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是否患有“说话焦虑症”

社交焦虑症与社交恐惧症

社交焦虑症一般指的是当遇到陌生的、新的或有社会性威胁的境况时,对陌生人和新情况的警惕,对社交战战兢兢或有焦虑感。这种害怕的情绪状态一般源自于儿童时期,严重的可引起个人参加社会活动方面的问题。无论何时何地都处于焦虑状态的人就是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们担心自己在别人面前出丑,而且害怕被别人注视和观察。在公共场所出现或者与他人交往时,对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都是一件令人惧怕的事情。

相比较而言,社交恐惧症比社交焦虑症更为严重地影响个人的工作和学习,甚至影响家庭生活。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此类患者人数处于不断上升趋势。

社交焦虑症在说话时的紧张表现

社交焦虑症是相对轻微的思想情绪问题,虽说是轻微的,但对个人社交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尤其是在与人交流或者当众说话时更容易表现出来。社交焦虑症患者在说话时的表现可分为外在和内在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实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外在的是他人见到的,内在的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觉。

社交焦虑症患者外在表现通常是脸红,这也是最常见和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或者以自己为中心发言的时候,特别是在陌生人较多的时候。还有一种外在表现是说话时有口吃现象,而且语言表达不清楚或者说不够准确,且伴有语调起伏不自然。较严重者会出现燥热出汗的情况。

社交焦虑症患者内在表现为害羞,怕见人,特别不愿意以自己为中心来展开话题。无论他人,特别是陌生人如何褒贬自己,都会让自己感到无所适从。还有就是不敢正视他人的眼睛,怕他人看到自己的不安和慌乱。人多时,害怕他人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内在表现还有口干,身体燥热,心跳加快,思想混乱,情绪不能自控,想逃离现场,有一种无助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里想的东西太多太复杂,总是担心他人在注视和观察自己。担心自己外在的形象,如服装、五官、长相等出了问题,还有就是害怕自己说的某句话出了问题或者有了破绽。总是担心某一个细节不够完美而导致他人笑话。

社交焦虑症应属于精神疾病类,当社交焦虑症发作时,患者心里非常焦虑,感到不安甚至恐惧。总觉得有自己面临巨大危险,会出现恶心、头晕、心跳剧烈、失眠、颤抖、手足僵硬麻木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仅依靠自身毅力是难以控制的,要么迅速改变环境离开当事现场,要么去医院及时就诊。

社交焦虑症患者以上这些外在和内在的表现,在与女性或者与上司领导接触时更为明显和突出。

社交恐惧症在说话时的紧张表现

社交恐惧症在医学上有明确的界定,是一种精神性疾病,它与一般的社交焦虑症不同。但是社交焦虑症严重的则会发展成为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的患病率比较高,它属于一种人为的观念上的强迫。社交恐惧症患者对与人接触感到非常苦恼。事实上谁都有可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交恐惧,只不过有些人的恐怖和痛苦程度很深,导致害怕与人接触交流,对社会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社交恐惧症最常见的表现在医学上有这样几种,分别是:赤面恐怖(红脸病)、视线恐怖、异性恐怖和口吃恐怖。我们这里主要说的是此类患者在说话时的表现——“口吃恐怖”。

这里我们简单说一些社交恐惧症患者在说话时的表现。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此类患者一说话就紧张慌乱、心跳加速、呼吸不畅、声音发抖、语无伦次且词不达意,甚至肢体动作都会有僵硬变形的情况,显得非常局促与十分不安。特别是一些女性患者,在人多的时候说话时表情不自然,容易怯场,严重者会面带红潮并伴有流泪的情况。不是万不得已,此类患者一般不会与他人接触交流,不愿在公众场合说话,不愿上台发言或演讲。以上情况按照我们平时的话来讲,就是胆子小,上不了台面,要么就是不自信和过分紧张了。

社交恐惧症患者相信自己的恐慌是由于某些严重的外部物理因素造成的,在发作时或发作后常常会去医院或呼叫120急救。有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可能会经历恐慌发作,他们能发现这是由非理性的恐惧造成了个人极大恐慌。这种类型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不喜欢在恐慌发作时去医院就诊,因为权威人士的拒绝或评断更会让他们感到不安。与权威人士交流对大部分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尤其困难,比如,打电话咨询、参加聚会、朋友宴请、求职面试等。

精神科医师把社交恐惧症分为一般和特定两种,对大多数或所有的社交场面都感到恐惧的为“一般社交恐惧症”,只对某个场合有恐惧感的患者为“特定社交恐惧症”。举例来说,一般恐惧症患者就是公众场合经常因为紧张而脸红;最普遍和典型的特定社交恐惧症就是对公开上台演讲或表演的恐惧,通常的说法就是因为紧张而怯场。

当众讲话为何会让你如此紧张不安

很多人害怕当众说话,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够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没有办法消除内心的紧张感,导致自己在公众场合不敢说话、不愿说话、不会说话。我认为大家当众说话紧张的原因有这几种:一、过去失败的阴影造成的影响;二、环境的改变;三、追求完美的心态;四、没有经验,缺少专业的训练。

当众讲话感到紧张的多方面原因

害怕当众讲话其实只是大家都知道的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这种恐惧的深层含义远不止一开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那些内容。在公共场合发言,你还可能体验到一些强烈的生理反应,比如心跳加速、汗如雨下及身体颤抖。

另外还有一种恐惧就是,担心自己的行为和语言造成负面的影响和不良后果,比如担心会带来批评、羞辱、难堪以及名誉损失。这种心理一般和公众场合发言有关,也就是说,你会认为他人窥探到了你的局促和胆怯,从而可能对你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大家通常都害怕给他人留下负面印象,比如木讷、邋遢、笨拙、怯懦、外表瑕疵、没有魅力等。

多数人都害怕在公众场合发言,类似的生活体验很多人都有过。公众场合说话和发言紧张其实是一种社交紧张,但这种紧张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就患有“社交焦虑症”。如果这样的紧张感已经给你造成负面影响,而你也认为自己可能患有“社交焦虑症”,那你就不妨去医院请心理类或精神类专家医生进行鉴定。

害怕当众发言或演讲是所有成年人最害怕的事情之一。所以说,说话紧张的人也不必为此忧心忡忡。

当众讲话为何让你紧张不安

很多人在自己内心都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众讲话我会紧张呢?

首先从生理上讲,每个人都会这样的。有些人天生有这种生理倾向,对特定环境的反应显示出一种焦虑和纠结。这种情况属于遗传,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你去注意一下你的家庭成员中,他们在对特定环境下所显示出的状态,也可以发现他们对各种特定状况所表现出的焦虑情绪。也就是说,这里面可能预示着一种生物因素,那就是——容易紧张。遗传因素加上生物因素结合在一个人身上,那这个人就更容易体验到各种情况下的焦虑。

也有一种属于天生害羞的,他们特别在意别人怎么看他。或者是因为曾经有过一次难忘的尴尬经历,也有可能出于其他方面原因。

你的个人经历也会导致紧张情绪。初中时,记得有一次我必须要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做报告。事前觉得自己准备得已经非常充分了,但当我站上讲台时,同学们在下面窃窃私语并指指点点,这种情况一下子使我觉得难为情起来,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全班的同学都在盯着我。我傻傻地站了两分钟,只好红着脸逃也似的回到座位上。大家都肆无忌惮地嘲笑我,那是我曾经遇到的前所未有的糟糕感觉。

大部分焦虑感是在与新环境接触中产生的。小时候如果总看到大人们在某种环境下做出恐惧不安反应,他们就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安全的、令人害怕的,因此学会了焦虑。久而久之地在这种环境中,我们就会加深对这种感觉的认识,焦虑与恐惧感就会越来越重。

大多数对公众场合发言紧张的人,都会记得自己曾经发言失败的例子。这种记忆是产生在公开场合发言紧张的直接根源。当人们对你的发言能力和外表举止表示否定时,你的紧张感越发厉害。

内向与羞怯的性格也会使你说话紧张

有一部分天生害羞和与生俱来的内向性格的人当众说话时会感到紧张。内向个性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性,内向的人通常不会愿意在人多的环境和场合下发言和说话。还有,他们宁愿当一个不起眼的旁观者而不愿意成为参与者,他们比别人更喜欢认真思考、偏安一隅、检点自己。性格内向的人做事喜欢独树一帜,特立独行。这使得他们失去了太多抛头露面和发言交流的机会,缺少了说话方面的锻炼,时间一长则更容易使他们在遇到新情况时更加焦虑和不安。

有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害羞是社交恐惧症的一种表现,另有一部分专家学者则认为害羞与性格内向是相一致的。害羞的人与不太害羞的人相比,害羞的人一般更会对发言感到恐惧不安。内向不代表害羞,害羞的人和性格内向的人一样,在公众场合发言、说话以及表达个人观点的锻炼机会更少,所以说,这些人在公众环境下更可能如坐针毡。

说话恐惧症并不是仅仅存在于性格内向或者害羞的人身上,在很多性格开朗、事业有成的人身上也普遍存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惊奇地发现,一些平时最爱交际的人在大众面前站起来发言时也会显得局促不安。

恐惧感是随着我们对焦虑状况的反应方式来维持和加深的。当你面临焦虑不安的境况时,本能的反应就是尽快远离眼前的环境。大家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到哪都可以,就是不能待在这里”。我们想在最短时间内摆脱让人尴尬的局面,并且死也不想再碰到这样的情况了。事实上这种逃避想法是一种自然的表现,但这种感受或想法也是增强焦虑感的一种主要方式。当时你或许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感到羞怯,心慌意乱,无法镇定,不过这没关系,因为你对这种不自在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才是最要紧的。

因此,如果你现在还不清楚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焦虑感,那也不需要过分担心,因为你并不是非要搞清楚它产生于哪里之后才能克服它。我们会在后面的内容中进一步详细介绍摆脱和逃避的方法和行为。

生物反应: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

经常有人在当众说话或者表演前,都会出现剧烈心跳的情况。这属于急性焦虑发作,和平时思想负担过重、过于担心事情等刺激有非常大的关系。

坐在礼堂里的吴可辰,心跳得特别快,好像停不下来,哪怕缓一下也不行。他想:“这个人发言结束就轮到我了。我准备得不是很好啊,礼堂里面这么多人,如果说不出来怎么办?”他的心跳还在加速,而且身体也开始发热。“脱掉外套会不会好一些,他们会不会认为我有失礼貌?要是下面的朋友们都看见到我出汗,他们会怎么样想我呢?”他感到从来没有过的痛苦。“哦,算了,我现在压力大,一会儿上台当众出丑也只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

自古以来恐惧感一直都存在过,因为恐惧感通常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当你面临危险情况时,危险可以使你的身体和心理不自觉地为你提供保护。任何人在处于真正或假想的危险时,都会体验到一种恐惧感。

此时,由交感神经系统产生的肾上腺素给你的暗示是“要么知难而上,要么逃离”。在树林中遇到狼和在体育场面对一大群人时,你的身体做出的本能反应是一样的。所有人都清楚(它是由神经能量的快速流动造成的)这样的感觉。引起许多生物反应的正是这种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其中最典型的反应包括以下几种:

越来越快的心跳和脑热脸红

心脏在胸膛里无法抑制地狂跳,血液开始向全身的关键器官流动。你还会觉得头脑瞬间发热,脸颊如火烧般开始出现红潮。这样的情况,人在激动时也会常常出现,但这里说的是过于紧张而导致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在恋爱的男女之间时有发生:

王惠三十二岁才有了一个相亲机会。她非常在意这次机会,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外部条件差。约会的时间到了,可到了约会地点后,她却迟迟没见到人。而不远处倒是有一个帅小伙,但这么帅的人好像与她没啥关系,所以她仍四处搜寻。过了一会儿,那个帅小伙径直走了过来。她开始心跳了。“请问您是王惠吧!”小伙走上前来问了句。刹那间,王惠心跳加速,脸颊绯红。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心跳完全失控,甚至用双手使劲压住自己的胸口,想按捺住狂跳的心脏,说话也变得语无伦次了。

王惠就属于平时思想负担过重,过于担心事情的发展或者结果,在这里猛然受了意外刺激,而产生了这种紧张的生理反应。

湿冷且颤抖的手足

你可能觉得手足潮湿而冰冷,因为血液此时向全身的主要肌肉群流动。你的四肢可能开始颤抖和震动。手足湿冷颤抖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案件中嫌犯在接受警察或者法官盘问时的反应。虽是典型情况但道理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人在处于危险或无助的情况下,说话时伴有手足湿冷颤抖相对来说是比较正常的生物反应。

我曾做过小学老师,也曾当过班主任。有一次,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在班级里面丢失了一张50元面额的人民币,经过我私下摸排,我知道钱应该在另外一名学生手里。当然我不知道他是偷或是捡的。于是把这个同学叫到我跟前,我开始循序渐进地问他,开始他始终不承认钱在他手里,并强调很多不在场证明。后来我拉着他的手,耐心地晓以大义,循循善诱,他终于同意交出钱。这当中,我始终握住他的手,我清楚地感觉到他的手心一度是潮湿冰冷的。

这里这个小学生的手心湿冷,是因为担心自己“贪财”之心暴露,害怕受到同学或老师的歧视。

最搞笑的一个例子就是在我参加的一个同事婚宴中发生的。婚宴准点开始,宾朋入席后有个新人双方父母致辞环节。其中女方父母为农村人,不太会说话,就委托一位亲戚发言,这位亲戚也是一个农村人,可能有些文化。这位亲戚走上礼台,看上去有些紧张。他开始颤抖地拿出事前准备好的发言稿子,断断续续地念着稿子。可是越颤抖他越看不清稿子,越看不清就越断断续续,口吃得厉害,引得满堂大笑。他太紧张了,最后要不是有人上去扶着他,他的腿脚根本站不稳。在他人的帮忙下,他终于念完了稿子。这件事成为那天最大的笑话。我想那次经历他永远也不会忘记,他的感受可以说是非常痛苦的。

这个属于典型的怯场表现,怕自己某个方面出丑,给自己施加了太多压力造成的说话紧张。

浑身燥热并出汗

浑身燥热并开始出汗,这种说话容易紧张的生物反应大家应该有些了解。现实中这种情况很常见的,但他人不一定很注意。我们在影视剧中应该见到过那种夸张表现。我这里要说的是赌徒,这种情况在赌徒身上最常见,而且很容易理解。赌徒越输越着急,越着急输得越厉害。在慢慢输的过程中,他的身体会由燥热慢慢开始出汗。这虽说是影视剧镜头,但却是来源于生活的,很有代表性的。

这种由燥热开始慢慢出汗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紧张的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如前面所说,警察审案很多时候也利用这种方法,掌握罪犯心理,运用生物反应来瓦解罪犯,致使罪犯崩溃,达到办案最佳效果。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赌徒和罪犯的燥热出汗的例子比较特殊,这也是为了便于理解燥热出汗的原因。这里的燥热出汗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是由紧张焦虑感逐步增加导致的。罪犯与赌徒因为越来越清楚到自己面临的处境和意识到绝望的结果,随着这种感受加深,任谁也会出汗的。

我们以上说的说话容易紧张的情况属于生物反应的部分,当肾上腺素受到人体其他物质的破坏,或者是因为副交感神经系统参与进来产生效果,它能使人感到紧张被慢慢缓解和放松。所以,虽有一段时间恐惧感会特别强烈,可是这种恐惧感却会被副交感神经系统所阻止。从生理学上讲,想要让人长久保持焦虑和紧张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多数焦虑紧张情绪都具有自我适应能力,或者会很快消失。

思想反应:我没有面对这些人的勇气

认知因素会伴随生理因素一起出现。这些因素就是干扰性想法,会迅速蔓延在你头脑中。这种生物反应的真实状况便是你开始拥有很多自己独特的想法,它们是“要么知难而上,要么临阵脱逃”。比如有这些想法——“这种场面够让我受不了,所有人都会对我指手画脚。”“怎样才能在必须当众说话、当众出丑之前便溜之大吉呢?”“我就是个傻瓜,我要把自己的面子丢尽了。”

思想反应在有些时候会先于生物反应出现,有时候则会生物反应在先、思想反应随后产生。这表明这些想法会让你的肾上腺素做出反应,或者表明这些想法是因为你感觉到自己心跳加速而引起的。你可能还会感觉到自己不能集中精力想起某些人和事。你同时还会注意到:紧张时会忘记已经想好的话,或者嘴上说着什么、耳朵听见了但却心不在焉。

贝克博士被人们赞为“认知疗法之父”。许多认知治疗专家对人在紧张焦虑时产生的想法和他一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将这些想法详细描述出来。

贝克博士等认知治疗专家进行的研究表明,人们面临在大众环境下演讲发言之类的恐惧时,常常会表现出一种典型的思维模式;此时,他们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到思想反应。所以,思想则更多地受到了情感的驱使而非理智的作用,因为某些想法(比如“我要是说出了错话怎么办?”)能激起焦虑感,思想就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情感牵制和驱使,思想也就越来越少地受到理智指挥(比如“这下完蛋了!”)。

说话紧张的思想表现

我想老师,尤其是小学的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进行课堂提问时,很多学生站起来后,一句话也不会说。我也曾经常遇到,其实有些学生不是心里没有答案,而是他害怕说错,怕出笑话,以后同学们会拿他做笑柄。还有些欲言又止的同学,他们也知道答案,因为却缺乏自信,不敢主动地回答。

大学报到第一天,所有同学都要依次站起来做自我介绍。李成瑶却不安地坐在那里,我该怎么开始,第一句话说什么呢?但是越是快轮到她的时候,她就越紧张。该轮到她自我介绍了,她想我能开个玩笑吗?放松一下彼此,假如大家不笑我该怎么办?我会如同受到奇耻大辱,再也想不出一个字来的。她心里对自己说,这次留下的第一印象肯定让她在大学期间不得翻身了。

日常生活中还有这种情况,夫妻二人在争吵或辩解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突然一方停下来说,好,我不说了,你说,可是另一方却也保持沉默,一句话也不说。如果有第三者调解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样的情况属于思想情绪激动,而导致紧张,因为自己没有准备好,理智暂时不清,情感占了上风,所以采取沉默,他知道自己这种激动的情绪可能说不清楚事情的本质或来龙去脉。

部队首长去基层连队视察,他问连指导员,你们连队现在有多少士兵。这个指导员很清楚连队士兵人数,但他非常紧张,不敢回答,一直沉默在那里,弄得首长也很尴尬。情况是这样的,因为上级工作安排的需要,这个连队的士兵调动很频繁。其实,当时他很清楚,前两天刚被调走了一个士兵,现在应该有153人。但他还是犹豫,担心自己说得不准确,生怕自己弄错。

公众场合发言遇到的认识误区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人在公众场合发言时经常会遇到的认识误区。想想自己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情感推理误区:因为觉得自己紧张不安,后面发生的事情一定很糟糕。做出这样的想法是出自于情感而不是以理智的逻辑思考,也可以这样说,“因为我特别紧张甚至有呕吐的感觉,我肯定讲不好话”。

“不成功便成仁”的误区:当你认为自己的讲话要么令人瞩目、要么惨不忍睹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你很难有一个中间立场去思考问题。

“在劫难逃”的想法误区:“在劫难逃”的想法是指在自己预测一种情势给自己造成的后果或者让自己付出的代价时,对其代价或后果过分夸大。比如,“大家会无精打采或哄堂大笑,谁也不想听我在说什么了,而我以后在单位里也许再没有一个可以交谈的同事了”。

算命式的想法误区:此类思维模式是指预测自己将来或者明天会是什么样,而且这种预测常常是灾难性的——“如果我今天站在台上,所有人都将失去对我的一点点尊重,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永远都得不到重视或提升”。

将能力最小化的误区:过低估计自己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没有自信,“如果我在说话的过程中突然忘记台词,肯定再也不能补救了”。当然,你因为焦虑此刻完全忘记了自己在以前是怎样面对困难境况的。

一叶障目的误区:只关注分析形势的某个负面,而忽视了所有积极的方面。比如说,“坐在右边的那个男人确实一直在盯着我;我说话的样子肯定像个笨蛋”。而就在此刻,你却没有注意到下面更多的听众在点头并冲你微笑。

高估概率的思维模式误区:过高估计了可怕情况出现的概率,如“如果迫不得已要登上讲台去发言,我一定会晕过去”。而实际上,你从来还没有为此晕过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与此类似的想法?如果有,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当你处于某种环境而焦虑不安、说话紧张时,多数时候是因为你把环境想象得比实际情况更危险,夸大了场面给你的压力。我们把这样的想法称为“认知错误”。它虽然属于思想反应的一种,但这些想法是因为情感而非理智产生的。

行为反应:我要找个地缝钻走

说话紧张时不仅仅有生物反应和思想反应,行为反应也会在其中有较明显的表现。迅速摆脱窘境的愿望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身陷令人恐惧的境况时,我们会经常有一种僵立当场的强烈意识。你体验过这种“当众赤身裸体”的感受吗?犹如你的脑子里空白一片、身体瘫痪不听使唤一样。下面是人们在公共场合发言时,出现的一些因为紧张而常见的行为反应。

行为反应中逃避行为最为常见

希望尽快逃避让人惊恐的形势或企图摆脱尴尬局面,这是我们在面临可怕事物时最常见的行为反应。有时候,我们会落入做出“知难而上”反应的陷阱,以一种自卫或攻击性的态度说话。我们可能会说一些事后追悔莫及的话,或者本能地对某种局面做出反应。

总的来说,我们发言焦虑不安时或发言不自在时,一般会选择逃避,即想方设法地摆脱发言。我们会找到很多终止发言的理由,比如“我非常愿意讲得清楚一些,但现在确实有事需要马上去处理”,或者是“真的很抱歉,我没有太多讲话时间,因为我不住在市区,怕赶不回去”。我们会提出不同的既富有创意又无可挑剔的终止发言的理由。

也有可能你在某些形势下无法逃避发言,这种情况下你通常会怎样处理呢?你可能想马上说完话赶紧溜走。当众说话经常容易紧张不安的人,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尽量压缩说话时间。他们的表现通常是急匆匆地把话讲完,回答问题也是一两个字而已。曾有位说话容易紧张的好友对我说,他本想用“这要视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方式回答对方问题,但因为紧张,他认为自己的回答应该简短,索性就说一个字“不”,结果极大地影响了说话交流的目的和效果。这种逃避行为有时候还容易弄出一种尴尬和大家不想看到的局面。

行为反应中的紧张动作

说话紧张不安时做出的动作是你自己意识不到的,这些动作并非是你为掩饰紧张情绪而做的,而是你紧张过度时的一种补偿行为,是你内心紧张不安的一种外在体现。重复是这种紧张动作的最明显特征。

行为反应中的紧张动作在影视剧里面经常出现,比如男女初次见面的相亲场面,多数时候导演为了表现女方的紧张,会反复出现几次女方紧张的镜头,最典型的就是女方每说一句话就会不停地用手绞着自己的辫子或者衣角。

这种紧张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反复玩弄某一个细小物体、将双手放在背后绞在一起、不停地梳理已经很好的头发、不停地改变坐姿、不停地扭头看向别处等。

有一次,我叫了一个犯错误的学生到办公室里,准备好好教育一番。这个学生很紧张,我能从他红红的脸色看出来。但他在竭力掩饰自己的紧张感,他的双手始终放在身后。等我处理完了他的事情以后,发现原来他站立的地方有很多碎纸屑。原来是刚才的学生因为紧张,把一张纸反复地在双手里面搓捻而致。学生中很典型的紧张动作有很多,比如咬笔杆子、不停地把书本卷来卷去。

这种行为反应的紧张动作有时候还会表现得过大。这种过大幅度的动作不是说话紧张的人有意为之,而是因为紧张,类似于失控。这种紧张行为反应过大的动作,很多时候会伤害自己。比如因为紧张把自己嘴唇咬出血,还有就是手持物体用力过度导致手的麻木。

行为反应中的过度补偿行为

当我们想努力摆脱形势的恐惧、想竭力控制紧张情绪或者想向他人掩盖自己的胆怯心理或身体表现时,便会不自觉地出现这些过度补偿行为。比如,你想把自己的双手藏起来,以掩盖已经控制不了的双手的颤抖;你不想发言,害怕说出令自己尴尬的话,或者反复强调已经说过的很明确的认识和观点。理论上来说过度补偿行为可以是任何行为,具体表现还得看是什么人什么事。

事实上,当我们对着一些人或站在一些人面前发言时,这种行为很大程度上会保持或加强我们的忧虑感。因为我们始终相信,自己如果没有这些忧虑感就不可能安然度过当前的局面。没有这种过度补偿行为,其实我们同样能顺利发表讲话,了解这一点很重要。心理学专家最新研究表明,与多数人普遍的认识相反,其实这些过度补偿行为反倒会增加焦虑情绪,是导致发言紧张的主要原因。

在这些行为当中,有很多对我们的紧张表现起着直接的负面作用。比如说,回顾说话内容可能会使你的声音听起来不自然或者呆板;嘴里含一块糖果不能让你开口说话;在大脑里台词反复出现,这个能让你反应迟钝,还更容易使你的话说出来像照本宣科,或者说没有经过大脑。还有一些行为不但对解决紧张情绪没有用,反而是有害的。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你可能已经对那些行为或动作产生了巨大的依赖性。你会固执地认为,不这样做,你根本就无法正常说话,就没有办法本能地发言。那些你所努力的行为其实只能使你的表现雪上加霜或适得其反,会使你愈发紧张不安,表现愈发糟糕。

情绪反应:好难受!我想轻松舒服一些

如今是一个节奏快、效率高、竞争激烈的社会,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紧迫感和精神压力,精神一旦有了压力,紧张感或多或少地就表现出来了。这种紧张感可分为弱的、适度的、加强的三种。适度的精神紧张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过度的精神紧张则会影响问题的顺利解决。

生理心理学的专家认为,人们如果长时间地处于超生理强度的紧张状态中,会有损于身体健康。人们紧张过度就容易激动、急躁、恼怒,严重的会引起大脑神经功能紊乱。

情绪反应迅速但不精确

说话容易紧张时,行为反应快速一般都是受情绪指挥的,有时候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常常会觉得莫名其妙。往往在事后或行为反应的过程中,我们会问自己:“我这是怎么了,我在干吗呢?”此时理性已经回归,但速度远不及情绪。

情绪爆发往往是间不容发的,当然这得在人们被瞬间刺激的前提下。而知觉的评估也是在瞬间完成的,甚至在意识还没有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完成的。因此,这样的知觉速度自然会丢失了判断事物必要的准确性。

这种知觉模式因为速度的原因而失去了准确性,只问一个概貌或只看最突出的部分,没有时间认真判断便做出反应。而这个印象部分构成是经不起深入的细节评估的。这样可在迅速做情绪分析(如:他在撒谎,她十分伤心,他在要挟我,她在生我的气),迅速判断对此人的态度——我应该是小心谨慎,还是同情或信赖。侦测危机的雷达是情绪心灵,总是一味地等待理性来判断,那样的话结果可能不只是犯错了。这种印象式的直觉判断有其自身缺点,论断仓促,可能经常会误判。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说,情绪特性的这种先发制人、未觉先动的快速反应,能使我们不加思索就可立即采取行动。而且脸部在瞬间会有红热的感觉,脸部肌肉因为刺激会先产生改变,情绪特有的各种生理反应也会在瞬间出现。特别是过于强烈的情绪,如突如其来的威胁引发的恐惧感。艾克曼还指出,情绪的高潮期一般能维持数秒,而如果外在情况已经变化了,但情绪仍在纠结我们,就会使应变能力变得低下。所以说,一种情绪要持续下去的话,原来的刺激肯定会继续产生作用,比如说失恋会让我们难过很长时间。当这种感觉过长时,通常会变得缓和,会变成一种心情。心情也会影响我们的思想与行为,但不及情绪高潮时那样强烈。

情绪反应是一种变量

情绪是导致焦虑感形成的一个变量。我们可能意识到自己在面对发言场景时感到恐惧、担忧、不安、受惊、急躁、焦虑、紧张、关切、忧心、神经质或惊慌。

漫长的痛苦阶段经历之后,另一些感受开始悉数登场。如果你习惯逃避那些当众说话的场合,肯定能体会到这种逃避行为对你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会导致你灰心、绝望或恐惧等感觉的产生,当我们最终逃避不了“当众说话”这一关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我的同事曾经描述过这样一种情形:他参加完一次会议后,和所在单位的最高领导一同返回时,感到灰心丧气、紧张不安。他说,他在开完会以后特别焦虑,认为这次会议自己的表现很不理想。他为自己的事业生涯的前途感到悲观绝望。

经历了太多的消极情绪后,我们再也不想在公共场合说话了。随着你学会怎么样改变与当众发言有关的思想方法、行为,随着你获得更多发言练习的机会、重塑自我并重新建立自信,这种消极情绪会逐渐消退。你将变痛苦为动力,实现自如发言的目的。就像有些人所说的:“人生中最大的秘诀之一,就是怎样将痛苦变为成功。”

情绪反应中的运作逻辑

联想是情绪运作的逻辑特征,误将表象或象征当作真实。

情绪的逻辑可以用原本思考程序来解释,它是由自由联想决定叙事的顺序,事物的象征,什么样的感觉,时间或因果定律都不存在,整体可凝缩成部分。

就像美国学者艾普斯坦所说的那样,理智是合乎逻辑的,而情感则是盲目的。情感是很孩子气的,黑白分明的思考方式,没有一点中间地带。如某人一时失言,心里立刻就会想:“我总是说错话。”另一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如某人上楼梯摔了一跤,事后会说:“那台阶为什么做得这么窄?”

这是一种肯定型的思考模式,凡是与自己信念相违的事实都排斥。理性的信念则是试验性的,是客观可变的,只要出现与事实相违依据,便可推翻原有的,完全依客观事实做判断。情感心灵则以其信念为绝对的真理,相违的证据会视而不见。所以说一个情绪激动的人,你尽量减少去和他理论,因为不管你说得多么合乎理性,只要有违其信念,他会充耳不闻的。

当某一件事、某些地方与以往的情绪记忆很相似,情绪心灵便会产生与该记忆相关的感觉。问题是我们此时忽略了今日已非昨日。比如,有个人小时候总是被别人打,慢慢地看到发怒之人便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这个反应模式可能会延续很长时间,即使别人发怒并非针对他。如果感觉特别强烈,所引发的反应自是明显的,但若感觉不是很深刻,我们可能会受一点影响,但自己没什么太深感觉。那么,我们的情绪心灵会相对理性,会合理化当时的反应和感觉,而忽略情绪记忆对自己的影响。

情绪心灵的转变会因心情类别而定。我们感觉愤怒或沮丧时和感觉很浪漫时的想法与做法肯定不同。

通过对说话容易紧张的人的分析,可以说已经基本了解了一些说话紧张的表现和原因。那么怎么样清除有关当众说话的认识误区和摆脱在公众场合发言的紧张感就是当务之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