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施“4P”医学的人力资源
实施“4P”医学,不但需要物联网医学平台,还需要最佳的医务人员团队和用户(可以为健康者或患者)的合作。中国目前的医疗模式是65年来不断演变而来的,已经成为与国际主流社会类似的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两大医疗服务模式。由于医师从事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的特殊劳动,因此决定了这一工作具有社会性、探索性、精确性和协作性的特点。国内外相继建立专科/全科医师制度并不断完善,对保证专科医师的专业水准、提供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1.全科医师与“4P”医学模式
全科医师又称社区医师,具有独特的视野、资格、技能和知识,可为家庭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预防、保健、康复和诊疗服务,是实施“4P”医学模式的最佳人力资源。全科医师不但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急症,而且可以上门服务,处理家庭患者,并根据不同情况建立家庭病床和医疗档案。此外,全科医师还可以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诊断程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的人格化和预防性为导向的可及性、持续性、综合性和协调性服务。因此,全科医师最适合开展民众的预防、保健、诊疗和康复等一体化医疗保健工作。
与专科医师不同,全科医师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经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其关注的重点是人而不是病,无论其服务对象有无疾病(生物医学上定位的病种)或病患(有症状或不适),都要为其提供令人满意的照顾,即对自己的“当事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全科医师类似于“医学服务者”与“管理者”,其工作遵循“照顾”的模式;其责任既涉及医学,又延及与这种服务相关的各专业领域(包括行为科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其最高价值既有科学性,又顾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医学的艺术性。此外,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众健康需求的增加,基层医疗的公平性、经济性与可及性要求也日益彰显,这也正是全科医师大展身手的机会,更有利于体现医学的公益性。
由于全科医师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而且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患者康复治疗和慢性病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健康的“守门人”。因此,建立全科医师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可以更好地发挥全科医师作用,有利于充分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更好地实施“4P”医学模式。
2.专科医师与“4P”医学模式
与全科医师相比,专科医师在解决患者的专病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尤其是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他们熟练掌握本专科的诊疗技术,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和门急诊处理等临床知识和技能。此外,还掌握循证医学理论和方法,具备阅读、分析和评价专业期刊的能力,可写出相当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为本专科专家。他们的意见既具有权威性,又具有科学性,在临床上还有实用性。
专科医疗和全科医疗分别负责健康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专科医师负责疾病形成以后一段时期的诊疗工作,其宗旨是基于科学对生命与疾病本质的深入研究来认识、诊断和治疗疾病。当遇到现代医学无法解释或处理的问题时,专科医师不得不宣布放弃对患者的责任。在这种意义上,专科医师类似于“医学科学家”,即充分体现了医学的科学性。由于专科医疗强调根除或治愈疾病,可将其称为治愈医学。
以往经验表明,专科医师与全科医师需要密切合作,一个效率高、成本效益好的医疗模式必须先由全科医师处理患者,在社区用最少的资源解决大多数患者问题,而只把很少一部分患者转诊给专科医师。如果能更好地完善和协调这两大医务人员团队,实施“4P”医学模式将会对中国的医学事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这两大团队均存在技术平台上和功能上的优势和不足。
3.专科与全科医师的各自优势与限制
尽管我国大力提倡并鼓励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但是,社区医院的门可罗雀与大型综合医院的人满为患的现象依然存在鲜明的反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社区医院医疗条件有限,社区医师存在“三低”(高端设备覆盖率低、高端技术掌握度低和患者认可度低)的现状,无法吸引所服务的用户,结果更多的患者涌到大医院求医问药而引发出入名院难、看名医难的“两难”问题。反之,尽管大医院专科医师专业水平较高,但是由于繁忙等原因引发出预防差、保健差、康复差和慢性病管理差的“四差”问题。为此,解决“三低、两难和四差”的问题是提升民众医疗保健水平的迫切需求,也是长期以来传统医学很难圆满回答的难题。
4.如何扬长避短,更好地实施“4P”医学模式
物联网医学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极好的契机。物联网医学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的三大基本流程和十大功能可完全用于“4P”医学的“预防性、预测性、个体化和参与性”,为其提供全方位的连接和在线服务。物联网医学的迅速发展,创新性解决了许多以往常规诊疗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促进了疾病诊治和医学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现代医学正加快向早期发现、精确定量发展;另一方面,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可充分发挥面向基层、感知家庭和个人的健康状态,以及疾病预警、保健、管理和康复等作用,可满足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的新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对物联网医学服务的需求。社区医疗最适合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诊断程序,最适合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的人格化、综合性和预防性医疗服务,最适合进行可及性、持续性和协调性服务(表1-6)。
表1-6 物联网医学对民众医疗和保健服务的提升作用
注:+代表功能级别;1+为最弱;2+为中度;3+为较强;4+为最强
此外,物联网医学为社区医师和专业医师提供了相互取长补短与难以想象地放大服务效果的良好技术平台。简言之,应用物联网医学技术后,社区医师,将有机会随时随地接受教育,以及经常与专科医师交流,迅速提高其专业水平,弥补高端设备覆盖率低和高端技术掌握度低的不足,并易得到患者及其家庭的认可。同时,大医院专科医师也可以与社区医师一同参与预防、保健、康复和管理慢性病,更好地放大其治病救人的天使作用。民众则可以解决入名院难、看名医难的“两难”问题,使他们可以在家中即得到“云连知名专家,端享现代医疗”的良好服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