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佛教文化(方立天文集·第七卷)
- 方立天
- 2549字
- 2020-08-29 19:06:50
三、二谛
龙树的中观学说把一切现象归结为“空”和“假名”,但是日月悬高,草木长地,万象森然,怎能说它是空呢?这是常识所很难同意和接受的。当时就有人反对龙树的说法,说如果一切皆空的话,那就不可能有生活的规范和认识的原则,也不可能有佛教的三宝、四谛和因果报应等。这是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的。同时,佛教对于现象的看法,常有不同的说法,甚至是矛盾的说法,如有时说是空,有时又说有,使人无所适从。这也需要从理论上作出说明。对于这些情况,佛教认为是佛说法的层次不同。如何区分层次需要提出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谛”。佛教中观学派通常以二谛为标准,也就是以俗谛来说明一切现象是有,以真谛来说明一切现象是空,从而构成了具有真理标准意义的二谛论。
龙树在《中论·观四谛品》中说:
佛教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如谓我着空,而为我生过。汝今说所过,于空则无有。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龙树在这段话中说明了二谛的重要性、真俗二谛的关系以及空的实际应用等重要问题。
谛,是认识、道理、真实、标准的意思。二谛就是相对的两种实在的认识。谛,原为古印度婆罗门教用语,为佛教所沿用。二谛指俗谛和真谛,俗谛又称“世谛”、“世俗谛”,指世间的一般常识;真谛又称“胜义谛”、“第一义谛”,指佛教所谓的殊胜认识、胜义认识,即佛教真理。龙树认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现象自性皆空,世俗的人们不懂得这个道理,误为一切现象都有自性,都是真实的。这种世俗以为正确的道理,称为“俗谛”。佛教圣贤发现世俗认识的颠倒,阐发缘起性空的道理,这是真正真实的道理,称为“真谛”。从俗谛来说一切现象是有,从真谛来说一切现象是空。将二谛统一起来观察现象,就是既要看到现象的性空,又要看到现象的假有。龙树强调,二谛是佛根据众生即说法对象的不同而采用的两种说法,有时以俗谛说,有时以真谛说。
龙树认为俗谛和真谛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真俗是对立的,二谛不仅有高下之分,而且性质也不同。从根本上说,俗谛是虚幻的、颠倒的,真谛是真实的、正确的。同时二谛又是统一的,两者是缺一不可的。真谛本来是无法用语言、名相概念来表达的,但是,不用名言表达又如何使人把握真谛呢?为了使人们证得真谛,就得“为真谛而说俗谛”。并不是有了真谛就可以不要俗谛了,“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俗谛和真谛的关系建立在运用概念的解释上。从语言说,概念是“名”,从心思说,概念是“想”,只要能正确地运用名想,和真谛配合,相顺相成,就是通向理解佛理的道路,足以成为真实。也就是可以以俗谛为阶梯,由俗入真。这就是说,俗谛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有真实性的。在证得真谛以后仍有俗谛,这是由真化俗,也就是真谛随顺世间的种种概念而作种种的方便,使众生的认识逐步提高,趋向究竟。真谛如果不依随俗谛,也无从成立,无以说明世界现象,更无从化导人们。所以必须将二谛联系起来说明现象。
中道、中观的内涵就是综合真谛和俗谛两个方面去看待世界万物。从真谛看,万物是空;从俗谛看,万物是有。这是用真谛说明佛教真理,用俗谛说明世俗观点。其次,还要看到,真谛的空不是虚无,而是一种不可表述的存在,即有,俗谛的有,不是真有,而是一种因缘和合的假有,即空。再次,还要看到,真谛和俗谛、空和假有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因为是空,才是假有;因为是假有,才是空。只有空无自性,才可以有种种假名设施,即概念的表示,如三宝、四谛等。如果没有空,一切现象都有独立的恒常的绝对的自性,就难以用语言文字表示,也就没有假名、假有了。这样在认识上就会排斥两种绝对对立的看法:虚无和实有。人们既不执著空(虚无的空),也不会执著有(实有的有),把真谛和俗谛统一起来,不偏于俗,也不偏于真,这就会合乎中观。
龙树弟子提婆(圣天)继承和发展二谛说。他就二谛的说法提出了“真假”的问题,给以真假的区分。《广百论本·教诫弟子品》说:“诸世间可说,皆是假非真;离世俗名言,乃是真非假。”这里包含有两层意义:一是世间的现象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而出世间的则是不能言说的,不可言说的;二是用语言表述的都是假的,是假有,只有离开世俗语言了解、表述的才是真的,是实有。也就是说,俗谛是假的,真谛才是真的。提婆认为真谛不可言说,同时又主张用俗谛来解说真谛,以便使众生了解真谛。但是,他强调用语言表述的俗谛是假有、假设,不能执著,众生应当通过俗谛又超越俗谛,进入真谛。提婆以真假论真俗二谛的思想,对后来中观学派学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佛教二谛说始自小乘部派佛教,而把二谛说作为根本的认识原则的是大乘中观学派。这也说明,佛教各派对二谛的说法不完全相同,其含义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小乘说一切有部所讲的俗谛,是指把因缘和合而成的、可以分析的事物看作为真实存在的认识,真谛则是指一种把单一的、不可分析的事物看作为真实存在的认识。大乘中观学派从对一切现象视为性空还是实有来区分真俗二谛。小乘经部和大乘瑜伽行派,都是以世俗和佛教为区分的出发点,认为世俗的认识就是俗谛,佛教的智慧和佛法就是真谛。应当说,小乘说一切有部的二谛说带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因素,但又显示出机械、割裂的弱点。小乘经部和大乘瑜伽行派的说法与常识相悖,带有更多的宗教偏见,至于大乘中观学派的说法更表现了彻底的唯心主义立场,但又闪烁出辩证法的光芒。佛教二谛说关系到认识的层次和类别以及真理的层次和标准的问题。佛教各派对这些问题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一般地说都这样认为:凡与外界万物相符的认识,至多是常识的真,即使在常识范围内,同一东西,不同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如对美丑、香臭,不同人的看法差别就很大;又在此时此地为真,在彼时彼地则为不真。佛教认为世俗所谓的真实,包括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所得的知识都不是绝对的真实。佛教认为真理必须具有恒常性和普遍性的性格。所谓恒常性是指对于一切时间都恒常如此,不因时而变易,超乎时间的限制。所谓普遍性就是超乎空间而存在,是遍于一切物、一切处的。佛教教人要超越有分别的、无常的、不普遍的相对知识,进而掌握无分别的、恒常的、普遍的绝对知识。总之,佛教所讲的真理,与世俗常识科学、哲学所讲的真理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