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七辑)
-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 1643字
- 2021-01-05 11:53:06
二十九 史墙盘(恭王)
本器于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乡庄白村一号铜器窖藏,现藏扶风县周原博物馆。器内底铸铭文284字。本器的主要著录文献及编号为:《文物》1978年3期,《考古学报》1978年2期,《殷周金文集成》10175,《商周青铜器铭文选》1.225。铭文之释文如下:
曰古文王,初(盭)龢于政,上帝降懿德大(屏),匍(敷)有(佑)上下,(会)受万邦。圉武王,遹征四方,達殷畯民,永不(丕)巩(恐)狄虘,(微)伐尸(夷)童。宪圣成王,左右(绶)刚鲧,用肇徹周邦。(渊)哲康王,(遂)尹意(億)彊(疆)。(宏)鲁卲(昭)王,广楚(荊),隹(唯)寏(焕)南行。(祇)(景)穆王,井(型)帅宇誨,(申)寍(宁)天子,天子(恪)(纘)文武长剌(烈),天子(眉)无匃(害),(褰)(示)上下,(亟)(宣)慕(谟),昊(照)亡(斁),上帝司夏(擾)尢保,受(授)天子(绾)令(命),厚福、丰年,方(蛮)亡不见。青幽高且(祖),才(在)(微)霝(灵)处,(雩)武王既殷,(微)史剌(烈)且(祖)廼(乃)來见武王,武王则令周公舍(宇)于周,卑(俾)處。甬(通)叀(惠)乙且(祖),逨匹氒(厥)辟,远猷(腹)心,子(茲)(纳)粦明。亚且且(祖祖)辛,毓(育)子孙,(繁)(福)多(釐),(齐)角(熾)光,义(宜)其禋祀,害(胡)屖(遟)文考乙公,(遽)(爽)(得)屯(纯)无,农啬(穑)戉(越)(历),隹(唯)辟孝友,史墙夙夜不(墜),其日蔑(历),牆弗敢(沮),对扬天子不(丕)显休令(命),用乍(作)宝尊彝。剌(烈)且(祖)文考,弋(式)(贮)受(授)墙爾福,褱(怀)(福)彔(祿)、黄耈弥生,(堪)事氒(厥)辟,其万年永宝用。
本器为微氏家族所铸。微氏为商人之后,在殷周变革之际投奔周人。在铭文中,作器者历数各代周王和自己祖先的功绩,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史料。铭文大意是,文王初定天下,天降懿德,遍有天下,万邦臣服;武王征讨四方,伐殷征夷;成王睿智通达,任用能臣;康王治理万邦;昭王安抚楚荆;穆王遵循教令;今天子(恭王)敬神明察,所以四方拜谒。自己的高祖原居于微(或说即微子启的封地,在今陕西潞城县东北),武王伐纣后,高祖派其子烈祖前来朝觐武王,武王命周公赐其土地,使居于周。自己的乙祖、亚祖以及父亲乙公,均勤于政事,德行完美。自己身为史官,朝夕勤勉,不管懈怠,自己称颂天子之休美政令,制作了这件礼器,列祖文考将赐福,自己将善事君王,万年珍藏使用此器。在这篇长铭中,有如下法制史信息值得我们注意:
(一)关于“德”的阐述。铭文说在文王时,上帝赐予周人懿德,文王因此奄有天下。“德”在周初有社会规范的含义,而德为上帝所赐的观念,至西周中期已较普遍了。在西周法律思想史研究中,应当区分不同时期“德”的含义,本铭提供了具有“节点”价值的研究资料。
(二)关于“宪圣成王”的“宪”,很多学者认为是法度的意思,[58]但笔者持有疑义。簋铭文中有“降余多福宪蒸”,井人钟铭文中有“宪宪圣爽”,[59]宪的意思当同于《中庸》之“宪宪令德”,据郑注:宪宪,兴盛之貌,墙盘铭文之意当同于此。
(三)本铭可以和前文所列的提梁卣铭文对读。
本铭:井(型)帅宇誨。
隹(唯)辟孝友。
提梁卣铭文:女(汝)好(孝)友。朕(誨)才(在)玆鮮,女(汝)生(姓)继自今,弜(弼、必)又不女(汝)井(刑)。
本铭中的“井帅”,在铭文中通常作“帅井”,是效仿、遵循的意思。所效仿的准则,也称为“井”。从提梁卣铭文来看,“诲”有发布教令的意思,“宇诲”则指广大、重要的教令。“帅井宇诲”当指效仿先王之教令。在本铭中,“井帅宇诲”的人是穆王。古书中说穆王颁布《吕刑》。根据古文字资料,西周时《吕刑》当写作《吕井》,“井帅宇诲”或与其有关?这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在本铭中,作器者还说自己的父亲“惟辟孝友”,这也和提梁卣铭文的记述是一致的。
(四)在本铭中,作器者说自己的父亲乙公“(得)屯(純)无”,为“刺责”的意思,亦有国家司法机关调查侦讯的意思。相关资料可参见琱生诸器铭文,笔者亦曾著文论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