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关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关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分类以及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领域的可行性已经在第一章进行了详细阐述,本章不再赘述。除了利益相关者理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还包括系统论、效能理论、人本原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等。

一、系统论

(一)系统论的含义

系统论作为一门科学,是由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他在193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又于1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通常被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定义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魏宏森.系统论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11.。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有机整体。系统中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交叉亲合关系,产生全新的整体效应。同时系统论认为,系统还具有时变特点,即系统中的各要素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将影响其他要素的发生。因此,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效应可以完全不同。

(二)系统论在产教融合中的运用

1.从系统整体性来说,产教作为一个整体,其功能远超过单一行业或单一产业环境的功能

从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来说,系统的功能不等于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往往要大于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即“整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这里的“大于”不仅指数量上大,而是指在各部分组成一个系统后,产生了总体的功能,即系统的功能。这种功能大大超过了各个部分功能的总体。在产教融合模式中,产业和教育构成一个系统,学校资源和产业资源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这样产生的功能大大超过单一行业或单一产业环境对人才培养的功能。

2.从系统动态性来说,产教融合可以使产教双方达到双赢的目的

动态性是系统原理的另一要点。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特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是绝对的。系统内部的联系就是一种运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运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打破传统模式,探索新的途径,正是系统论中动态性的体现。系统还是开放的。从系统原理来看,全封闭的系统是不存在的,不存在一个与外部环境完全没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因此,明智的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努力,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韩爱群.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产教融合突破传统的单一方办学模式,使高职教育与产业实现有序的对接与交流,达到互动、双赢的目的。

3.从系统环境适应原则来说,产教融合有利于职业院校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

系统原理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环境适应原则。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要与周围事物发生各种联系,如果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能够保持最佳的适应状态,则说明这是一个有活力的系统。否则,一个不能适应环境的系统则是无生命力的。同样,高职教育这样一个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环境及地方经济等外界环境因素紧密相关,高职院校要发展,必须和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融合在一起,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若关起门来办学,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市场需要脱节,这样的高职院校自然没有生命力。产教融合,正是高职院校走向社会迈出的第一步,正是为自己赢得生机的有效途径。

二、效能理论

(一)效能理论的含义

效能理论的基本含义是:现代科学管理要最大限度地放大管理系统的功能,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大的价值,获取尽可能高的效益,从而实现管理目标,为社会做出尽可能多的贡献。

(二)效能理论在产教融合中的运用

1.减少学校投入,为高职院校节约办学成本

从效能原理的内容可以看出,科学管理所追求的就是小投入、低成本、高效益。从学校来看,产教融合可以获得最大效益。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拥有大量的实训基地,但政府和高职院校的投入都十分有限。通过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不但可以节省大量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资金,还可获得企业的资金、设备、人员等部分资助,更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更有效的实践平台。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来看,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么引进,要么将已有师资送出培训,这都要花费学校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不一定能如愿以偿。而通过产教融合,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力量,把教师安排到企业挂职锻炼;另一方面,企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本身就是最好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可以直接利用。

2.缩短人才适应周期,为企业节省成本

从作为产业重要载体的企业的角度来看,产教融合同样可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因为如果企业从单一校园环境办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中引进人才,这些人才会有一段适应期,人才的效能难以充分挖掘;而从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中引进人才,由于没有工作岗位适应期,一开始就是岗位能手,这样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人才效益的最大化。此外,企业可以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科研优势,及时解决生产与发展创新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现企业技术开发效能的最大化。

三、人本原理

(一)人本原理的含义

人本原理,是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原理。它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去实现预定的目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应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本原理在产教融合中的运用

1.产教融合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让学生成才的目标

学生进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学好技术技能,以便毕业后寻找到一份好工作。然而,目前因高职院校的理论型教师占的比重过大,相当多的教师把教材视为“圣经”,把学生当作专科生或本科生来教;学校又因实训基地的缺乏,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安排学生实践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市场需要,导致学生毕业可能就面临着失业。这种条件、教学方式、教学结果何谈以人为本。而通过产教融合这种方式就能实现职业院校让学生成才的目标。产教融合,可以使学生利用企业提供的实训场所亲自操作,通过实践可以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学到技术,能立足于社会,增强学习的动力,从而使他们主动学习,并为找份好工作打下基础。

2.产教融合有利于让学生乐于学习

很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底子就较差,非常厌恶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他们更喜欢动手操作,而产教融合就可以提供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了自然也就学好了。他们如果通过这种学习能完成某些操作就会有成就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学在玩中,玩在学中”。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得到了快乐,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3.产教融合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

通过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可以不用花太多钱投资实训基地的建设,企业的工厂、车间本身就是很好的实践工作环境,这样,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像工厂的职工一样学习技术,并锻炼自己的能力,因此,他们一毕业就可以直接进入工厂,甚至一开始就可能成为岗位能手。这样的学生正是目前很多企业所需要的,自然学生就业也就不成问题了。学生读高职院校的最终目的是找份好工作,而产教融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含义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重大理论。自工业革命开始,马斯·康伯内拉、卢梭、裴斯泰洛齐、罗伯特·欧文等教育家发现了教育与劳动的关系,威廉·配第、约翰·贝勒斯、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发现了教育对生产的意义,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才完成了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科学考察,才奠定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蒸汽机应用和资本主义走向成熟的背景下,从分析研究现代生产、现代科学、现代生产劳动和现代教育的本性中,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点成有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新探索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4.。他认为具有革命性技术基础的现代工业决定了现代劳动者必须是受到全面教育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展革命,不断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职能的变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大工业承认劳动的交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 [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33.从本质上说,一方面,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工人,而全面发展的工人必须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具有综合技术的素养;另一方面,工人不能脱离生产劳动去接受教育,因而只有把教育过程和生产劳动过程这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结合起来,才能使工人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机器大工业本性所要求的,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然而,机器大工业催生了现代学校,在现代学校产生以后,教育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过程,学校教育也渐渐远离了生产劳动过程,这样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必然成为一种社会状态持续存在。马克思提示了这一客观存在,并预见性地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此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列宁在“学校的教学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创了“包含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拓展了结合的形式,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在苏联创办了新型的工农学校,如由工厂企业开办的“工厂艺徒学校”“农村青年学校”“工农速成中学”、广播函授大学、工人大学等。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运用于中国实际,并将其确定为我国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地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产-教”和“教-产”双向结合的角度,实施“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方面要求学校的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另一方面创办工人夜校等组织工人接受教育。

邓小平赋予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代的新内涵。第一,强调始终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放在教育同经济有着密切联系的宏观大背景下审视,推动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4-105.。第二,强调把就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推动教育改革。“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要对教育的体制、结构、规模、课程和专业设置以及办学的途径和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75.。第三,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经济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依靠人才,人才培养要依靠教育。“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知识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劳动力”同①.“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学和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抓”“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在产教融合中的运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确立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发展的关系,表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的“教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推动了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内容与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这种思想明确将学生的学习与将来的就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起来,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奠定了基础。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产教融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教育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思想源泉,并作为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被世界各国所实践和证明。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国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问题上,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背景,解决教育与生产两个过程的结合问题,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结合,如英国的“三明治”合作、澳大利亚的TAFE、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官合作”等。

然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环境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现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资本、竞争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对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运作方式以公平、效率为核心原则,利用资源的最佳组合,来产生最大效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为社会中各种资源的有效组合、利用提供了可能,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怎样与其他资源结合产生更大的效益,也就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则,按照公平、效率的原则,重新审视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从新的角度研究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使两种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才能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作用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 [D].天津:天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