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艺术素养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 徐丽华 杨欢耸等
- 1681字
- 2024-11-02 16:02:18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成果
历史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一笔财富,也是当下发展的基础。如何传承和发展学校办学历史中优秀而又珍贵的艺术教育资源,并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现实背景下融入新质,从而成为滋养全体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资源,是本研究最为朴实而真诚的出发点。基于艺术素养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即是依据我们对小学教师工作与艺术的关系,杭州师范大学独特的师范教育传统,以及我们近20年的办学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和概括的基础提出来的。
杭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的传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传统,它曾经以培养非艺术教师的艺术教育实践、成“完全之人物”的人才培养理念、生活与艺术下融合的实践方式和浓郁的学校艺术文化氛围,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培养出具有卓越艺术气质的教育与文化人才;今天,在小学教师学历要求提升、专业素养要求多元丰富的背景下,如何承接学校悠久的艺术教育传统,打造小学教育专业具有艺术特色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创造以艺术教育、艺术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式,凭借厚重的艺术教育氛围、多元的艺术教育与实践平台、渗透式的学科教学,使广大学生在职前教育中“生长”出艺术气质,以“专业实践、学科渗透、平台提升”为平台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是我们进行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变革的重心。
通过“基于艺术素养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我们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第一,在小学教师培养方案设计中,如何体现艺术素养提升的潜在价值与显性措施?第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指艺术专业教学和学科课堂教学两个方面)渗透艺术素养的培养内涵,做到学科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无痕”衔接?第三,如何判断与评价艺术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学生形成的艺术素养与艺术能力?第四,如何从制度、平台、资源、指导等方面保证师范生有充裕的艺术实践机会,保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习与实践诸方面在学生艺术素养提升方面形成合力?因此,我们在教育理念、艺术素养标准与评价体系、课堂教学方式、课外及校外艺术实践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兼具传统特质与当代创新的“基于艺术素养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本研究成果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小学教师培养中艺术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本部分主要探索小学教师培养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第二,小学教师培养中艺术素养教育的历史梳理,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小学教师培养中曾经形成和探讨过的艺术素养培养经验和理论思考;第三,小学教师培养中艺术素养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主要从中外比较的角度,探讨艺术素养在小学教师培养中的价值和经验。理论研究从纵向的历史发展和横向的国别比较两个维度给我们的模式建构提供理论和历史资源的支撑。
实践研究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小学教师艺术素养标准的确立与认定,标准的厘定主要依据在于对艺术基础素养特性的认知、学校传统中形成的艺术教育特色、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实践需要、师范生专业技能提升过程中艺术素养形成的规律等方面;第二,艺术学科的实践探索,主要是我们基于学生实际水平和他们未来的专业发展特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现实等,而进行的艺术类学科的专业选择和教学方式更新;第三,艺术素养在小学教师培养中的渗透。这一方面的探索尤为重要和艰难,其困难之处一在结合学科与艺术的特性,二在如何有意识地帮助高校非艺术教师形成对艺术素养的理解,并不断提升自己在相关学科教学中的艺术渗透能力,以及在学生专业实践(主要指教育见习、实习)中指导学生专业行为的艺术视野;第四,艺术实践平台的搭建与实践。在这一方面,我们的主要探索集中于搭建日常与节点性的艺术实践平台,保障学生的日常艺术实践和专题性质的艺术展示机会,形成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实践美的常态化环境。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在相关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第一,构建了基于艺术素养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基本模型,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第二,形成了艺术课程、学科课程、实践平台三位一体的艺术学习和实践体系;第三,形成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小学教师艺术素养标准和评价体系;第四,公开发表了部分研究实践与理论探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