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商业知识的演化

商业知识的发展多少反映着环境随时间的演进,这些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科技各方面。在每个时代,人们发掘众多的原理和概念都是为了去理解和解决当时遭遇的问题,他们对知识的追求源于他们对当前问题的察觉、好奇、担忧和关切,这成为研究的最大驱动力。简单地说,与商业相关知识的发展往往是由市场环境驱动的。商业环境在一个看似不规则的轨道上一直变化着,影响着人们经营企业的方式。但纵观所有,只有少数的知识概念经得起环境变化的考验仍屹立不倒,成为理论,亦是中国传统  中所谓之“道”,如供求理论(这是经济学一个普遍的真理,虽然原理的背后存在很多预定的假设)、竞争态势分析等。相当一部分商业知识只能响应当时环境的要求,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有些理论被后来出现的理论或者现实的情况所驳倒。例如,菲利普斯(Alban W.H.Phillips)采用预测模型建构出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逆相关。但是,这个理论却不能解释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胀(Stagflation),尤其是当时政府推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用于市场下,出现了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两者并行的经济现象。

商业知识发展的不同方略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和时间处于不同的商业环境置设,导致建立出不同的思维倾向和对商业现象的感观看法。他们采用不同的解决方略,有些人试图分析可观察的现象以启发世人;也有些人凭感觉来想出解决的办法;有些人站在管理者的立场意图订出一套最佳范例(Best Practices)以解决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的问题;有些人则建构出一些模型来解释甚至预测未来的商业事务趋势;等等。在广度和深度方面,有些人选择深入研究一个狭窄的主题;然而,也有些人则倾向于制定一个通用模型来涵盖较广阔的课题。

商业研究有别于自然科学研究,科学家们会应用精练而可靠的实验原理和技术来测试所有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因素,去验证他们的理论和推理出具体结果。商业管理研究常被称为“科学与艺术”,是因为它与人类行为中的理性和感性特性有关,而自然科学只纯粹包含理性的部分,所以有不少问题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乃至运算。毕竟,商业管理是关于人类在商业和经济领域上的行为研究。所以,这些研究都会存在着不确定性的、例外的甚至是非理性的部分。正如牛顿(Isaac Newton)在股票市场亏掉一大笔钱后说道,“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

对于同一个商业现象,不同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并存,即使有些存在着矛盾。

不同的理论会以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解决同一的问题。例如,一些微观经济学的强硬派坚持把经济衰退问题留给自由市场自行解决,然而宏观经济学则倡议政府在经济衰退或过热时做出市场干预,使经济以较快步伐恢复。再者,不同的经济学家即使从同一环境来源获得信息,却往往在经济解说中得出截然不同的评论、预测和解决方案。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了洞悉近200多年的商业知识的演化,以下按时间顺序列出当时的经济和商业背景、问题焦点及商业的知识与技术的研究范围重点。

1.18世纪末—19世纪末

● 背景及问题:

○ 商品的稀缺

○ 工业化的启动

● 关注范围:

○ 商业经济体

○ 经济规模

○ 生产力

第一本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书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写的《国富论》,标志着经济或商业学的开端。里面的一些概念如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r)、自由市场和“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等概念沿用至今,对经济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正值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标志着在工业化过程、制造业、运输业,甚至在生活方面的科技运用、科学方法和机械自动化等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是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起步点。之后,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从亚当·斯密那里拾起延续的责任,出版了《经济学原理》(1890年),把抽象的数学带到经济学里,并奠定了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 Econom-ics)的发展基础。而Walras、Menger和许多其他人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进一步贡献和丰富了这方面的知识。但到了1980年代后期,经济学的发展似乎出现了放缓状态,从那之后,影响深远的理论并不多。

2.19世纪末—20世纪初

● 背景:

○ 产品的稀缺

○ 需求的快速增加,供应严重缺乏

○ 各种产品和服务行业的涌现

○ 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工作岗位来处理规模渐大的业务

● 关注范围:

○ 商业企业个体

○ 组织结构

○ 企业流程中的内部功能

○ 生产力

在这一时期,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工作岗位来处理规模更大的业务量。因此,企业迫切地需要寻找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更好地组织管理员工和各种资源。为了应对解决方法的需要,众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结构和企业流程的功能方面,例如韦伯(Max Weber)的《官僚机构和组织等级制度》、泰勒(Frederick Taylor)的《科学管理》(1911年)、法约尔(Henri Fayol)提出的管理功能和一些基本的商业原则及F.Gilbreth的《工业工程概念》等。1908年,福特(Henry Ford)从劳动分工中得到灵感,大规模地制造福特T型汽车和实现流水线生产(Assembly Production Line),在生产过程中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为汽车大众市场造出缺口。在教育方面,J.Duncan把一些商业事件和概念收集并总结,于1911年出版了第一本关于管理学科的大学教科书。

3.1930年代—1960年代

●背景:

○ 开始意识到员工人性化的重要性

○ 关注人的因素和生产力/绩效的关系

○ “大萧条”主要来源于金融市场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及战后的婴儿潮(Baby Boom)(1946—1964年)促使对商品和服务需求的激增

● 关注范围:

○ 组织结构和行为

○ 宏观经济学

○ 个性相关的研究

○ 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 动机、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在20世纪初,员工被视为社会的一分子,再加上他们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单凭机械式和高度组织结构性的方法去管理员工是不够的。因此,许多研究把焦点转向个人心理和社交行为,研究者相信这能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和效率,尤其是受到著名的霍索恩研究(Hawthorn Study)所启示。这股浪潮代表着一个重大转变,自此,人性的考虑较以往受到更大的关注,更多的艺术因素被纳入了管理研究范畴。在这个时期,许多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内容被纳入到管理学科中,如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梅奥(Elton Mayo)的霍索恩研究、巴纳德(Chester Barnard)的组织社会学理论、弗鲁姆(Vroom)的期望理论、麦格雷戈(Douglas Mc Gregor)的X-Y 理论、团队建设、动机和企业文化及费德勒(Fred Fiedler)的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和领导能力等,这对于员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和工业心理学等学科有很大贡献。进入21世纪,在心理学领域中有相当一部分时尚的理论出现,如EQ (情感智商)和AQ (逆境智商),后来在商业上被广泛应用于招聘、职位配置、绩效考核等,特别应用于领导能力和表现方面的评估。

1935年,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出版了一本具深远影响力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以应对大萧条对市场的负面影响。这本书主要专注于政府的支出、投资、失业和总生产等问题和如何将这些问题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表现关联起来。他的著作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石。

然而,不同的理论和学派的思想偶会存在矛盾,例如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行为)  和凯恩斯经济理论之间的大战。凯恩斯学派(Keynesian)的理论在1930年代大萧条期间被美国和英国政府采用以加速经济复苏的步伐,因此赢得了名声。他们宣称其理论比新古典理论更现实和更能概括经济状况,并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只能描述和分析“乌托邦”,在实际商业世界几乎没有用处。尤其是因为微观经济学被视为不能完整地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如贸易、经济阶段的演化、财政和货币政策等问题。然而,微观经济学者却反击和批评那些宏观经济学缺乏严谨的推理模型去进行各项分析和推论。后来,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他们存在互补的研究,试图在某些课题上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点,比如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但至今在这方面仍没有根本性突破。尽管摩擦和冲突一直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但这两大主流学派从那时开始就一直同时存在于所有的大学课本里。

4.1960年代—1990年代

● 背景:

○ 日益增多的企业生产同类的产品和服务,造成竞争

○ 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产品和服务应运而生

○ 人们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更明智地消费,对优质服务有更高需求

○ 企业意识到消费者的行为和满意度、偏好和习惯对企业的重要性

○ 结合数学学科和统计学科的趋势

○ 日本经济的急速发展

○ 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

○ 企业组织的规模变得更大、更复杂,迫切地需要内部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 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各国关注对进出口产品多方面的要求,例如安全性、耐久性、环保等

○ 企业对消费者信心的关注

○ 专业经理人的道德问题

● 关注范围:

○ 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 战略规划和实施

○ 营运管理

○ 数学、统计和定量方法

○ 质量控制、评核、保证、规范(Compliance)和认证

○ 公司政策和管治(Corporate Policyand Governance)

○ 代理问题(Agency Problem)

战略规划和竞争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一直是热门的议题,企业不仅意识到它们在商业战场上面对其他竞争者,而且强烈地感觉到竞争强度在不断升级。这使市场营销  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它们开始寻求的不仅是短期的获利,还需考虑长期的发展。战略理论和相关的分析工具的研究也是为了满足管理者在这方面的需要。其中,著名的理论和概念有企业态势分析法(SWOT)、宏观环境分析法(PEST)、五力模式分析法(Five Forces)、价值链(Value Chain)、基本竞争战略(Generic Strategies)、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等。在这个领域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是波特(Michael Porter),他提出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五力模式分析法和基本竞争战略等理论,普遍被用作分析框架及方法以分析企业市场形势,如通用电气自1990年代以来就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其中,基本竞争战略能把企业的战略以三个因素概括起来:成本领先(Cost Leadership)、差异化(Differentiation)和集中化(Focus)战略,简明扼要地勾画出企业可以采用的策略方向。Francis Agui-lar于1967年提出的宏观环境分析法(PEST),标明了四个范畴的商业环境因素和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商业运作的,之后演化为PESTEL。这些理论建构出企业战略规划的思维框架。

商业运作变得规模更大和更复杂,上述管理理论可助企业进行理性思考,但这些理论较偏重市场管理方面,并不能有效地协助企业处理商业的其他功能,如生产、财务、人事等事务,也欠缺具体的管理工具,更不能应付全局而复杂的问题。为了补足这方面  的不足,一些综合性的工具、方法和系统应运而生以解决这些商业问题,全面质量管理(TQM)、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战略地图(Strategy Map)、六西格玛(Six Sigma)等在20世纪90年代带来了管理创新的另一个浪潮。这些综合商业系统的目标是把生产过程标准化、优化内部流程,更重要的是把内部流程链与客户的满意度衔接。它们提出管理方法和提供工具以协助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并提供足够的指引,以帮助一些对策方案的实施。

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管理概念和方法的出现与日本经济的崛起同步,如及时生产(JIT)、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零库存(Zero Inventory)等,强调通过在工作流程中节约时间和成本,来达到优化生产过程的目标,最终使利润最大化。然而,有另一观点却对精益生产和零库存抱持保留态度,该观点认为商业流程的回弹恢复力(Resilience)水平也应受到高度关注,以为有效的应急措施保留空间,应对高度复杂和多变难测的环境。

自1980年代末开始,信息和通信科技(ICT)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且广泛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加快交易过程自动化,包括MRP (制造资源规划)、ERP (企业资源规划)、SCM (供应链管理)和CRM (客户关系管理)。从那时起,这些科技大大地改变了商业营运的生态系统。

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协助找出商业流程中的问题,将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与客户满意度紧密联系,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和预测趋势。这些方法非常需要计算机系统的协助来运算、储存和处理大量的数据。以下是几个相关的研究主流:

● 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决策理论和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

●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普遍应用于市场调查。

● 全面质量管理(TQM)和全面质量控制(TQC)。

● 六西格码(Six Sigma)和DMADV (Define,Measure,Analyze,Design,Veri-fy)方法

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Game Theories)的研究于20世纪中期开始加快步伐,它试图捕捉一些问题的策略状况及决策行为的关键,定义好问题并以逻辑来推断出最优的结果。而这些定义好的问题通常涉及一些变量及决定性的选择。近年来博弈论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社会、经济以至军事层面上,解决一些对策性的问题,用以列出可能的决策并找出最优的结果。但博弈论能处理的问题远较商业的现实问题简单,而且目标单一。换句话说,利用博弈论建立的情境在实际的商业案例中是过于简化的,真正的商业案例涉及大量繁复而不断变化的因素,并涉及多目标的问题。概括来说,博弈论善于处理一些清晰而特定的问题以协助做出重要决策,却不能提供商业决策的整体观。

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已被视为常规,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迁都影响着企业的营运,它们开始意识到应变的必要性。一些管理学派把焦点投放到企业组织和员工上,以及如何帮助组织应对这些变化。领导相关的理论和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变革管理主要是用于处理人们对改变的恐惧和帮助管理层了解问题和寻找应对问题的方式。另外,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亦发展起来,它强调世上没有任何单一的、最好的管理和领导模式,倡议因应环境变化而采取适时适度的管理手法才为上算;并且批评一些理论,例如韦伯(Weber)的官僚作风(Bureaucracy)和泰勒(Taylor)的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认为这些普适的管理模式都忽视了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的突发情况,这些都会减少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的有效性。

除了一些学术出版物外,一些作者著作的内容较贴合实际的商业世界,他们总结了经验和升华了他们的想法以达致原理的层次,并不依赖太多的量化数据分析。例如,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为应用管理知识编写了一些著作,如《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犕犪n犪犵犲犿犲n狋:犜犪狊犽狊,犚犲狊狆狅n狊犻犫犻犾犻狋狔,犘狉犪犮狋犻犮犲狊)等。他是第一个关注管理的学者,被称为“管理学之父”。他的理论广泛启发了商界和学界,对目前管理学科的实践和发展做出莫大的奉献。然而,他的著作主要集中于解答“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较少阐述具体解决“如何”的问题。尤其是他的研究在商业财务操作方面没有明确的解说,这大大减低了其理论的实用性。

5.1990年代到现在

● 背景:

○ 信息和通信科技(ICT)的出现提供了巨大的通信和计算能力,以传递、处理和分析复杂而庞大的数据

○ 社交网站的兴起

○ 在线服务的兴起

○ 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

○ 技术专利引发企业之间的竞争和诉讼

○ 信息的获取越来越方便,使人们更明智地消费,对性价比有更高要求

○ 企业深知消费者的行为和满意度、偏好和习惯对企业的重要性

○ 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

○ 全球化和国际贸易

○ 企业收购和合并

○ 商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对可持续性和风险日益关注

● 关注范围:

○ 系统和商业流程的优化和整合

○ 数据分析方法,如数据挖掘、大数据科技等

○ 信息和通信平台的整合

○ 工业自动化以至智能化

○ 商业流程和产品的工业标准化

○ 决策理论和决策支援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 从产品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以至客户导向

○ 风险管理

○ 绩效管理

○ 战略协同

在1990年代初,商业生态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互联网普及化。由于其深远的影响,不少人将其与工业革命相提并论。互联网的使用由以往只局限于专家用户延伸至一般用户。信息和通信科技(ICT)进而大幅提高,不但网络基建不断升级,商业模式也不断创新,在线服务的提供更趋多元化,加上信息和通信的费用不断大幅下降,使得信息和通信科技的应用渗透至日常生活当中。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倒了过去曾掌控市场信息的大型企业,如IBM、Dun&Bradstreet、PwC等。当时,商业机构要获取这些信息必须支付可观的费用,这使小公司难以承担。现在,小公司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从互联网上获取最新的信息和服务。通过谷歌和雅虎等搜索引擎,便能便捷地找到市场信息、竞争动向和分析报告等。因此,这种类型的顾问公司正面临着一个不利的情况,再不能像以前一样,可以向公司收取高昂的市场信息费用。现在它们只可以收取合理的咨询服务的费用。管理信息系统(如MRP、SCM、CRM 等)的应用由只局限于企业内部逐渐延伸至群众用户,使人们达到前所未有的互联互通。这些变化为新经济的企业创  造了巨大商机条件。踏入2000年,整个经济环境更强调已进入数据主导的年代,尤其是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已变成企业战略部署的重要因素。另外,这一时期亦强调整合平台,如B2C、B2B、G2C等,借助互联网的强大沟通功能把商业上不同的主要持份者无缝地连接起来。在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方面,云计算和大数据更是未来商业战略和营运上无可抵挡的趋势。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也一度受到关注,涉及如何有效地、结构地、理性地管理、储存、传递信息,以达到信息的最优战略价值。这些领域曾被视为可把现今经济带到另一个高峰的灵丹妙药。

另外,以下方法被运用于测试、监控和标准化操作程序和生产过程,设立定义好的准则以测量商业流程的性能表现,希望能达到有效的评核和改进措施,对功能性流程和产品/服务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

● ISO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系统。

● 基准评价(Benchmarking)。

● 六西格码(Six Sigma)。

●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 内部审计和控制。

以下是一些优化企业流程的方法,这些方法尤其需要依赖ICT的协助:

● 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

● 工作流管理(Workflow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