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报告 清华大学学生就业选择倾向性的调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区域。到目前为止,在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超过90%的公司已经到我国大陆进行投资。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了中国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同时,也丰富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洞晓跨国公司的人才战略和策略,明晰其对北京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力,以使我们能够在“同一规则下”与跨国公司展开激烈的人才竞争,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课题和理论课题。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国外对本国跨国公司人才战略的研究相当系统,资料丰富,历史感厚重。而我国目前的研究,或是理论层面上的论述和展开,或是实际工作者从局部直接感受出发加以总结性研究,但从未来的从业者,尤其是以技术应用见长的工科大学的未来就业倾向的现实状态的整体把握,还有待逐渐加强。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并辅之以直接问卷调研的系统研究,使对策性研究具有可操作性方面,尚显缺憾。

“跨国企业在华经营战略及人才战略的调研与分析”项目始于2005年,至今已是第10个年头。该项目接受调查的人群以清华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主,对于终将面临职业选择的大学生提供了同龄人的思想倾向和参考标准,希望对于清华大学乃至高等教育领域的就业引导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本书从调研搜集第一手资料做起,通过对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分析,考察跨国公司人才战略、在华跨国公司的扩张战略、经营方针、运行模式等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其形成原因,并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选择走向有一个直观、具体的认识。着重通过探讨在校大学生对跨国企业的认知程度,如了解方式、就业期望、企业印象,以及对跨国企业经营人才战略的关注程度和就业准备程度,剖析大学生就业愿景中的择业倾向和对不同企业的判断与评价,从大学生的角度反映出跨国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人才战略。

1.清华学生就业选择的意愿分析

针对这一问题,2005—2007年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首选外企的人数比例将近四成,且连续3年保持稳定。同时,选择公务员的比例明显上升。在有效问卷中,2005年选择国企、民企、外企和公务员的比例分别为27%、18%、50%和10%,外企拥有最多的意向性人群。2006年相应的比例分别为25%、14%、49%和12%。2007年的情况大同小异,外企依然保持了稳定的优势。图1-1至图1-5分别为2008—2012年的数据。这些数据显示,择业意向逐年改变。

图1-1 2008年

图1-2 2009年

图1-3 2010年

图1-4 2011年

图1-5 2012年

图1-6为2005—2014年汇总表,纵向分析,2008年、2010年两年国企选项最高,其余年份都是外企占第一位。至于公务员选项,10年里除2010年略低于民企,基本都是最低选择,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因为没有问及学生的选择理由,估计与清华的工科背景有些关系。我们猜度,在技术领域里,包括外企在内的企业界,学生初期发展的空间会大些。

图1-6 你如果尚未就职,将来的就职选择

在所选企业的类型上,以“你最为欣赏的企业类型”为题的调查结果,2005年选择国企、民企、合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人数分别占受调查人数的26%、25%、44%和4%,当时的中外合资经营即现在的跨国企业仍然占据了绝对优势。2006年则基本保持不变,2007年国企的数量上升,与外企只相差6个百分点,而此前2005年和2006年的这个数据则分别相差18%和17%。有意思的是,这3年中民营企业的受欢迎程度一直保持在25%左右(见图1-7)。

图1-7 你最为欣赏的企业类型

外资企业之所以吸引力比较大,基本是由当时的收入水平所决定的。针对外资企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大小,调查数据反映出了这样的情况:在被调查者中,有三成多的学生没有实际接触过外企,尤其是在那些年假期实习并不普遍的情况下。但从接触过外企的学生看,40%左右增强了外企的吸引力,持没有改变或无所谓态度者竟也占了近半数。这在2005—2007年这3年的调查中非常明显。

2.选择外企的考虑因素

在权衡外企与其他选择的过程中,薪酬待遇、个人发展空间以及本土文化与外企文化的相融性都是清华学生反复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项目组的问卷对受调查大学生最欣赏外企的因素进行了调查,设项依次为发展空间大、薪酬多、提职快和能出国,将近一半的学生最欣赏发展空间大的企业,1/3的选票则投向了薪酬多的企业,同时1/10的人最看重提职快的企业。调查显示,发展空间是外企最能吸引大学生的地方,薪酬与福利也占据了很大比例。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不同国家的企业,学生的倾向性是有差异的。从10年数据分析,历年都有80%以上倾向于欧美企业,2008年、2012年和2014年则突破了90%(见图1-8)。

图1-8 如果有机会到外企就职,你的选择

选择欧美企业,如图1-9所示2005年以来多数时间以“发展空间”为重,占40%~50%,而2008年却以薪酬多为首选,至于“能出国”和“提职快”倒并不占先,表明清华学生借外企工作为跳板出国者不多,对于提职也不寄予过多希望。如图1-10所示。

图1-9 你最为欣赏外企的方面

图1-10 选择欧美企业的主要考虑因素

与之相比,选择日本企业的主要考虑又有所不同。“发展空间”和“薪酬多”在前几年几乎并列,2008年拉开差距,发展空间略有提高,但到了2009年“薪酬多”大涨至57%,远高于“发展空间”(20%),两者相差近3倍。直到2010年和2012年也都以“薪酬多”为首选,而近两年的2013年和2014年则“发展空间”占据了第一位。至于“能出国”和“提职快”倒并不占先,如图1-11所示:

图1-11 选择日本企业的主要考虑因素

清华学生不太需要借助经由外企工作出国。因此,在问到毕业后有无留学美国的打算时,选择去的意愿还是最为强烈,两成多肯定去,近半数有去的可能。另外,绝对不去者为5%左右,没有可能者近25%,二者总共占三成。见图1-12。在是否有赴日留学意愿的选择上,则与之截然相反。见图1-13。

图1-12 赴美留学的意愿

图1-13 赴日留学的意愿

在“个人认为外企最不能容忍之处”的调查中,过半数大学生选择了“自尊心”,同时还有1/3的选择指向了“文化”。民族自尊心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突出的沟壑,这在高层次人才的招纳和挽留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现象客观上是由历史和国别经济差异造成的,主观认识上也受到外企人才战略和经营战略的对外宣传影响。

选择本土企业的考虑因素中,选择“发展空间”的比例接近一半,1/3的选择则指向了“心情”。见图1-14。

图1-14 如果就职选择本土企业,主要考虑因素

在同一问题上,本土企业与外企形成了鲜明对比。位居第二的考虑因素在选择本土企业时为“心情”,而在选择外企时则为“薪酬”,比例分别为32%和33%。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在外企最不能容忍之处就是“自尊心”不被尊重,多半人都对此耿耿于怀。见图1-15。

图1-15 你个人认为外企最不能容忍之处

大学生选择就业目标时,对不同国别的外企也有着不同的倾向性,但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普通消费者时,又与求职者身份有了不同的选择。

在国外品牌的使用分量上,10%左右的学生在日常用品的消费中用得很多,分量很重;“比较重”占四成左右,2009年很特殊,“比较重”达到66%;除2009年外,“有一点”占四成多,2008年占到一半;也有极少数3%~6%没有使用过。见图1-16。

图1-16 国外品牌占你日常用品消费中的分量

这里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与上面对欧美与日本企业的就业倾向成反差的是对其产品的使用。在“你使用的国外品牌主要是哪些”的问卷中,除2007年、2014年外,都是日本品牌占第一位2013年为“你使用的第一个国外品牌是()”。。见图1-17。

图1-17 你使用的主要国外品牌所属国家

在使用国外产品的心态上,图1-18显示,出于产品质量考虑者占一半以上,性价比考虑者占30%以上,两者相加占到80%以上。个别也有出于炫耀者,分量极少,当然也存在着有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也有人对国外品牌持“无所谓”态度。

图1-18 你购买或使用外国品牌的主要考虑

清华学生群体,作为未来劳动力市场上的成员,不论专业,亦无论本科与研究生,都不能置身于社会之外。他们的就业选择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因此对社会信息的关注程度很高。见图1-19。

图1-19 金融危机对今年的就业形势影响大吗

至于获取信息的渠道,从图1-20中“你关注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渠道”的回答上看,网络占据最主要的地位,2008年和2009年分别占到71%和84%。有意思的是,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电视广播占的比重大幅上升。

图1-20 你关注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渠道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这个群体的就业选择及其相关因素,可以透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现状,也可以折射出不同类型职业的社会声望。

不论是外企进入中国,还是互联网的发展,面对中国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步伐,清华学生感受到了中国现代教育体制受到的巨大冲击。绝大多数人认为,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都有改革的必要,中国在与时代相同步,清华学子要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贡献。见图1-21和图1-22。

图1-21 外企进入中国/互联网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现行教育的冲击程度

图1-22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必要改革吗

要培养清华学生成为社会栋梁,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就要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抱负,思考未来,放开眼界。与此同时,也要关注和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探索工作与人生、个人与国家、企业与民族的相互关系,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篇成稿于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