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创新设计思维的流程、工具和方法
创新设计思维是在设计思维的基础上,经过600余场企业创新工作坊的实践校正修改,由鲁百年于2015年在《创新设计思维》一书中首次提出,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同理心的思维”和“反向思考目标导向的设计”。创新设计思维不但可以解决以人为本的产品创新问题,还可以解决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运营创新等问题。
创新设计思维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同理心的观察发现客户的痛点,而不是“我想客户会存在什么问题”“我认为客户存在什么问题”“我以为客户存在什么问题”。图2-5是一个电梯的关门按钮,可以看到,箭头的标志被按得光光亮亮,设计师设计了两个相对的箭头作为关门标志,左侧的圆圈才是关门按钮,结果圆圈按钮磨损却不明显,说明大家想关电梯门时第一时间都疯狂地按箭头。这样的设计错在哪里?错在设计师认为大家会和他有一样的想法。所以以人为本的创新需要同理心,而不是我以为,我认为,我想,我规定……
图2-5 电梯按钮
创新设计思维强调目标导向。人们解决问题,一般是从现状出发,找出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然后设计解决方案,这样一般很难创新。而目标导向,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考虑美好的愿景是什么,以终为始,这样往往可以设计出创新的方案。比如交通问题,能否设计一个既可以在地上跑,也可以在天上飞,还可以在水上漂、在水下潜,在生命周期内不会坏的“汽车”?这就是在解决交通问题的设计交通工具的一个愿景,然后看如何实现。这时一般就会做出实现的路线图,第一个产品做什么,第二个做什么……
下面我们来介绍创新设计思维的流程、方法和一些工具。
2.3.1 创新设计思维流程的三大阶段
以人为本、目标导向的创新设计思维流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如图2-6所示。
图2-6 创新流程的三大阶段
前期准备:范围发现域(Explore)。在日常的工作或者生活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需要解决问题的范围或者领域,比如解决交通问题还是就医问题,或者是工作中的服务问题还是营销模式的问题。
第一阶段:问题探索域(Discover)。问题探索域就是寻找正确的问题和引起问题的根源。我们都知道找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首先要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引起问题的根源,才会找出真正的解决方案。比如城市交通问题,人们总是将引起的原因归结为车多路少,但是现在的方案解决问题了吗?其实交通堵塞的问题是人员的流动(特别是上下班)过大。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域(Design)。方案设计域就是设计创新的、可行的、能带来价值的解决方案。对于找到的问题,需要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就需要进行创新创意设计,这时就要鼓励狂野的想法,不允许说不可能,不允许批评、指责。比如解决交通问题可否从不去公司上班进行解决,狂野的想法可能是“可否实现在家办公”等。比如在解决割草机噪声问题时可否从“草不长高”上解决。
第三阶段:实施交付域(Deliver)。实施交付域就是落实方案,保证项目顺利地完成。对于提出的创新解决方案,需要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设计原型、制订行动计划,这时需要制定实施项目的机制,来保证创新项目的实现,比如在家办公需要的技术支持(视频会议、远程维护等)。
2.3.2 创新设计思维的十二大步骤
创新设计思维的步骤如图2-7所示。
1.第一阶段:问题探索域
问题探索域分为4大步骤:挑战、理解、观察和综合。探索域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出发,利用同理心,观察当事的人、环境、活动、物体、背景等,掌握一手和二手信息,发现创新的机遇或者挑战。首先通过发散的过程实现对讨论主题的理解,进行人文的观察,再通过收敛进行综合汇总,发现问题的挑战或者机遇。比如就医时发现流程太复杂,或者因为人太多而导致等待时间过长等。
图2-7 创新设计思维的十二大步骤
第1步:创新挑战。首先需要知道创新设计的范围,是在哪个方面进行创新。是围绕着产品设计、战略规划、商业模式研究、组织架构制定、流程规范探索、运营模式策划、市场营销战略,还是某个项目的创新方案探寻等。比如是研究患者看病难,还是研究医院资源不够。
第2步:背景理解。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出发,根据某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用户的不满及其投诉、用户的渴望、大家期待解决的问题等,设定需要研究的主题,对讨论现象的背景做充分的理解。比如医疗问题的现状是患者抱怨过多,医患纠纷增加等。讨论的主题可能是“如何让患者快速看上病”。
第3步:人文观察。通过对研究主题相关的人群做一系列的观察、探索,完全站在客户的角度,利用同理心获得一手和二手资料,采取亲身体验或者调研的模式,快速了解人们的需求和渴望获得的结果,掌握待解决主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客户的期望和自己亲身的体验经历。比如在医院发现患者排队的时间过长,看病仅仅几分钟;患者经常到了医院却挂不上号;很多患者一大早来排队,吃不上早餐;患者在等待的时候没有休息的地方等。
第4步:观察综合。对研究主题进行探讨,充分了解主题所涉及的范围,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发现问题的痛点所在,定义欲讨论问题的机遇或者欲解决的挑战。如通过客户旅程地图分析,画出客户的情绪曲线,找到客户情绪的最低点,从而知道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确定需要设计的挑战或者机遇。比如通过观察、综合后发现机遇是“为医院设计一个降低患者排队等待时间的流程”。
2.第二阶段:方案设计域
方案设计域分为3个步骤:创意、原型和可行性。从项目(组织)需要解决问题的机遇或者挑战出发,发现问题的真正瓶颈和引起问题的根源以后,就需要围绕挑战或者机遇来设计创新的解决方案。首先通过发散寻求创新的创意,在创意设计的过程中,严格规定不许说不可能;不许说你错了,不批评,不指责,鼓励狂野的点子。当大家贡献了很多狂野的点子的时候,就需要聚焦,进行收敛,可以通过优先级、可实现性进行评估,做出原型,进行可行性分析。
第5步:创新创意。这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对挑战的充分了解,对现状及问题的掌握,站在最终用户的角度,利用同理心,采取头脑风暴的模式,构思更多创新的想法,再转换角度,站在设计者的角度,既能满足客户的期望,还可以在一些约束条件下获得大胆创新的想法和点子。一般情况下,大家给出的点子和想法都会比较传统,逻辑推理的想法比较多。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打破习惯性的固化思维,获得狂野的想法。这是一个发散的过程,点子多多益善。比如在“降低患者排队等待时间的流程”的创意中,可能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快工作人员的办事速度”“减少患者在医院的接触点,改善医院的流程”等,但是这些都是“做什么”,而不是“如何做”。
对于获得的创新创意,一般是通过工作坊的模式实现的,由参与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和设计人员一起,充分提出大胆狂野的想法,然后罗列想法,将想法聚类,再完善优化想法,最后对想法进行优先级投票,这样进行发散—收敛。收敛时一定给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比如“如何实现减少患者在医院的接触点”,方案是可以通过一个信息系统,在医生开完处方之后自动划价,并且和患者医保卡信息连接起来,自动扣款,这样就不需要理赔了,当患者自动交完费,药房就可以将药送给患者或者快递到家。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的接触点。如果再狂野的想法,就是医生手上都有一个像手机一样的X光检测仪,患者就不需要到X光室做检查了。更进一步的想法就是患者不需要到医院看病了,远程就可以就诊了。再进一步的想法就是“如何让人不生病”等。
第6步:原型设计。对于狂野的点子,需要进行聚焦,利用绘画、思维导图、乐高、橡皮泥等制作原型,对整个方案进行整理,将离散的方案以可视化的形式整体地表现出来。如果是产品设计,可以制作产品的原型;如果是流程设计,可以画出方案的流程;如果是内容设计,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表现方案的层次和内容。
第7步:可行性分析。对一些狂野的想法和解决方案,需要研究其方案的可行性,如果方案非常狂野,就需要研究实现方案所存在的阻力,解决这些阻力需要哪些条件,从而获得该方案实现的难易程度。当然也需要了解哪些是现实家的点子,哪些是批评家的点子。如果想法是梦想家的点子,就需要将目标进行分解,一步一步去实现,从而形成该项目的路线图。和客户沟通设计方案,征求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产品的设计,需要对原型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对于一些高科技的产品,需要研究技术的可实现性。
通过第二阶段的研究,可以获得可行的创新解决方案。对于该方案如何实施,就是下一阶段需要研究的课题。
3.第三阶段:实施交付域
实施交付域分为5个步骤:愿景、现状、瓶颈、方案、行动。这个阶段是从实施方的角度出发,在第二阶段获得了创新方案和路线图以后,利用故事讲述的模式,将设计的美好愿景讲述给客户的高管(或者相关的项目高层负责人),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就需要研究保证项目成功所需要的机制,包括技术、团队、资金、职责、流程等,来保障项目的执行落地。一般采取目标导向的原则,将创新项目需要实现的愿景和结果作为项目的目标。然后反向往回推。对于创新型的项目,建议采用快速迭代的模式,先将事情做成,然后将事情做好。这样投入少,风险低,见效快。
第8步:愿景讲述。对于项目的美好愿景,用视频、角色扮演、讲故事、原型等可视化的形式,生动地展现给决策者和实施方。这样可以提高项目的认可度,增加项目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9步:现状分析。决策者和实施方在实施之前需要对组织的实力进行分析,由于创新型项目结果的不确定性会给组织带来一定的风险,这时就需要探讨项目成功的保证机制。首先研究组织在该创新项目的现状,包括技术、组织、团队、人才、资金、流程、管理等方面,特别是要罗列出与该项目实施相关的痛点和问题。
第10步:瓶颈辨识。我们知道,现状不一定是痛点,但是痛点一定是现状。所以要从现状中找出痛点,从痛点中辨识出实现创新项目的关键瓶颈,比如是技术问题还是人才问题。
第11步:实施方案。对于需要解决的瓶颈,探索实施的解决方案,比如政策、规范、流程、团队、路线图、具体步骤等。如果项目的愿景非常狂野,实施的难度一般也就非常大,这时需要将项目分解成几个步骤,也就是制定路线图。
第12步:行动计划。对于设计完成的创新型解决方案的路线图,如果想让它落地实现,进行推广,实现价值,就必须分配任务,制订落实方案的行动计划。这里一般包括“5 W2 H”,即谁来做,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在哪里做,如何做。验收标准等都需要明确,每个阶段都有负责人,都有具体的计划,对于复杂的项目,可以利用甘特图制定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路线图。
2.3.3 创新设计思维的方法和工具
对于创新设计思维,只有流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工具来支撑。我们这里强调的工具就是围绕着创新的主题和挑战,能按照某种逻辑关系一步一步获得创新结果的步骤。
在《创新设计思维》中罗列了78个工具,我们在这里仅仅介绍一般情况下所需要的工具,如图2-8所示。
图2-8 创新设计思维的方法和工具
1.问题探索域使用的工具
问题探索域的目的是寻找需要改进或者创新的机遇和挑战,从用户的痛点出发进行发散,然后对发散获得的问题进行收敛,研究其主要的机遇和挑战。
背景理解和观察阶段,是一个发散的过程,主要是从终端用户的角度出发,需要了解终端用户在讨论主题方面的感受,不能主观地认为用户需要什么,猜测他们的痛点是什么,而是需要通过同理心的观察,利用APOEM工具,对客户的行为、背景、痛点、环境,获得的信息、情绪做充分的理解。这时可以使用利益相关者地图理解该主题与哪些人相关,再利用同理心地图、客户旅程地图研究客户的主要问题所在。
对观察、调研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找需要创新改进机会,是一个收敛的过程,可以对最终用户进行分类,画出客户的画像,利用影响矩阵获得最重要的客户画像,获得他们真正的痛点,排出优先级,描绘出用户的情绪曲线,从而发现用户的极致痛点,多问为什么,找到引起该挑战的核心原因,找到亟待解决的挑战和机遇。
2.方案设计域使用的工具
方案设计域的目的是探索创新的挑战或者机遇的创新方案,从解决用户的痛点出发进行发散,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寻求创新的、让用户满意的解决方案。然后对创新的创意进行聚焦,通过原型设计和可行性分析,获得创新的解决方案。
在探索创新创意的阶段,一般采用头脑风暴工作坊的形式。参加的人员不一定是讨论主题的专家,在教练和引导师的带领下,利用神秘的便笺贴,鼓励狂野的点子,不批评、不指责,不许说“不可能”,没有领导和员工之分,在别人想法的基础上提出更好的点子,对于创新的挑战或者机遇,多问“为什么”,多问“如果不这样做,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在给出解决方案的点子时,多谈如何做,而不是做什么。如果缺乏创新的点子,可以利用强制关联法、思维导图、莲花图方法或者曼陀罗思考法来强制获得“奇葩”的点子。对于一个具体的挑战,比如“在不增加人力的情况下,下一季度业绩翻番”,可以利用影响矩阵来实现;对于初创的企业研究自己的计划,可以利用商业模式画布;对于市场营销规划,可以利用价值主张画布;对于客户服务的设计,可以利用用户体验地图;对于产品的设计,可以使用TRIZ的工具;对于企业的战略设计,可以使用PEST方法、波特五力分析法、平衡计分卡、全局分析地图或者SWOT分析。
对创意进行聚焦,可以使用聚类分析、利用影响矩阵研究创意点子的优先级,再利用原型设计,用绘制草图的模式直观地将创意点子的逻辑关系罗列出来。对于点子是否是好点子的衡量标准,需要从创新大三要素——“独一无二的、可以实现的、带来价值的”来进行判断。对于大家公认的好点子,做出原型,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之后,进行内部测试,和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快速迭代。对于一些可以提供给客户的原型,可以利用用户体验地图,让用户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绘制用户体验的情绪曲线,找出需要改进的场景。最后,得出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
3.实施交付域使用的工具
实施交付域是针对创新的解决方案,组织或者项目组实施落地时,需要设计能够实施的创新解决方案。从组织或者项目实施组的角度出发,研究需要保证项目成功实施的机制,制订创新项目实施的落地流程和方案。
制订实施方案的前半段,是一个发散的过程,研究保证实施顺利进行的主要困难和瓶颈。首先利用设计杂志封面的方法,设计出项目成功以后美好的愿景是什么样的,这时可以利用视频、App原型、思维导图等直观的可视化工具展现给大家。在描绘了美好的未来之后,就需要认清实现美好未来的现状,在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策划等方面进行研究,制订实现创新项目的机制。从现状中找出痛点,再利用优先级找出项目落地的瓶颈。如果瓶颈问题解决了,是否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景?如果实现不了,就需要重新迭代,找出真正的瓶颈。对于瓶颈,然后重新探索解决方案。这是一个收敛的过程,比如实施的路线图,各个阶段的投入(人力、资金、技术、流程、工艺、规章制度)等。最后,需要探讨市场营销或者企业内部的推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