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

我小时候住过东京郊区的八王子,距离曾获米其林三星观光地好评的高尾山[Mt. Takao]只有几站路。我念的中学周围自然环境保护得不错,走几步就有杂木林和竹林。我曾经给大学同学看过初中一年级时在校园里拍的照片,大家都以为是农村的某座学校。

就在这绿意盎然的八王子,每到春日的某个周末,母亲就会从柜子里取出藤条编制的手提箱,招呼全家一起去摘“蓬”[*],为的是用来做草饼[或称“蓬饼”“草团子”]。和中国一样,在日本到了春天,大家也会做当季的点心,日语里就叫作“草饼”[kusa mochi]。其实,草饼最初来自中国。自奈良时代起,日本的贵族广泛接触、学习中国的风俗习惯,据说清明节的“龙舌䉽”[†]就是日本草饼的原型。所以中国的青团和日本草饼的做法及起源都高度相似,只是食用的时间稍稍错开,前者在清明,后者大约在过女儿节[三月三日]的三月份。

048-01

4. 煮团子

糯米小球放入滚水中煮至浮起。捞出后放入冰水中冷却,以便保持弹性。待冰凉后捞出沥干备用。

048-02

5. 准备豆沙

豆沙可以用真空包装的现成品。若豆沙太黏,可放入小锅,加开水加热1—2分钟,最后浇至草饼上即可。

有意思的是,日语里“饼”的发音是“mochi”,仅仅指类似中国年糕的软糯点心。所以我刚到中国的时候,常常被“饼”这个字给弄糊涂。看到牛舌饼、葱油饼,首先联想到的是用糯米做的、糍粑般软塌塌的食物。等拿到手后很是纳闷,这么干的食物,又不是糯米做的,怎么会叫作“饼”呢?这种由于日文汉字和中文汉字意思的差异而造成的笑话还不少呢。

扯远了,说回踏青之旅。一看到母亲拿出手提箱,我也开始忙活起来:从冰箱里拿出两瓶雪碧[一定是玻璃瓶的],选好一甜一咸两种零食[通常是杏仁巧克力和鱿鱼丝],再拿出三条小毛巾,沾一点自来水做成湿巾,放入圆筒湿巾盒。哦,还要把宠物松鼠“苏酱”挪进另一个迷你藤制小提箱,让它也有机会去山里透透气。

这时母亲也差不多做好了饭团和简单的小菜,装进保鲜盒后用报纸裹好,再放入藤条提箱里。如今在海外提起“日式便当”,大家总觉得是精致华丽的。但在我的记忆中,不管是母亲做的还是朋友带的便当,这种华丽版的并不多。毕竟,对日本普通老百姓来说,便当就是日常而朴素的,是母亲们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里,动脑筋做出来的一份心意。

踏青目的地是离家不远的“咪子的山”,因我养的宠物兔“咪子”去世后葬于此山而得名。说是要去采摘艾蒿,但总体感觉就是春日里的踏青。全家人带一些好吃的东西到山里,享受着和煦的春风,坐在草地上吃饭团。我和妹妹忙着抓虫子、追蝴蝶,偶尔被母亲叫回来,打开玻璃瓶喝汽水。虽然没有在家里喝时冰得那么透,但玩累了的姐妹俩还是咕噜咕噜喝得很开心。爸爸在一旁负责看管东西,顺便解决姐妹俩喝剩下的汽水,嚼嚼鱿鱼干,没多久就和拴在小提箱旁的松鼠苏酱一同打起了盹。这时母亲才开始采摘艾蒿。记得当时的艾蒿还没长高,刚刚萌发的嫩芽几乎是贴着地面。看着蹲下摘艾蒿的姐妹俩,母亲嘱咐道:“要选嫩的,不要摘错哦。”采摘艾蒿嫩叶并不难,诀窍是选上面色泽鲜绿的小片嫩叶,避开下面已经长大的叶子。新摘的艾蒿叶气味清新,正面呈青绿色,反面则是白色,摘多了手指都会被染绿,妹妹和我都觉得很有趣。

在日本超市买的草饼和樱饼。这款草饼是豆沙馅的,樱饼则是日本关西风味樱饼,别称“道明寺”,在大阪有同名寺庙。将圆糯米泡水、蒸透后磨成细颗粒的“道明寺粉”,泡水后制成麻糬外皮,馅料为豆沙,再以盐渍樱树叶包裹。

孩子毕竟是孩子。回家路上妹妹已经困得不行,被父亲扛在肩头睡得昏天黑地。我虽然也昏昏沉沉的,但还在那里硬撑着,因为我知道好玩的事情还在后面。到家后,只见母亲先挑出妹妹错摘的幸福草,将艾蒿洗干净,再用开水烫过,用擂槌捣成泥。紧接着,母亲将糯米粉、上新粉[用粳米做的大米粉]和艾蒿泥用温水揉成团子。母亲说团子要揉到和耳垂一样的软度,于是我一边抚摸自己的耳垂一边揉团子。这时妹妹也一觉睡醒了,正好赶上蒸好的团子出笼的神奇时刻。母亲手里原本看起来不怎么绿的糯米团,加热后颜色马上变深。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仿佛看到奇妙的魔术一般,妹妹和我都雀跃不已。端上桌后,爱吃甜食的父亲照例加上红豆沙,而我们家女性成员都偏爱拌着黄豆粉吃。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第一次认识汉语里“踏青”这个词时,我就想起自己和家人在山里摘艾蒿的场景。虽然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不少习俗是相通的,但中国的新年也好,中秋节也好,不少习俗对我来说还是不太一样,需要用心去理解这其中微妙的差异。但踏青这一活动好像没有太多约束和压力:正值春暖花开、草木返青的时节,脱下厚重的冬衣,和朋友结伴出行,亲近自然,这样的文化习俗应该很容易让更多外国人享受和融入。

如今,在东京也比较难看到艾蒿。想念它的清新香味时,我会到柴又帝釈天[‡]。这里就是寅次郎[§]的故乡,而电影中,他的老家就是卖草饼等庶民爱吃的点心。第一次来的时候,不知道这里的绿茶要自己倒,点好点心后坐下来,坐在我旁边吃草饼的老太太站起来给我倒了一杯,说:“这里的茶你可以随便喝。”

在自家小厨房里做的或在下町一家小店里吃的小点心,都会给予我营养学上无法归纳的某种营养。吹面不寒的春风,一屁股坐下后草地散发的青草味,摘艾蒿时拂过手指的软软茸毛和从远处传来的小鸟的鸣叫声……无论身处何地,到了春天,我的记忆还是会回到“咪子的山”,和年幼的妹妹一起摘艾蒿。我也相信,每位中国读者朋友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踏青回忆吧。

草餅の濃きも淡きも母つくる[山口青邨[¶]

草饼

颜色浓的、淡的

都是母亲之作


[*]蓬[yomogi]:艾蒿的日语名称。

[†]龙舌䉽:采摘鼠曲草,榨取其汁,加蜜糖与米粉相拌做成的米饼。

[‡]柴又帝釈天[Shibamata Taishakuten]:东京都葛饰区的地名,在东京属于正宗“下町”,是过去大部分劳动人民集中生活的区域,到现在还遗留有昭和风的人情味。

[§]寅次郎[Torajirō]:日本著名电影导演山田洋次拍摄的系列故事片《寅次郎的故事》中的主人公。

[¶]山口青邨[Yamaguchi Sēson]:1892—1988,昭和时代初期的俳人,岩手县出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采矿冶金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