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汤一介先生

丁原明

汤一介先生是当代中国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他学养博深,修治中国传统文化,涵盖诸子百家、儒道释诸领域,是誉之无愧的著名国学大师。他哲学思想聪慧,是贯通融汇中西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哲学教育家。他为人温文儒雅,待人诚挚忠厚,为后辈留下了和蔼慈祥的身影,以致感召笔者在先生逝世即将三周年之际书一短文以作纪念。

我结识汤先生是从读他的论著开始的。在求学的历程中,笔者体会到读大师的作品,接纳大师的教诲,是获得专业学识的有效门径。具体到笔者的学习经历,我在“文革”前读本科时学的是历史学专业,而在“文革”后读研究生时学的是中国哲学。我的专业选择前后之所以发生这种转折,是缘自我在本科毕业后的工作中,通过自学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新编》和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史》获得了学识与训练,从而实现了报考山东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的志愿。如果说,冯先生和任先生两位老辈哲学大师的著作把我引入了中国哲学专业的话;那么,前辈哲学大师汤一介先生的论著则直接照亮了我在山大带硕、博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我带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内容包括黄老学、老庄道家、魏晋玄学和道教,其实这些内容都是汤先生的论著中所集中探讨论述过的。换言之,我的这些专业方向点的内容,都是通过阅读和体认汤先生的相关论著而得到筑基、定力和提升的。不仅如此,汤先生的论著除精准探研道家、玄学、道教等问题外,还对传统文化与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儒道释内在超越、“自由即创造力”、宗教与非理性关系等涉及中西哲学体系、特征比较各项议题做了创新推阐,在学界具有振聋发聩的积极意义,令笔者深受教益。

笔者与汤先生的结识更是通过学术会议和学术交往得以加深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我多次与汤先生在学术会议上见面,也多次同他合影,至今我都精心保留着当时的合影照片。我同汤先生交往最深切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山大哲学系正忙着申请中国哲学博士点,我们带着申报中遇到的问题经常通过电话请汤先生予以指教,当我们带着申报材料来北京请求汤先生审阅指导时,他不但在百忙中做了仔细审阅,而且还提出了若干宝贵的修改意见。当我们的博士点申报被批准后,我本人的博士生导师资格,正是由汤先生和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的三位著名专家组成评审组评定的。至今,我对这三位著名专家心怀感激之情,对已经作古的汤先生和人民大学的专家致以由衷的敬奠,对尚健在的社科院一位专家恳切祝愿幸福美满。

对汤先生,我这里还有一件难忘的事。当我任博导年龄到期时,我带的博士生道家与道教方向出现了青黄不接,无人接班。学科点上的一些热心教授曾建议以汤先生的名义招生,由我做具体指导。因为汤先生是山大《周易》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基地的特聘教授,他有义务在山大招收博士生。我们学科点上的带头人,把这个意见反映到汤先生那里,很快得到了先生的支持。后来,这种形式在操作的过程中受阻,没能实现。虽然如此,但这件事却显示了汤先生“厚德载物”的广博胸怀,标明大师不啻学问大,而且还在于人格气质大,此是我辈永远值得学习和发扬光大的。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