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投资从入门到精通
- 吴晓冬
- 1631字
- 2020-08-28 21:59:56
第四节 价值投资、量化投资以及投资规律
除了和趋势投资对比外,价值投资和量化投资之间的关系也值得探讨。著名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曾经向普通投资者推荐标普500指数基金,2008年也曾经和对冲基金经理进行对赌,赌10年后对冲基金业绩表现不能跑赢标普500指数,量化投资的指数基金在价值投资者眼中也可以是很好的。中国近年来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也逐渐获得投资者的认可。那么价值投资和量化投资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量化投资是指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投资分析、决策直到交易的过程。第一类普遍做法是按照指数的构成,完全复制指数或者采用分层抽样复制指数,从而获得非常接近指数的表现。这类投资通常被称为“beta投资”。巴菲特推荐的标普500指数基金,指的就是这类投资的基金。这类基金通过很低的费率,比相对高收费的投资基金有更优的表现,但是它们本身仅以复制指数为目标,并不追求额外、更好的投资表现。第二类普遍做法是通过一些统计数据,找到一些规律或者逻辑,构建出一个能够超越指数的投资组合,或者构建出一个能够持续产生正收益的投资组合。这样的组合往往是超额投资能力的体现,我们通常称为具有alpha特征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往往收费较高。第三类普遍做法(也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做法),是从第二类的投资方法中抽取出主要的规律成分,用简单的规则编制成策略指数,然后按照这个策略指数进行简单复制,获得收费低廉的指数基金。这类做法既获得一定的alpha好处,又不需要过多的成本费用。由于alpha是通过构建指数的方法获得,这种策略指数因此被称为smart beta。
为什么价值投资者要讨论量化投资呢?为什么价值投资者巴菲特会推荐指数基金呢?量化投资尤其是指数基金为什么会成为如今投资的潮流呢?
投资(价值投资)是一个研究、分析到实践的过程。这里面的每个过程,其实都是可以用数学的语言、量化的方法来刻画的。量化投资就是把投资或者投机的逻辑,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进行客观描述和实现的过程。传统的投资或者投机方法对于绝大多数交易者而言,应用到投资决策时,包含了很多无用(甚至负作用)的主观成分。量化投资方法能够去除这些无用的内容,保留有用的投资逻辑,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果。进一步说,即使是极少数具有非常好的业绩的传统主观投资者,他们的投资业绩依然可以被量化投资解释。采取量化投资的方法进行价值投资,会比主观的价值投资有更清晰的投资逻辑,更容易获得好业绩。
量化投资虽好,但是依然要遵循投资的规律,而不能陷入纯粹的数据挖掘中。量化投资的方法是抽取了数字中包含的规律,把不可量化、不可验证的成分去除,这是其优势。但是量化的方法通常都是归纳法,而非逻辑推导,其方法论并不是很严密的。它只依赖于量化统计得到规律,是相关性规律,而非因果性规律,因而可能在未来突然失效。价值投资是一种有逻辑性的投资方法,如果量化投资同时结合了价值投资的逻辑性,既有逻辑支持,又有数据支持,那么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尤其是在面临策略回撤超过预期的不利情况下,无逻辑支持的数据挖掘策略往往没有足够的应对措施,而有逻辑支持的策略,能够进行分析和判定,提出应对措施。
所有的投资规律(或者投机规律),都仅仅是历史归纳的问题。我们从历史中学习经验和规律,并将之应用到未来的投资实践中。没有历史不能指导未来,但是未来也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尤其是投资者学习了历史规律并实践以后,作为参与者会影响市场规律。投资立足于价值,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哪怕是遇到如2008年那种流动性危机导致的A股股票价格瞬间跌到接近零的情况,股票价格最终也会因为价值规律而回来。价值依然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如会计准则和各种制度安排等。如果假设不再成立,那么价值规律也会失效。所以我们需要理解,所有投资逻辑和规律,仅仅是假设基础上的结果,如果假设成立,那么逻辑和规律适用;如果假设不再成立,那么就不能刻舟求剑、死守不再成立的规律。任何的投资逻辑都一定有其假设,了解和使用投资逻辑,要先了解其假设。了解市场是否符合假设,并使用合适的投资逻辑,是投资必须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