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专项题库-写作分册
- 圣才电子书
- 7679字
- 2020-12-01 15:59:14
经济类联考写作试题详解及范文(十三)
一、分析下面的论证在论点、论据、论证方式、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没有天生的外科医生,也没有天生的会计师,它们都是专业化的工作,需要经过正规的培训。而这种培训最开始是在教室里进行的。当然,学生们必须具备使用手术刀或是操作键盘的能力,但是他们首先得接受专门的教育。领导者则不一样,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中的领导者都只能是天生的。领导和管理本身就是生活,而不是某个人能够从教室中学习来的技术。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是,即使一个人具备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不能将经验灌入到头脑中。换句话说,试图向一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学,不啻于向一个从未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对它的管理是一种困难的、微妙的工作,需要的是各种各样只能在身临其境时才能得到的体验。总之,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一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是种浪费,更糟糕的是,它是对管理的一种贬低。
【试题详解】
这段话有一定的道理。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艺术性的一面,确实具有一些可以意会但很难言传的内容,MBA教育应选择那些具有管理潜质的人加以培养。但是,本题题干的论证中也存在一些漏洞:
1.“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这一前提值得商榷。人们从小到大,除了在学校学习,还从家庭成员和社会实践中学习,包括领导者素质的培养。考生可以质疑这一前提,也可以从这一前提出发,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与“任何一个社会中的领导者都只能是天生的。”二者所表达的是两个意思,文中将其混淆,有偷换意思之嫌。
2.“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是,即使一个人具有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无法将经验灌入他的头脑”,这种推断是不恰当的。学习包括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MBA学生可通过自身实践学到管理经验,同时教育则可以间接的方式,将前人的管理经验教训授予学生。另外,MBA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经验、知识、选择力、判断力和自主意识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容器。经验分享恰恰是MBA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3.“试图向某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学,不啻于试图向一个从来没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这一推断缺乏有效性。即便是一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只要他在组织环境中工作过,他就对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沟通、协调、组织、决策等,具有一定的观察和体验。这与“向一个从来没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是不能类比的。
4.“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某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是偷换概念。MBA学生并不是毫无经验的人。
【试题范文】
MBA果真一无是处吗
相对于外科手术或会计工作来说,管理确实具有更多的艺术性的一面,其与个人先天性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思维有很大关系,很多东西并不能靠MBA教育授之于学生,但我们就能因此说,MBA教育对于管理者的培养来说就一无是处吗?至少上文没有有效地论证这一结论。
首先,文章中指出“任何一个社会中的领导者都只能是天生的。”这样的论断缺乏科学依据,显然太过绝对。我们应该以辨证的眼光看问题,一个人的才能源自两方面,一是先天性的,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但主要源自后者。尽管某些天赋,比如浓眉大眼、伟岸身躯,可能有助于某些领导才能的构建和发挥,但并不能就此推出所有领导才能都只是天生的,后天的学习教育在其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个具有所谓领导天赋的人,如果不接受后天教育,也只能是一个野蛮的原始人,这样的人又怎能胜任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管理要求。
其次,文中认为“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是,即使一个人具有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无法将经验灌入他的头脑”,这样的推理无从依据且太过牵强,即使MBA学生不一定都具有高层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但是,他们都有些广义上的管理经验,比如自己对时间、家务、人际关系、班组等的管理。所以MBA教育就可以帮助他们把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另外,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并非容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以自己的思想来消化学习新知识,而非将知识灌入其头脑,这样的比喻显得太过生硬且失当。
再者,正是因为组织是一种复杂的有机体,对它们的管理是一种困难、微妙的工作,所以,我们就更加不能仅仅凭本能、感觉和经验行事,而需要对这种复杂的有机体进行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而这些分析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从课堂里学习得到的。
最后,即使从MBA的教室里无法直接培养出管理者,也不能说明MBA教育就是一无是处的。万丈高楼平地起,纵观中外,众多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无不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而这些管理知识大多数是通过教育获得的。只有具备了坚实的管理基础知识,他们在实际的管理中才能获得真正有效的、深刻的管理经验。这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所以,学习MBA对于有志于成为管理者的人来说仍然是大有裨益的,绝不仅仅是浪费时间之举,更谈不上是对管理的贬低。
二、根据下述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评价邱吉尔的决策。说明如果你是决策者,在当时情况下你会作出何种选择。并解释决策依据。700字左右。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邱吉尔曾做出一个令他五内俱焚的决定。当时盟军已经破译了德军的绝密通信密码,并由此得知德军下一个空袭目标是英国的一个城市考文垂。但是,一旦通知这个城市做出任何非正常疏散和防备都将引起德军的警觉,使破译密码之事暴露,从而丧失进一步了解德军重大秘密的机会。所以邱吉尔反复权衡,最后下令不对这个城市作任何非正常的提醒。结果考文垂在这次空袭中一半被焚毁,上千人丧生。然而通过这个密码,盟军了解到德军几次重大战役中兵力部署情况,制定了正确的反应战略,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
【试题详解】
(一)材料分析
上述材料可以简单概括为:邱吉尔做出放弃考文垂的决策,从而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题干中要求评价邱吉尔的决策,即说明该决策正确与否,判断它的有效性。决策一种简单的定义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决策具有目标性、可行性、满意性、选择性、过程性和动态性。因此评价一个决策是否有效,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
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可以知道:邱吉尔为了取得整个二战全局性长远性的胜利,并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舍弃了考文垂,历史业已证明这个决策是符合满意原则的。
决策的过程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诊断问题,识别机会。当盟军得知德军下一个空袭目标是英国的一个城市考文垂时,要明确知道是否需要行动。
第二,识别目标。这里最终目标是为了取得二战的全局性胜利,过程中所要做出的决策都要为这个最终目标服务。
第三,拟定备选方案。即方案一,通知考文垂做出疏散和防备;方案二,不对这个城市作出任何非正常的提醒。
第四,评估备选方案。确定所拟定方案的价值或恰当性。方案一,会引起德军的警觉,使破译密码之事暴露,从而丧失进一步了解德军重大秘密的机会。方案二,会失掉考文垂,导致上千人丧生,但可以继续通过密码了解德军的重大战役中兵力部署情况,制定正确的反应战略,取得重大军事胜利。
第五,作出决定。两个方案均有优有劣,但将上述分析及最终目标作为决策的依据,可以选出较满意的方案,即方案二。
(二)名言警句
1.企业的情况很复杂,所以应该有壮士断臂的勇气和决心,因为这个放弃减少了对他的很多压力和拖累,使他更有力量,寻找更好的机会来发展。——段永基
2.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孙子
3.什么时候学会放弃,什么时候便学会了成熟。
4.放弃,是一种境界,是自然界发展的一种必由之路。
5.船舶放弃安全的港湾,才能在深海中收获满船鱼虾。
6.要想采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弃城市的舒适。
7.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所以你应该学会放弃。
8.梅、菊放弃安逸和舒适,才能得到笑傲霜雪的艳丽。
9.大地放弃绚丽斑斓的黄昏,才会迎来旭日东升的曙光。
10.春天放弃芳香四溢的花朵,才能走进累累硕果的金秋。
11.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因为只有放弃才会有另一种获得。
12.安其心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13.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够对人类作最大贡献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到负担太重,因为这是为一切人而牺牲。——马克思
1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5.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巴尔扎克
16.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7.不要为了一棵树放弃了整个森林。懂得放弃,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整个天空。
18.一次良好的撤退,应和一次伟大的胜利一样受到奖赏。——瑞士军事理论家菲米
19.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2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1.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22.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孙子
23.人生一世,总有些片断当时看着无关紧要,而事实上却牵动了大局。——萨克雷
24.讲政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讲全局、懂全局、谋全局。——江泽民
(三)素材
1.从前,一个地主站在自己的地前,跟另外一个人约定:“太阳刚升起时,你就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那么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因为那个人急切地想要一块地,于是他就不要命地跑,直到太阳偏西了他还不知足。虽然太阳落山前,他还是跑回来了,但他却早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
2.2003年5月,美国登山青年阿伦·拉斯顿在犹他州一座峡谷攀岩时,右臂不幸被石头压住。在被困5天5夜后,为了逃生,拉斯顿毅然将自己的右臂切断,最终成功生还。
3.1988年,当王石得知自己可以得到万科40%的股份的时候,他没有欣喜若狂,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首先,他认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不患贫而患不均的。那么,从天而降的财富在当时很有可能意味着不祥。其次,王石查过自家的家谱,却发现自己祖上没有出过一个富农。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对他的影响十分深远,让他领悟到:暴发户的结果一般都不大好。最终,王石进过上述种种考虑,决定把自己的股份与团队共享。
4.通用汽车在1985年成立小型车事业部。最初,消费者对这一部门的产品相当接受,然而由于其始终未确定自己的特定客户群,其销售额在1994年达到顶峰之后就开始一路下滑。同样,由于未能在数码市场上找到自己的特定客户群,快速照相技术的先驱宝丽来(Polaroid)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雇员规模达到顶峰,但却最终破产。
5.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的终极目标是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却未能如愿以偿。他很苦恼,于是就去向一位大师求教。听完他的倾诉,大师就建议他们一块去登山。那座山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每当见到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年轻人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年轻人就吃不消了。他对大师说:“大师,我干嘛背这些石头?再背的话,我根本就登不到山顶了。”听了他的话后,大师微微一笑,说道:“那你为何不放下呢?背石头怎么能登山?”年轻人听后茅塞顿开,愉快地向大师道谢便走了。从此以后,他潜心做学问,最终成为了一名大学问家。
6.从前,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着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了两大包棉花。因为棉花的价格高过柴薪数倍,所以这两个樵夫欣喜若狂,立刻决定各自背一包棉花,赶路回家。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又在路边发现了一大捆细麻布。他建议同伴一同放下肩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但他的同伴却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才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于是,第一个樵夫只好自己放下棉花,背起麻布。又走了一段路后,第一个樵夫又在林中发现了数坛黄金。他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来挑黄金。但他的同伴仍是用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想法婉拒了他的提议。于是,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就快走到山下时,谁知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个樵夫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然而更不幸的是,第二个樵夫肩上的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完全无法再背得动。于是,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
7.某大学生在网络销售刚刚兴起的时候,就发现了它的商机,于是放弃继续读大学的机会,转而经营了一家网店。如今,他的网店已经发展地很好,收益也很高。试想,如果他当初选择继续读书,可能到现在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
8.有所放弃,才会有所获得。执着的梵高放弃了人生的荣华,最终选择了绘画;果敢的贝多芬拒绝了宫廷的御用,最终选择了音乐。可以说,正是他们的放弃才成就了他们。
9.布莱德彼特在还有两个星期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时,毅然退学,选择圆自己的演员梦。之后,他来到好莱坞,从默默无闻一直奋斗到家喻户晓。如果彼特当时没有这个魄力,可能现在也只是一个广告公司的职员。
10.从前,曾有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于是,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告诉他们:“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等学生都从果林另一头出来时,苏格拉底问他们:“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一个学生回答说:“我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但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另一个学生接着回答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后来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果子更大更好的多的是。”等这两个学生说完后,所有的学生都向苏格拉底请求再让他们选择一次。然而苏格拉底却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11.鲁迅一开始是抱着医学救国的初衷东渡日本学医的。但是,当他从日本人放的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军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麻木不仁的同胞看热闹时,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认为拯救一个国家的人民,光治疗身体上的病痛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从思想上入手。于是,鲁迅毅然放弃医学,改行从事文学创作,最终成为了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2.有个小宝宝,伸手到一个装糖果的瓶子里,想尽可能多地抓一把糖果。当他把手收回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然而他既不愿意放弃香甜的糖果,又不能把手退出来,直急得哇哇大哭。这时,他的爷爷劝他说:“宝宝,拿少些糖,让你的拳头缩小一些,就很容易出来了。”
【试题范文】
范文一
残酷而伟大的抉择
一个小决策者往往只看眼前利益,鼠目寸光,永远成不了大器;而一个大决策者,懂得暂时放弃眼前的小利益,放眼于全局的、长远的大利益,这样的人才能干大事成大器。文中的丘吉尔就是这样的领导人,他以牺牲考文垂一个城市来保全整个国家的胜利,整个战争的胜利,无疑这是一个残酷而伟大的抉择。如果我是决策者,我也会为了整个国家和整个战争的胜利而放弃考文垂。
懂得“丢卒保车”,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对一个成功的决策者来说是必须的。每一个人时时都面临各种选择,这些选择其实就是对人生的决策,每一个企业更加要面对大大小小的决策。当我们站在十字路口做出选择时必然要放弃一些才能得到一些,我们不可能获得想要的一切,但只要做出的选择可以让我们的收获比选择别的方案更多,那么这就是成功的决策。有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小,有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大,就像丘吉尔面临的那样,然而最终收获的果实远远优于付出的,这就是正确的选择,最优的选择。尤其是一个站在高端的决策者,更加需要考虑大局,把眼光放得长远。即使是放弃了眼前的小利,将来也会成百倍、成千倍的收到回报。
文中的丘吉尔当时就面临两种选择;要么采取措施保卫考文垂。不过这样一来,德国人极有可能怀疑自己的密码被破译,以后就会更换新的密码系统,“超级机密”将失去作用。要么让考文垂的防务措施原封不动,对空袭作出合乎常情的反应,用牺牲考文垂来保住“超级机密”。丘吉尔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选择了后者,考文垂被炸毁了,但是“超级机密”在以后的作战过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让反法西斯斗争终于获取辉煌胜利,不但英国人民夺回了主权,全世界也获得了和平。这是何等英明的决策啊。他的气概,他的“铁石心肠”令无数人民得到了安宁的生活。如果他当时“心太软”,他就是妇人之仁,战争很可能延迟数年才能结束,甚至以失败告终。那么最终考文垂依然也不能逃脱希特勒的铁蹄。
当然,丘吉尔之所以能下这个决心来牺牲考文垂,也是基于他对各方情报的准确判断,以及他后来的周密计划,如果不是这样,考文垂也可能白白牺牲,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决策者不但要有长远的眼光,也需要实施过程的详密和严谨,才能保证最终的成功。
范文二
决策者的忍与谋
视人民生命财产高于一切的今天,人们可能会很难理解丘吉尔弃考文垂城内二十五万条鲜活的生命于不顾的军事决策,并为那些毫不知情、没有来得及做任何逃离准备的考文垂居民深深痛惜。但是,考虑到整个国家的利益,在当时情况下,我也会毅然作出同丘吉尔一样的决策。
然而,兵家常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出于对考文垂的不忍,而下达全城撤离的命令,那么德军会立即知道自己的军事情报密码已经被破译,从而改用新的密码规则。这将会直接切断盟军获得德军的战略部署的途径,无法有的放矢地制定防御计划,也就不会有日后不列颠之战、阿拉曼之战、大西洋海战、诺曼底登陆战的巨大胜利,不会有解放法国北部等众多的作战行动的顺利进行,也就不会有日后各大战役中,成功避免成千上万的英美士兵的牺牲。
选择以人民生命换取战争全局的利益,听起来残酷不仁,但当把视线放大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高度,将几千万人与二十五万人的生死存亡进行权衡比量,孰轻孰重则显而易见。俗语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家主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和保障,只有以国家为依托,人民才能有安身立业的庇护之所,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不受别国侵略和欺凌;在国家危难之时,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代言人,决策者更是应该从大局出发,抛开个人情感因素的干扰,从整个民族存亡的角度做出最优决策,才能为人民生命安危负责。作为一名英国子民,邱吉尔在情感上固然难以割舍考文垂,但作为一个国家决策者,他必须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忍耐考文垂沦陷之痛,以博取民族和国家的胜利希望。
邱吉尔曾对英国军政首脑人物讲:“我和诸位一样清楚,牺牲一座城市的代价是大了一点,更为令我难受的是,这座城市就住着那些破译德国密码那些功臣的家人。但是与整个大英帝国相比,这不算什么。”面对人民生命和民族命运、感性与理智的痛苦抉择,邱吉尔忍痛割爱,从全局和战略的利益出发,以小忍保全大局,成功地挽救了一个国家的危亡,奠定了盟军在二战中胜利的基础。当年的考文垂人民如果能够看到现在英国、以及整个欧洲大陆和平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九泉之下一定会理解邱吉尔的选择,也一定会深深赞许他的忍耐与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