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字诀”:只为寻找精神家园

当然,如果真的有这部宝典的话,那么我就认为是 “20字诀”了:价值引领,人人担责,随需应变,环环相扣,文化制胜。因为它不仅脚踏东西、融通中外、以道御术,而且它实际上回答了三个关键问题。

①未来的智能人时代,人的身份危机是否缘于 “人性”的改变与对人的价值预期的改变?如果说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人与人以及事和物之间的关系定义了人,那么,人与“非人”“半人”在万物有智、万物互联的关系网互动之中,人性也因此被莫名其妙地重新定义了吗?如果是这样,那么人是否应该进行主动的革命,以守住正在悄然逝去的 “精神家园”?

②我们还需要所谓的 “人类的”管理吗?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管理学,是基于从 “机器/工具人” “经济人”到 “社会人”的逻辑产生的,能否在21世纪从 “社会人”到 “智能机器人”的时代重放异彩呢?——如果沿着 “机器革命”的路径走下去,则行不通;但如果沿着 “人的革命”路径走下去,则答案必是行得通。

③我们一旦重新定义了人性和管理的价值,是否意味着为求 “品质人生”而要进行自身的文化变革——用基于品质智慧/价值而非数量的理想设计思维,去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方式,包括客户的体验模式、员工的工作方式、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品质文化的变革方式呢?如此这般的话,那么庞大的品质人员的价值又在哪里呢?怎样做,他们才能拥有未来呢?

针对上述的三个问题,我将在本书的各章节中围绕着 “20字诀”逐一展开——而对于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我会把它们融到每一个章节里。事实上,品质及品质人,在本质上应该像空气那样价值无限,又遁于无形,像盐那样不可或缺,但与水一体,溶于无形,共同创造出价值。

这样,我的系列书籍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联。如果说《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提出了 “人们如何走出洞穴、走出去之后又会怎样”的问题,而《质与量的战争》中,则描绘出人们面临选择时的精神紧张、焦虑与烦躁状态:是走出来,还是不出去;是走出 “自然洞穴”后再进入 “人造洞穴”;是出去后向上上山,还是顺势向下下山;是选择向上的精神超越,成为 “超人”(尼采),还是选择向下的精神沉沦,成为 “常人”(海德格尔)。

《零缺陷大道》则坚定地指出,必须砸掉任何精神的洞穴,才能阔步走上光明大道;而要拆墙砸洞,必须首先洗心革面、向内求索,破除 “行政管理之恶”之 “传统的智慧”迷思,砸烂作茧自缚的 “技术理性思维”的枷锁,方可生出《零缺陷智慧》,踏上零缺陷的康庄大道。因此,在《质与量的未来》中,就必然要明确地回答 “柏拉图质疑”:当人们走出洞穴之后,一定要向上超越,成为具有自由意志的 “志士仁人”(孔子),成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的勇于担当的 “自由人”(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