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理性情绪离不开感性情绪

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情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作“人而无情,何以为人”。人如果没有感情,基本上就不足以为人,所以我们现在大谈特谈理性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保留感性。一个人无论是高兴、喜悦,还是悲哀、烦躁,都是自然而然的情感体现,不用对别人的话人云亦云,也不用嫉妒别人。

很多人嫉妒别人的快乐,嫉妒别人的成功,嫉妒别人的优秀,越嫉妒心里越难过,结果产生了很多“并发症”。

有些人很容易感情用事,但是对结果并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们需要克制自己的情绪。

而中庸,就是人合理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感情。人是感情的动物,所以一定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这些情绪表达出来恰到好处,自己就心安理得了,如果过分的话就会适得其反。比如吃饭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这样对身体健康有益,如果顿顿吃到九分饱、十分饱,人不仅会发胖,对肠胃也不好;还有很多人拼命节食减肥,到最后身体过于瘦弱,导致抵抗力下降,一点小病也会变成大病。人不能太胖,太胖加重了心脏的负荷;人也不能太瘦,太瘦的话,一旦生病,一点抵抗力都没有。所以,胖瘦都要合理。

任何事情,过与不及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要适可而止,差不多就好。比如一个学生太过认真,他的同学到最后都不敢同他讲话了,因为他认真到了“较真”的程度,同学们都怕他在自己身上没完没了地挑毛病。有时成绩太好的人会交不到朋友,而且很多学习好的人到了社会上都找不到工作。

为什么呢?比如公司领导有一天找你谈话,说你表现很好,让你推荐几个同学来公司任职。你回去就开始考虑这件事情,但一想到要与比你优秀的同学共事,你就会频频皱眉,因为你会想,他一来,你就不受老板器重了,从此再无出头之日。没有人会笨到找一个强过自己的人把自己“干掉”,所以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在此之前先把他“干掉”。

这种想法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让自己高枕无忧,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不会找人来害自己。

情绪是对人行为的一种警示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都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情绪稳定了,做事才有效果,否则只会事倍功半。中国人情绪稳定的时候,什么事都好办;而当他们情绪不好的时候,什么都免谈。所以,中国人是最需要情绪管理的。

情绪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同时,情绪具有警示的作用,它会提醒人们应该怎样去调整自己。当一个人的情绪即将爆发,想要大打出手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警觉,他就会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最后吃亏的是自己。然后他就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让心情平静下来,避免了不好的结果。

情绪不仅能对自己产生警示作用,也能对别人提出警醒。比如,当你的脸色很难看时,别人一看到,就会提醒自己离你远点,不要得罪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你能从别人的反应中警觉到自己的情绪,那么你就能适时地做出调整。

我们产生的每一种情绪反应,都应看作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提醒。比如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饭,这时你已经饿得不行了,看着满满一大桌子美味佳肴,你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当然想马上一饱口福。而当你刚想伸手夹菜时,你应该想到:肚子饿只是给你一个警示,你真的应该夹第一口菜吗?当然不能。围桌而坐,让老人先吃第一口菜,这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也是中华民族悠久传承的尊老孝亲的优秀文化传统。任由情绪主宰,你就会做出不合道、不合规的行为,对你的将来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大家不能动不动就让情绪支配你的行为,因为无论结果好坏,都要由你自己去承担的。

有的情绪比较明显,容易被察觉;有的情绪比较细微,不容易被发现。但无论是哪种情绪,都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如果大家能正确对待,就不至于出错。就像十字路口亮起的黄灯,提示我们准备刹车、停在斑马线外,以免撞到过马路的行人。但是很多人忽略了情绪的警示作用,任由情绪发展,高兴时洋洋得意,不高兴时冷眼相待。其实很多人都是从小受父母影响的,比如有的爸爸生气时吹胡子瞪眼,有的妈妈一生气就拉长脸等。

有个人刚刚30多岁,常喊腰酸背痛,要妻子帮他按摩。妻子不解:你又不是常坐办公室,怎么老喊腰酸背疼呢?他说,当年他爸爸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常喊腰酸背疼,要他妈妈给自己按摩。他从小就是看着他们这样长大的。其实和体质的遗传一样,人的行为习惯也会遗传。孩子从小看着父母之间有什么样固定的行为习惯,长大后,往往也会表现出类似的反应。

其实这个人就是没有这种警戒的观念,因为每一代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一个人不可能与自己的父辈一样。在他爸爸那个年代,30多岁的时候腰痛是正常的,但是现在营养好了,卫生也好了,各方面条件都提高了,30多岁就腰痛是不正常的。明白了这一点,他应该就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非理性情绪的几种表现

西方人见到一个人,会问他“今天好吗”“近来好吗”,会请他坐下,很重视礼貌。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虽然没有西方人那么理性,也没有日本人那么感性,但中国人有非常特殊的“情性”。为什么称为“情性”呢?因为中国人非常重感情,会用感情来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关心。

中国人见面的时候,会根据对方的状况做出相应的行为。比如对方被雨淋湿了,中国人就会赶快拿出一块毛巾给他擦干,接着把他的衣服晾起来,还会把自己的衣服借给他穿,或者会直接给他倒一杯热茶,让他暖暖身子。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一些实质性的帮助,让对方心里倍感温暖。

很多外国人认为中国人看事情主观,没有一定的标准,“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分得很清楚,总是夸大自己人的功劳,而对外人的表现不屑一顾。

其实,人除了有理性情绪之外,还有非理性情绪。非理性情绪包含两大类,一个叫作夸大,一个叫作不符合实际。这两大类是互相有连带关系的:一夸大,事情就会不符合实际;不符合实际,就是因为夸大了。人们对自己与对别人常常采用双重标准,对自己的事情经常夸大,对别人的事情经常“缩小”。有人自己摔了一跤,就觉得不得了,是天大的事情;别人摔一跤,他又会觉得爬起来就是了,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有些领导对手下的员工也采用了双重标准。比如,有个员工在车间角落里发现了火花,就提来一桶水把它浇灭了。他有没有功劳?答案是“不一定”“很难讲”。为什么连这种事情都难讲呢?因为如果领导对他印象很好,就会觉得他是有功劳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小小的火花不及时扑灭,可能会酿成严重的火灾;如果领导对他印象不好,会觉得这个员工大惊小怪,小小的火花,用脚踩两下就能把它灭掉,白白浪费了一桶水,那这个员工就一点功劳也没有。

中国人主张有病要看病,但是看完病要把病忘掉。有病不看病是不对的,看了病就常常疑神疑鬼,也是不对的。如果没有把握好“度”,小小的病就会被夸大,到最后把自己压垮。有病要去看病,看完病该吃药就吃药,不去想自己的病情,把病抛在脑后,这才是健康的活法。

有些人经常夸大自己的经历,造成“我比你们都强”“我是天之骄子”“这事如有神助”的假象,其实大家听了之后感觉并不是很好。当一个人说话不切实际的时候,人们就会觉得担心、害怕,就对他越来越不信任。而一个人不被别人信任的时候,就会产生信任危机,这是很痛苦的。因此人们需要让自己的情绪稳定,首先要实话实说。但实话实说不是直话直说,而是实实在在讲话,委婉地表达,要让别人听着舒服。

“一定”这个词是非理性的表现,因为当有“一定”的概念时,当你说出“一定”这两个字的时候,你已经把事情夸大了。所以说人们深受“一定”这两个字的害。人们经常用“一定”来制造很多痛苦,但是人们又很喜欢听到“一定”这两个字。比如有人找你合伙做投资,如果他跟你说,这件事情有很大的风险,你要考虑清楚,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再加入,那样你会去吗?如果他说这次一定是零风险,百分之百赚钱,今天不来明天就后悔,这样你才会加入。

假如天气预报说明天一定出太阳,第二天常常是下雨天;当天气预报说明天一定会下雨时,第二天又常常会出太阳。所以天气预报最合适的说法是:明日天气,晴间多云,偶雨。晴天、雨天都包括了,一定不会错。为什么气象台的仪器那么精密,科学那么发达,还经常报错呢?这绝对不是故意的。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一定是很认真、很负责的,只是当他们测定了天气情况以后,气象还在持续变化,所以并不百分之百准确。由此可见,天下事情都是不一定的,凡是“一定”的都经过夸大。当你做计划的时候,你也要想到,即使计划得再周全、再周密,也随时会发生变数。

“一定”就是夸大、不符合实际的,“不一定”才是真的。所以,当别人告诉你“一定”的时候,如果你能想到“不一定”,就不会失望了。结婚时,新郎、新娘都会说,一定和对方白头偕老。但真的能如愿吗?比如婚前体检样样都好,什么数据都正常,结果在结婚的第二天一出门,人就被车子撞死了,那又能怎么样呢?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未来就是不确定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事情越来越不确定,所以大家不要有“一定”的观念。

有的人遇事会说:我连这种事情都做不好,我看我完了。怎么会完了呢?你只是这件事情做不好,不代表其他事情你也做不好。人们对自己的期望太高,对自己的要求太苛刻,情绪就很难稳定。这种情绪就是“以偏概全”,“以偏概全”也是一种常见的非理性的情绪反应。

有些人喜欢从小的方面去看大的方面,从细微的地方去看显著的地方,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是从细微的地方就断定一个人一定是什么样,那是不全面的。因果论不是指有什么原因一定会产生什么结果,而是指一个原因可以产生好几个结果。比如:你好好努力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一个“因”有好几个“果”,这才是实际的状况。一个“因”只有一个“果”,那是不切实际的。

我们现在受到的教育,就是大家越来越重视“果”:考不及格你就是不行,结果不好你就是不对,没有绩效你就是没能力。所有的考核,都是重果不重因,结果就是把好人都逼走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但是有人偏偏要求十全十美;虽然计划再怎么周详也难免会出差错,但有人就是不容许出差错。

人们的非理性情绪,就是来自于夸大和不切实际,这些都是不合理的、非理性的。老子提倡“中庸之道”,中庸,就是“差不多”。很多人讨厌“差不多”,其实“差不多”就是最理想的状态。什么事情做到差不多,不求圆满,就是最好的。

人们应适当疏解情绪

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支配着地球上的一切。自从人类出现以后,情况就不太一样了,因为人有着高度的创造性和自作主张的能力。人们一方面依赖自然,另一方面也会有很多自己的意见,中国人称其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要协调,要有共同的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人类似乎已经可以掌控整个世界,“人定胜天”的欲望和信念也越来越强。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很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威胁,因为它随时可以把整个地球毁灭掉。以前人们会有“天灾人祸”的观念,但现在几乎没有“天灾”,基本都是“人祸”:环境的破坏、气候的变化、空气的污染,很多都是人为造成的。人类有创造力,但是比创造力更强的是人类的破坏力。

时代不一样了,当大家说到“人定胜天”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因为现代人已经具备了非常大的破坏力。比如在古代打一次仗,最多损兵折将几十万人;但是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一个电钮按下去,几百万人就可能在瞬间灰飞烟灭。

人的情绪如果无限制地发泄出来,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人类会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如果情绪一直压抑在心里,不表达出来,日积月累,人不但会憋出病来,而且一旦爆发会不可收拾。所以,一个人要适当疏解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分控制、压抑,不要让自己心怀不安,慢慢地把情绪负债解除掉。同时,还要注意顺应人的天性。

天性就是人性中先天带来的一些基本表现。比如喜欢简单、喜欢安逸、害怕麻烦、爱抄近路、避免痛苦等。麻醉药的发明就是为了减少病人做手术时的痛苦,因为人的天性是“怕疼”的。还有的人喜欢抄近路,比如一个商场门前是一大片草坪,两边的道路又离商场门口特别远,肯定会有人要踩草坪进入商场,这是道路规划出了问题。所以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应该想到,要在草坪中间铺几条鹅卵石路,方便大家行走。

现在一些产品的设计越来越趋于人性化,就是把人的天性放在第一位,让人使用产品的时候更方便、更愉快,这就是“人性化服务”。

以前情绪不稳定所造成的破坏很小,现在情绪不稳定所造成的破坏非常大。在这种人的能量特别巨大的时代,每一个人都需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否则无意之间可能就闯了大祸。所以,情绪管理在现代社会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