人每年通信支出比例为13.14%。从比例上来看,三者通信费的比例接近。但是农村居民收入少,城镇居民收入高,这就造成了城乡信息化支付能力的差距。如图4—6所示。
图4—6 2005—2008年全国及城乡居民每人每年通信支出
4.城乡居民教育普及率比较
2008年全国居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为100%,城乡居民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差距不大。如图4—7所示。
图4—7 2005—2008年全国及城乡居民义务教育普及率
5.城乡居民宽带发展水平比较
在获得全国宽带发展水平指数时,以全国2005年的指标数据为基数,可得到的2006—2008年全国宽带发展水平指数,如表4—5所示。以农村2005年宽带发展指数为基数,可得到2006—2008年农村宽带发展水平指数;以城市2005年宽带发展指数为基数,可得到2006—2008年城市宽带发展水平指数,如表4—6所示。
表4—5 基于2005年全国、城镇、农村的宽带发展水平指数
表4—6 以全国为基数的城乡宽带发展水平指数
2008年全国宽带发展水平指数为11.54点,比上年上涨1.84点。2006年和2007年全国宽带发展水平指数稳步上涨。2008年城镇宽带发展水平指数为23.55点,比上年上涨2.63点。2006—2008年城镇宽带发展水平指数增长率逐年增大。2008年农村宽带发展水平指数为10.04点,比上年上涨1.63点,2006—2008年增长速度几乎不变。2006年农村和城镇、全国的差距分别为11.59点和1.14点。2007年农村和城镇、全国的差距分别为12.51点和1.29点。2008年农村和城镇,全国的差距分别为13.51点和1.5点,可以看出2006—2008年我国城乡宽带发展水平差距正在拉大。
图4—8 2006—2008年全国及城乡宽带发展水平指数
图4—9是以全国各年宽带发展平均水平为基数,获得城乡2006—2008年的宽带发展水平指数。
图4—9 2005—2008年城乡宽带发展水平指数
从图表来看,2005—2008年农村宽带水平持续在0.7—0.85之间,变化幅度较小,几乎趋于稳定状态。而城镇宽带发展水平指数则徘徊在1.4—1.75之间,城镇是农村的2倍多。存在这一差距的根本原因受信息装备量和居民受教育程度两大关键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