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道

《般若经》流行后,般若直观思维方式日益成为佛教观察、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继《般若经》之后的小品《宝积经》就宣扬用般若作为观察一切现象的“根本正观”。这种主张是缘起空思想的继承,同时又和以往单纯的“空观”不同。空观是否定“实有”的,是以空为实际存在的。小品《宝积经》超越了单纯的空观,主张既是空观,又不着空观,既离去“实有”一边,也离去“空观”一边,即离去两边,提倡“中道”,并把这种“中道”固定地运用到“正观”方面,形成了“中道观”。

龙树在《般若经》和《宝积经》的思想基础上继续前进,他把“中道观”即“中观”作为彻底批判偏执一边的部派佛教的基本武器,作为阐发中观学派理论的根本方法,从而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佛教“空观”和“中道观”的理论。

龙树在《中论·观四谛品》中给“中道”下了一个定义,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是鸠摩罗什的译文。因此偈有三个“是”字,中国三论宗称之为“三是偈”,天台宗认为此偈论及空、假、中三谛,称之为“三谛偈”。这个偈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根本思想的集中表述,历来为佛教学者所重视。偈文简括地表述了中观学派的缘起理论,表述了因缘、空、假名和中道四者的内在关联:因缘是出发点,由此而表现为空和假名,也合而表现为中道。就此缘起法的含义来说,有两方面:一是空,这个空是以言说出现的,存在于认识之中的,所以说“我说”;二是假名,假,假设,即用语言文字表示,是名言,是假立之名。事物虽然从认识上说是空,但是表述千差万别的事物的概念是有的。假名是有,但又不是实有。空和假名是同一缘起法的两个方面,是密切地相互联系的,因为是空才有假设,因为是假设才是空。这样在看法上就要既不执著有(实有),也不执著空(虚无的空)。这样看待缘起现象,就是中道观。

龙树常以水中月来比喻中道说:水中的月亮并不是真正的月亮,也就是没有月亮的自性,是空,但是,水中月又确是人们看到了的,作为月的幻相,即幻月、假名月是存在的。说水中真有月亮是不对的,说水中根本没有月亮也是不对的。只有说水中无真月亮而有假月亮才是合乎中道。这个比喻十分迷人,但远非真切。我们要问:天上的月亮是否真有呢?只有证明天上的月亮是无自性,即天上没有真正的月亮才能证明龙树的月亮无自性的根本立论,而事实上龙树是难以证明天上的月亮是不真实的。

龙树所讲中道的“中”,是执中的意思,不是折中或中庸。这种中道的见解就是“中观”。龙树所讲的中道和释迦牟尼所讲的中道有所不同。释迦牟尼的中道是修行方法的指针,而不是方法论学说。龙树把中道提高到一般方法论的高度,强调中道就是所谓真正把握一切事物现象的实相的方法和途径。这种中观思想是缘起空思想的发展,是在和那种视“空”为“零”、“虚无”的观点的斗争中形成的。“中”是对“空”的认识的进一步发展,是对虚无的空的观点的否定,对无自性的空的肯定。为了批判虚无的空的观点,又强调假有的存在,由此产生假有的观念。由无自性的空和假有,即“空”和“假”两方面,综合而为中道,即成立“中”。龙树的中观理论,把一切现象归结为性空、幻有两个方面,从根本上说是不符合实际的,但是它反对虚无的空的观点,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变动性,是有理论意义的。

按照上述的中道,一方面空掉因缘所生法,是“非有”,一方面这“非有”,即“空”,也不能执著,是“非空”,这样就形成了非有非空二重否定的中道双非的判断形式。这种形式的展开,通常把事物判断为非生非灭、非有非无、非常非无常、非我非无我、非来非去、非净非染、非苦非乐,等等。这被认为是对一切事物的实相的正确描述。在中观学派看来,一切对立的概念都是相待而成、比较而言的,并不是事物本身具有这些特征、特性、相状,而是用概念加在事物上面,去说明事物,这必然是虚妄的。这里,中观学派用概念的相对性,去否定事物的固有特征是不对的。中观学派认为语言文字是假名,只能用于俗谛,不能用于说明真谛,不能说明般若真相,否定了语言文字的价值。由于否定语言文字的价值,又必然否定思维和思想,否定知识和逻辑。中观学派的双非判断形式,肯定绝对矛盾的双方同时并存,势必混淆对事物特征稳定性的认识,但它又以一种颠倒的形式猜测到了事物是存在与非存在的统一,猜测到了事物对立的两重性,是包含辩证法因素的。

龙树强调中观是空观的进一步发展。他认为中观是对空的最全面、最正确的认识,也就是对一切事物现象的实相的最全面、最正确的把握。何谓实相?“相”指事物的相状、特征,如牛有牛相,马有马相。人们给事物起的名称,下的定义,这种名称和定义就成了事物的相,人们关于事物的概念、观念也就是事物的相。佛教认为,这些相是虚假的,不合乎事物实相的。所谓实相是指事物的真实相状、特征。佛教所讲的实相是从缘起现象上发现真实的意义,也就是着重对缘起现象的真实意义作出价值判断,而不是就缘起现象的实相作出客观解释。中观学派描绘实相有种种相:不可破坏、常住不异、无能作者、非苦非乐、非常非无常、非我非无我,最重要的是从本以来无生无灭,为实相的根本义。由此中观学派强调实相是无相的,所谓无相是讲无定相,即不能有定相。比如主张生或主张灭,主张有或主张无,都是有定相,凡是主张矛盾的一个方面,就是定相,应当远离、扫除,只有把矛盾的对立双方合在一起,如非生非灭,非有非无,才是实相之相。所以中观学派强烈反对执著相、执取相,强调相不可得,无取无舍,要超出四句义。四句义是用四句话来概括两个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古印度逻辑的一种公式。如以有无概念为例,两者关系为:有而非无,无而非有,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四句中任何一句都不反映实相,不符合实际,不能说明实相。在中观学派看来,实相是离开一切相的,描述事物的相状、特征,是人们的分别,是人们的观念、概念,其实与事物本身是不相干的。万物皆空,实相是无分别相的。龙树从对缘起现象的中观认识上强调认识绝对的真,这种绝对的真就是空,性空。这个实相——性空,正是佛教追求的认识目标。龙树的中观理论归根到底是为佛教的精神解脱论提供认识论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