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家名医临证验案传真
- 柴可群
- 1230字
- 2020-08-29 02:59:03
周玠甫
髂窝脓肿
张某,男,11岁,因发热持续不退7天,右下腹疼痛伴右侧髋关节屈曲6天而入院。住院号77097,门诊号259375。患者于发热前10天左右,右足底曾有擦破出血的情况,经用红汞局部涂擦后,逐渐愈合。入院前7天,自觉身体不适,有微热。第2天,即感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但并不剧烈,件有右髋关节屈曲不能伸直。曾到附近医院诊治,予以青霉素、土霉素等药物,未见好转。入院检查,发现右下腹肌较紧张,在接近右腹股沟韧带之上方可触及3cm×1cm境界不明显之肿块,压痛显著,但无波动感觉;右侧髋关节前屈约为30°,不能伸直。腰大肌试验阳性。当时诊断为右髂窝淋巴结炎,可能已有髂窝脓肿形成。
入院后,血液白细胞计数为11.0×109/L,中性粒细胞为53%。即予以青、链霉素注射,局部热敷。2日后,体温未下降,乃改用金霉素0.25g每6小时1次口服,服用4日后,体温仍持续在39℃上下,右下腹肿块不缩小,右下肢仍不能伸直,血中白细胞反而增高至18.2×109/L,中性粒细胞为75%。入院后第7天(4月29日),局部穿刺未抽得脓液,体温仍不下降,改用氯霉素治疗,也未有好转;再用杆菌肽肌内注射,身热降了1℃,次日又上升至39.8℃。住院后第10日,估计已有脓液形成,但因患儿家属拒绝再度穿刺,而且坚决要求出院,致不能肯定有无脓液形成。
患者于5月4日出院后,即来我院中医科门诊治疗。当时见患儿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右足屈曲难伸,髂窝处有一小拇指大的肿块,按之坚硬疼痛,皮肤无焮红灼热感,上半身有汗,下半身无汗,高热不解,间有畏寒,口渴引饮,小腹掣痛,小便不利,苔白厚,脉象沉数,诊为肿疡,属寒邪侵入太阳之腑膀胱,凝结太阳寒水,阳为寒郁,经脉不利,势必发热,营卫不和,气血郁滞,故畏寒肢厥。治以活血和营、通阳利水、辛散温通、消肿软坚为主,使营卫调和、气血通畅,则郁结自散,使用当归四逆汤去黏滞之大枣,加甘淡之苇茎。方用当归、桂枝、炙甘草各一钱半,白芍、北细辛各二钱,木通、苇茎各三钱。3帖后复诊:热退至正常体温,仅有轻微恶塞。右足未能伸展,但按之肿痛减轻,仍口渴,小便不利,原方续服3帖。
四肢温,恶寒除,面色转华,口渴除,小便转长,小腹已无掣痛,右足亦能伸舒,但步履尚觉疼痛乏力,白厚苔减退,脉缓。气机已获通畅,寒郁自散,原方去苦寒之木通,加淡渗之通草二钱,细辛改用一钱半,又服3帖。
连服当归四逆汤9帖后,诸恙向愈,步履自如,精神振作,睡眠好,胃纳佳,小便清长,右髂窝稍肿,脉舌正常,改用四君子汤善后。
5月17日随访,患者右髂窝微肿消失,步行如常。
当归四逆汤,乃仲景《伤寒论》方。该方是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去生姜之辛热,加苦辛温润的当归、细辛和苦寒的木通。当归功能补血、活血,善治虚性寒热,对于肿痛及风湿着而为痹,有很高的疗效,木通行水清热、通利血脉关节,细辛祛风止痛、温经散寒;苇茎解毒利水,对寒热脓疡,有一定疗效。细辛用量有不过钱之说,我们的用量,一般为二钱,有时还用至三钱,这与外感病用细辛数分以取其轻散的用意是不同的。
(1965年11月号,谢庆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