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彤云中医皮科经验集要
- 曲剑华 刘清
- 3359字
- 2020-08-28 16:59:26
四、面游风
【概述】
面游风是面部瘙痒并出现面部潮红斑片,上覆有鳞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皮损特点是以炎性红斑上覆有油腻性或干燥性鳞屑为特征。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常迁延多年,好发于皮脂腺分泌较多的部位,自觉轻微瘙痒。患者以青壮年多见,乳儿期也可发生。相当于西医的脂溢性皮炎。
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的“面游风”、“白屑风”、“纽扣风”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面游风记载:“此证生于面上,初发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热湿盛者津黄水,风燥盛者津血,痛楚难堪”。又如白屑风记载:“此证初生发内,延及面目耳项燥痒,日久飞起白屑,脱去又生”。临床多见于头部、面部、眉间、耳、项,可向下蔓延至其他皮脂溢出部位,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常分为油性及干性两种类型。
【病因病机】
陈彤云教授认为,本病因素体血燥,又嗜食辛辣、甜腻及厚味,饮酒贪杯,致胃肠积热或又感受风邪,风邪郁久不散,以致耗伤阴血,肌肤失于濡养而致。病性多为风、热、燥、湿。
【辨证论治】
辨证时关键须把握“脾、胃”的脏腑定位,并结合“风、热、燥、湿”等分析皮损特点。具体而言可分为干性型和湿性型两点。干性型一般表现为面部皮损为大小不一的淡红斑片,其上附着白色糠秕状鳞屑。头皮部鳞屑可堆积较厚,瘙痒剧烈,梳头或搔抓时头屑易于脱落,毛发干枯,伴有脱发。而湿性型表现为皮脂分泌旺盛,皮损可有红斑、糜烂、油腻性鳞屑,常有异味。眉毛因搔抓而稀疏。头皮部油腻、头屑多,瘙痒明显,头发易脱落、秃顶。严重者泛发全身,呈湿疮样改变。具体辨证论治常从风热血燥、脾胃湿热等方面着手。陈彤云教授治疗上分为湿热内蕴、外感风邪型与湿热阴伤、血虚风燥型两型。治以清热利湿凉血疏风、养阴润燥清利湿热为法。
1.风热血燥证
辨证要点:
好发于头面部,为淡红色斑片,干燥、脱屑、瘙痒,受风加重。发于头皮,瘙痒明显,头皮屑多,毛发干枯脱落。伴有口干口渴,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治则祛风清热,养血润燥,方选消风散合当归饮子。
加减:
皮损颜色较红者加丹皮、银花;瘙痒较重者加白鲜皮、刺蒺藜;皮损干燥明显者,加玄参、麦冬。
2.脾胃湿热型
辨证要点:
皮损为潮红斑片,其上附着有油腻性鳞屑,严重者可出现糜烂、渗出。伴有口苦而黏,脘腹痞满,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则除湿清热止痒,方选参苓白术散合茵陈蒿汤。
加减:
糜烂渗出者加土茯苓、苦参、马齿苋;脾胃湿热盛者加藿香、佩兰。
【典型医案】
医案一
李某,女性,25岁,2009年3月5日初诊。
主诉:
颜面发红,痒,起屑2月。
现病史:
患者2月前颜面部起屑、瘙痒、发红,自行外涂药膏(具体药名不详),效不显,遂来我院就诊。现面部起疹,伴瘙痒;口干心烦;纳眠可;小便黄。
舌脉:
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皮科情况:
颜面脂溢明显,面颊皮肤潮红,间见粟粒状小丘疹,少许干燥鳞屑。
辨证:
脾胃湿热,外感风邪。
治则:
清热利湿,疏风止痒。
方药:
茵陈20g,连翘20g,丹参20g,银花20g,丹皮10g,栀子10g,黄芩10g,生地15g,地骨皮15g,青蒿15g,胆草10g,白蒺藜30g,银藤20g,浮萍10g,菊花10g,白茅根30g。水煎服,日1剂,连服14日。
二诊(2009年3月19日):
红退、痒轻、皮疹吸收,加紫草根、茜草根各15g继服半月。
三诊(2009年4月5日):
面部不红、不痒,纳可、便调,去胆草加当归10g,又服14剂后痊愈。
【医案分析】
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清楚,有学者认为糠秕马拉色菌是导致本病发生或加重的重要因素。另外,大量增多的皮脂,通过原有皮肤上的非致病微生物如痤疮丙酸菌等作用,分解出游离脂肪酸,刺激皮肤引起炎症。脂溢性皮炎也是免疫功能障碍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最常见的皮肤表现之一,据统计发生率约46%~87%。内分泌紊乱如乳腺癌术后辅助使用雌激素拮抗剂也可诱发或加重脂溢性皮炎。其他因素诸如遗传、精神紧张、饮食结构、化学性刺激、洗头过勤、生活无规律、B族维生素缺乏、嗜酒等均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联。
患者饮食不节,致脾胃湿热内蕴,湿热上蒸于肌肤,壅于面部,故面颊皮肤红,伴粟粒状小丘疹;外感风邪,蕴阻肌肤,故见皮损起屑;又风邪外受,肌肤失于濡养,故见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亦为湿热内蕴之象。故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凉血疏风为辅。方中茵陈、栀子、黄芩、胆草、地骨皮、青蒿清热除湿;连翘、银花、菊花、银藤清热解毒;丹皮、生地、白茅根、丹参凉血活血;浮萍、白蒺藜祛风止痒;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凉血疏风之效。二诊时加紫草根、茜草根以增强凉血活血之效。病久伤阴,故加当归以养血活血。
医案二
吴某,女性,30岁,2010年1月12日初诊。
主诉:
面部起疹,伴痒1年余,加重1个月余。
现病史:
1年前面部开始反复起红斑,伴痒,自外涂药膏(具体药名不详),可暂时缓解。近1月,皮损复发增多,大片红斑,遂于我院就诊。现面部潮红、起红色丘疹,伴干燥、瘙痒;纳可,眠安,二便调。
舌脉:
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滑。
皮科情况:
面部脂溢,前额、双眉弓、眉间、双颧部潮红斑片,局部干燥、脱屑;散见红色毛囊性炎性丘疹,少许脓头。
辨证:
湿热内蕴,外感风邪。
治则:
清热利湿,疏散风邪。
方药:
茵陈15g,连翘15g,丹参15g,野菊花15,当归10g,川芎6g,黄连6g,黄柏10g,虎杖15g,北豆根6g,百部10g,泽兰15g,鱼腥草10g,香附6g,生侧柏叶10g,藿香10g。水煎服,日1剂,连服30日。
医嘱:
注意面部清洁;忌食辛辣、油腻、油炸、高糖分食物;注意作息时间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调情志;防止搔抓刺激。
二诊(2010年2月23日):
药后症状较前改善,面部潮红斑片消退,干燥、痒感亦明显缓解,但双眉弓、鼻头、下颌部仍可见片状红斑,局部脂溢;炎性丘疹部分消退;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上方加凌霄花10g,玫瑰花10g。
【医案分析】
患者平素喜食辛辣、甜食、冷饮等,致中焦湿热内盛发病。湿热内蕴,外感风邪,蕴阻肌肤,湿热上蒸,故见皮肤脂溢明显,片状红斑;外感风邪,蕴阻肌肤,故见皮损略干燥、脱屑;饮食不节,脾胃湿热,热性炎上,肺热向上熏蒸肌肤,壅于面部,故见面部红斑基础上炎性丘疹;又风邪外受,肌肤失于濡养,故见瘙痒。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滑均为湿热内蕴之象。治以清热利湿疏风。
方中茵陈、黄连、黄柏、虎杖清热燥湿;藿香化湿;患者面部见少许脓头,加野菊花、连翘、鱼腥草清热解毒;北豆根清热解毒疏风;湿热蕴久耗伤阴血,故加当归、川芎、丹参、泽兰养血活血;生侧柏叶凉血祛风。患者二诊面部潮红斑片消退,干燥、痒感亦明显缓解,但双眉弓、鼻头、下颌部仍可见片状红斑,故加用凌霄花、玫瑰花以增强活血行气之功。
医案三
金某,男,46岁,2011年7月5日初诊。
主诉:
面部起红斑伴痒2月。
现病史:
2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起红斑伴痒,外院就诊,服用中成药,未使用外用药,效可,痒轻,但皮损仍持续未消,遂来我院就诊。现面部红斑,微痒,纳可,眠安,二便调。
舌脉:
舌质红,苔白,脉滑。
皮科情况:
颜面潮红,双眉弓、鼻头、颊部片状红斑。
辨证:
湿热内蕴,外感风邪。
治则:
清热利湿,凉血疏风。
方药:
龙胆草6g,黄芩10g,白茅根15g,野菊花15g,生地黄15g,丹皮10g,赤芍15g,丹参20g,青蒿15g,地骨皮10g,茯苓15g。水煎服,日1剂,连服14日。
二诊(2011年7月19日):
药后面部潮红减退,双眉弓、鼻头、颊部仍可见片状红斑,痒轻,纳可,眠安,二便调。舌红,苔白,脉滑。上方加红花10g、桃仁10g,继服14剂。
三诊(2011年8月2日):
双眉弓、鼻头部红斑已消,两颊部片状红斑颜色减淡,纳可,眠安,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滑。药方更改如下:黄芩10g,白茅根15g,野菊花15g,生地黄15g,丹皮10g,赤芍15g,丹参20g,青蒿15g,地骨皮10g,茯苓15g,红花10g,桃仁10g,生黄芪20g,生白术15g,当归10g,川芎3g,泽兰10g。水煎服,日1剂,连服14日。
【医案分析】
此患者因过食辛辣厚味及油腻,湿热内蕴,外受风侵,以致阳明胃经湿热夹风而成。湿热上蒸颜面,蕴阻于肌肤,故颜面潮红,双眉弓、鼻头、颊部可见片状红斑,外感风邪,肌肤失养,故瘙痒,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外感风邪,治以清热利湿凉血疏风。方中龙胆草、野菊花清热解毒;黄芩清热燥湿;茯苓健脾利湿;白茅根、青蒿、地骨皮凉血清热;生地、丹皮、赤芍、丹参凉血活血。二诊时加桃仁、红花以增强活血之效。脾健则湿热除,故三诊时去苦寒伤中之龙胆草,加生黄芪、生白术健脾助运以强根本,久病伤阴,增当归、川芎、泽兰以养血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