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西方“政党”概念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

政党研究属于政治学的中心议题之一。现代西方的政党理论研究由来已久,早期研究可分为由地域和议题所决定的两大派别:美国派注重探讨政党与民主政体的切合和融合问题;[1]德语派则多半在国家学的框架内考证政党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2]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二十年里,政党理论学者则更多地从事政党的分类研究,考查党的宗旨、党在不同政体中的地位、党的结构及其基层成员等。另外还有比较政治学中的党派比较研究(如西欧政党与东欧政党的比较),或主要适用于西方民主体制的党史分类研究等。[3]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研究状况延续至今。对社会主义政党的研究,主要受到冷战的影响,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意味。

西方党论,早已完成了对“党”(“party”)概念本身的溯源工作;探讨此概念在现代政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似乎也已过时: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中国学界对古代朋党、近代会党素有研究。在论述晚清社会和政治的著述中,亦常见对近现代学会、社团和政党的重点论述。[4]在已往研究中,“党”是政治史与思想史的议题之一;对这个西学东渐之后才产生的“新”概念本身的深入探讨,经历了很长的空白期。[5]现代汉语政党概念是扬弃古典“党”字的结果,是一个“新词”。本章只是一个尝试,梳理汉语现代政党概念的起源、发展和变化及其原因。这一历史语义研究与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联系是不言而喻的。

[1] 拉尼在其专著《责任性政党政府之教义:起源与现状》(厄巴纳: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4)中,以威尔逊(Woodrow Wilson,1856-1924)、罗威尔(Abbott Lowell,1856-1943)、福特(Henry Ford,1851-1925)、古德诺(Frank Goodnow,1859-1939)、奥斯特洛戈斯基(Moisei Ostrogorski,1854-1919)、克罗利(Herbert Croly,1869-1930)六者为例,查考了1870年至1915年的美国政党理论,讨论基点是政党在将人民意志转化为政府行为时所起的作用,亦即政党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2] 与美英学派相反,从19世纪下半叶起,德语国家的大量论著(以布伦奇利〔Johann Bluntschli,1808-1881〕与特莱奇克〔Heinrich von Treitschke,1834-1896〕的论说最为有名),主要探讨政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位置,或政党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位置。这曾是德语学派的长期中心议题。

[3] 参见米尔艾森:《政党理论研究》,载耶格尔编《政党与制度——政党研究批判导论》,第9-27页。

[4] 例如桑兵专著《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章清论文《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189-203页。

[5] 较早的研究见之于方维规:《西方“政党”概念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载《二十一世纪》2007年2月号,第57-72页;潘光哲:《晚清中国“政党”的知识系谱:思想脉络的考察(1856-1895)》,载冯天瑜等编:《语义的文化变迁》(2007),第230-2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