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几乎能解决所有心理问题的钥匙
- (德)斯蒂芬妮·斯蒂尔
- 600字
- 2021-04-01 16:48:54
乖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
父母爱的能力有限,或者难以体会孩子的感受和愿望,孩子就会主动承担责任与父母建立起关系,并把自己的基本心理需求暂时放在一边。比如,经常被父母忽视或呵斥的孩子,会倾其所有讨父母的欢心,殷勤地去满足父母的愿望,以便让父母感到满意,或者至少不会受到惩罚。为了更好地适应父母的要求,孩子会压抑自己与父母要求相悖的愿望和感受,变得乖巧听话。为此,他付出的代价是不知道该怎样合理处理愤怒的情绪。
愤怒在生命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代表我们的底线和坚持。孩子不懂得愤怒,就会容易在学校遭受霸凌。所以,如果孩子的自我坚持总是崩溃在父母的权威之下,那么孩子慢慢就会认识到,比起坚持,抑制内心的愤怒更重要。由此,孩子也就没有办法去学习如何处理这种情绪,也不会合理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他会形成这样的内心信念,例如“我不能反抗”,“我不可以生气”,“我必须自我适应”,以及“我不可以有自己的意愿”。即使孩子成长到青春期、叛逆期,能够反抗一些压力以及父母的期望,但是他还是会束缚在父母规定的条框内,因为孩子的反抗行为和适应行为一样,都是不自由的。
青少年以及成人内心的阴影小孩会一直受到父母主导的影响。由于这种影响,孩子很容易把别人当成主导者,或者权威人士。所以,乖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很有可能是一个内心受到伤害的孩子。只有当他真正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阴影小孩并消除这种深刻的影响和信念,他才会真正地跟身边的人平等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