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50年

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事业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事业起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51年,贵州首建的两个广播站中,就有1个建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镇远县。1950年到1958年,贵州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收音站就有46个。经过近50年的建设,目前,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已建成有线广播、无线广播及调频广播相结合的广播宣传网,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民族语言的广播以及以报道少数民族为内容的专题广播三个方面。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

1.有线广播事业的建设

(1)收音站及有线广播。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报纸刊物投递十分困难。为了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能及时地传播到全省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中去,新中国成立后省委、省政府加大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广播收音站的力度。1950年上半年,贵州开始建立收音站,到1951年底,在民族地区共建立23个收音站,占全省总数的45%。1955年,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在部分农、牧生产合作社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收音站的指示》,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收音站到1956年全部建立。同时,还在部分区、乡建立收音站。收音站的设备比较简单,一般有1台收音机、1副耳机以及1副简易天线等。到1958年贵州各自治州、自治县均建立了广播站。广播站主要设备有扩大机(250瓦至300瓦)、钢丝录音机、电唱机、收音机、话筒、喇叭等。1956年,全省三个自治州中有村广播站31座、区广播站23座,广播线路9811公里,安装喇叭35936只(其中入户喇叭29648只),有正式职工177人。

“文化大革命”时期,贵州省农村有线广播网处于混乱状态,少数民族地区的有线广播网也同样受到冲击。

1972年,民族自治州的辖县及其他自治县均恢复广播站,广播专线和广播喇叭有了较大的发展。

粉碎“四人帮”后,贵州农村有线广播网进行了全面整顿,但由于管理工作一直没有跟上,广播网中的许多具体问题长期未能解决,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机器损坏、杆倒线断、人走站垮的情况。民族地区的县级广播站虽然坚持工作,但仅能覆盖县城,区、乡的线路、喇叭均减少半数以上。

1981年至1982年,贵州省广播局对农村广播网进行调查研究,努力解决广播网逐年下滑的趋势,编印了39期《农村广播简报》介绍典型,转发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介绍外省经验,促进了农村有线广播的恢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恢复较好,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继续下滑。

在以后的几年中,贵州的有线广播网虽然采取了“谁受益谁负担,广泛组织经济收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方针,但仍未能改变农村广播网的落后状况。从1984年至1987年,3个自治州广播杆线、喇叭及村通播率均逐年减少。1995年,三个自治州的广播杆线共计2286公里,喇叭8721只,村通播率达12.08%。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广播网的发展在实行了省、州、县共同投资的办法后,三个自治州恢复和新建的区、乡广播站有255座,1995年达282座。

(2)收音宣传和有线广播宣传。从收音内容和广播站宣传的内容来看,当时收音站的主要任务是靠直流收音机巡回组织群众集体收听广播,并将当天播送的重要新闻记录下来,通过黑板报或油印报进行宣传及供各级领导参阅。1950年至1956年,收音站主要是宣传国民经济恢复,宣传民族团结,抗美援朝,清剿土匪,“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在听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地区,收音站利用集会时间,用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据统计,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16个县(市)从1950年到1956年抄收的记录新闻刻印成电讯快报共4240期25898份。由收音宣传发展而来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线广播宣传,初期则主要以转播中央台和省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为主,同时播出一定时间的自办新闻和文艺节目。转播中央台的节目主要有《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民族大家庭》,省台的主要有《新闻节目》《全省各地广播站联播节目》《对农村广播》《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有线广播初期自办节目有《本地新闻》《广播大会》《气象消息》《共产主义教育讲座》《广播评论》《农业技术知识讲座》《党委负责人讲话》《文艺》等节目。1958年至1965年,随着设备的改善、人员的增加,各县的自办节目由不固定到比较固定,并且在节目中都注重民族特色。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县广播站自办的节目主要有《本县新闻》《农技知识》《卫生知识》《国内外形势》《领导讲话》《先进典型经验介绍》《民族文艺》等。1975年,全省农村广播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召开,会后,少数民族地区县广播站贯彻会议精神,在有条件的广播站配备了正式编采人员,制定了稿件审播制度,自办节目逐步规范化。这时期,省广播学校还举办了5期广播站编采人员训练班,为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广播站培养了一批广播宣传业务人员。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广播站的宣传走上了正轨,不仅节目多,报道面宽,而且宣传的内容有了广度和深度,一些节目还在获省级及至国家级奖项。如黎平县的《侗语广播》,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广播站优秀专题节目三等奖。

2.无线广播事业的建设

1959年,经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建立了广播电台。1960年3月11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广播电台建成并正式开播,功率500瓦,中波频率1490千周,当年10月改称都匀人民广播电台,自办节目一套,后因经济困难于1962年停办。1987年7月1日,都匀人民广播电台重建,频率为98兆赫。

20世纪60年代末,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建立了1座大功率中波广播转播台。该台于1970年6月动工兴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1978年1月1日建成重播,发射功率200千瓦,频率927千周。该台因于1970年6月修建,故称凯里706台,主要任务是转播省电台节目,扩大省电台节目的覆盖面,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及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的部分县(市)广播站提供信号源。1971年8月,省里又在兴义建设中波转播台1座,该台于1979年4月建成开播,称兴义718台,功率10千瓦、频率1026千赫,主要任务是转播省电台第一套节目。1991年1月,贵州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成中波转播台1座,功率10千瓦,转播省电台第一套节目。三个自治州大功率中波转播台的建立,使民族地区的广播覆盖率达到了58.77%。

3.调频广播事业的建设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山高谷深,对中波地波的传播极为不利,许多边远地区收不到贵州台的广播。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随着电视骨干发射转播台的建立,省里在电视发射,转播台内建立了调频广播。1975年,贵州在贵阳市青云路建成1座调频广播转播台,功率0.5千瓦。1978年5月,云雾山电视发射台安装的10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开播。1981年6月,建成雷公山10千瓦调频电视转播台。从1981年8月起,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福泉、三都、都匀3县(市)开始筹建调频广播,并分别于1982年8月和1983年1月正式开通,这是全省最早建立的县级调频广播。1983年1月,六枝10千瓦调频电视转播台建成。1987年10月,遵义娄山关10千瓦调频电视转播台建成。到1991年,仅三个自治州就建成县(市)级调频转播台(站)19座,发射功率3.11千瓦,调频广播覆盖率达35.5%,这些台的建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各地县收转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创造了条件。

1984年,贵州开始建设调频广播覆盖网。是年,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投资30万元购买1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3套,分别投入威宁、黎平、罗甸3个少数民族县,开办调频广播。后来由于维护经费和频率规划等原因,黎平和罗甸的设备分别调拨给凯里市和都匀市。同时,贵州省财政投资40万元购买调频广播发射机4套,分别拨给遵义县、毕节地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地区开办调频广播。1986年,贵州省财政又投资购买1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3套,拨给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盘县、铜仁市开办调频广播。到1994年底,全省有调频广播发射台转播台4座,其中1千瓦以上(含1千瓦)的发射台转播台8座;市,县广播站共建小功率调频发射转播台79座。到1996年,贵州有广播电台9座,其中省级台1座、地市级台2座、县级台6座;有中波发射台、转播台11座,中、短波发射机总功率552千瓦。广播人口覆盖率为61.7%。

(二)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

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县广播站都开办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1958年到1960年,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就开办了苗语和布依语广播节目,主要针对农村广播。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县巴结乡广播站开办的布依语广播节目,还被评为全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优秀广播站。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两种民族语言广播停办。1975年全省农村广播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召开后,三都水族自治县为县广播站配备了1名专职水语播音员进行水语广播,为此,被选为贵州的代表,出席了全国农村广播工作会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县广播站的文艺节目,也都结合本地民族特点,播出民歌、山歌,如苗族飞歌、芦笙舞曲,侗族的侗歌、侗戏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谟县广播站的《地方文艺》节目,由于当时没有录音设备,就邀请当地的布依族、苗族歌手到广播站演唱。1987年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黄平县、雷山县、施秉县、台江县广播站开办了《苗语广播》和《革家广播》节目;黎平县广播站和从江县贯洞镇广播站开办了《侗语广播》《侗歌侗戏》节目。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广播站开办了《水语广播》节目,黔西南自治州望谟县开办了《布依语广播》节目等。民族语言广播在制作时大都配上群众喜爱的音乐、歌曲,这些节目沟通了民族感情,扩大了宣传面,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好评。

《侗语广播》节目主要以本县农村侗族听众为主要对象,从县广播站普通话节目中选择适当内容,译为侗文,由侗语播音员直播或录音播出。每天中午、晚上各播出1次,每次15分钟,每两天更换一次节目内容,到1991年底,共播出侗语稿1978件。黎平县的侗官乡广播站开办了侗语广播节目后,还为其他单位翻译录制侗语宣传录音带30余万字,录制侗歌70余首。《苗语广播》节目主要采取笔译,口译播送新闻、报摘、法律讲座、科普知识、计划生育专题及当地的苗歌飞歌等。黄平县广播站通过《赶场天苗语广播》节目,播送赶场所发生的重大新闻和农业科技、服务性方面的内容。并在赶场天的晚上重播一次。从1988年起,每星期又增办1次《苗语对农村广播》节目,1989年起,每周播出3次。根据革家听众的要求,1989年黄平县开办了《革话新闻》《革话对农村广播》节目,每周播出3次。此外,每逢场期和星期天,还开办《民族音乐》节目,播出本县苗族同胞、佯家人的大歌、酒歌、山歌、芦笙曲等,每次播出10~15分钟。《水语广播》节目开办于1981年9月,在此之前的水语广播,是不定期地播送水语录音采访。后来则是采用汉语稿件,通过水语播音员理解稿件的主题思想,然后按照稿件的大意进行译制播出,逢6天1次的赶场天的中午和晚上各播出1次,每次20分钟,内容主要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农业科技知识以及水族人民的重大节日活动等。

(三)介绍少数民族的专题广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报道成为广播宣传的主要内容,有关少数民族的报道在各类专题节目中得到体现。1980年,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贵州各地》节目,是一个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节目。开办当年即播出了介绍苗族人民节日集会的“民族节日放异彩”和反映贵阳地区“四月八”盛况的“芦笙颂英雄”等专题,受到少数民族听众的喜爱。

1982年,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将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的宣传作为当年全台宣传的三大任务之一。在这次宣传报道中,全面、系统地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地报道了自治州各方面的建设成就和在民族团结方面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思想。

1987年在全省开展的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中,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与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开办的《民族之声》专题节目,用苗语进行了广播。这是该台继1958年开办苗语和布依语广播停办30年后首次采用民族语言广播。这个节目共播出专稿50余篇,并录制民族团结宣传月广播内容的全部录音盒带59盒。

1991年8月中旬,中国西南艺术节和贵州省商品交易会相继举行,为做好宣传报道,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抽出40多名编辑记者组成报道组,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报道,共播发新闻稿42条、经济信息稿20篇。整篇报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全面介绍了贵州各少数民族的艺术成就和经济建设的新发展。

1992年,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与西南地区五省(区)七方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成都市广播电台建立协作关系,在新闻节目中开辟《西南各地》专题,每周至少播出1次,每次5分钟。联合采写播出的《加快西南经济建设迎接党的十四大》专稿及4组《盘江行》系列报道,对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行了全面的报道。

1994年,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报道,专门组织一个6人报道小组,到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的宗地乡、大营乡、四大寨乡、猴场镇、水塘镇和板当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的大塘、新塘、鼠场乡镇采访,采制了30多篇录音报道,以“来自麻山瑶山的报告”为题,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全省广播站联播》节目和《早新闻》节目中播出。

在文艺广播方面,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省级广播电台录制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目内容。1984年,贵州省人民广播电台与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举办的《贵州好》征歌活动中,录制播出的音乐节目有《请到苗家来吧》《月下玉屏箫》《侗族歌声美》等20首。录制的戏曲节目有布依族弹唱《飘蜡染》《阳雀闹春》、水族曲艺选段、彝族弹唱、《说婆婆》、侗族琵琶歌《杨小娥的月堂歌》,贵州弹唱《侗歌唱醉西瓜田》等;录制的文学节目有《苗寨篝火》《多姿多彩的布依族民居》《醉人的苗乡》《报京侗族的婚礼》《苗族歌舞之乡郎德上寨》等;录制的专题节目有《民族节日放异彩》《芦笙颂英雄》《幽幽侗乡情,娓娓侗歌声》等。此外,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还播出用少数民族语言演唱的地方戏曲专题节目,如贵州布依戏、布依弹唱、贵州侗戏,嘎福歌、傩戏等等。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影电视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贵州民族地区电影电视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电影电视在配合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活跃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少数民族地区电影电视事业发展迅速

1.电影事业建设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文化宣传教育工作,1950年12月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指示“1951年文化下乡适当照顾少数民族地区。10个电影队,可以有3个专门从事少数民族地区的放演”。1951年1月,西南地区的文教系统巡回电影放映队贵州大队部成立后,大队下设的四个小队分赴独山、安顺、镇远、贵阳四个专区的民族山乡作流动宣传放映。1951年6月,电影放映第一队奉调参加第一届省民族访问团开展慰问放映;1952年2月,放映三队奉调参加省民族访问团赴水城县开展慰问放映活动,历时两个月。1953年10月,原镇远专区正式建立了电影工作队,下设4个农村巡回放映队,共有21名专业人员,这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电影机构。1953年6月,贵州民族学院放映单位成立,12月,兴义电影院建成。此后,民族自治州、自治县也先后建立了电影管理站和电影院。到1958年,电影在“国家办与集体办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农村放映队迅速增加,继自治州建立“管理、修理、发行”三合一的电影管理站之后,少数民族地区各县也设立了同类型的电影管理站。与此同时,为了帮助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众能看懂电影,文化管理部门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用少数民族语言翻译配音工作。1964年8月5日,贵州省电影公司选派少数民族电影宣传员15人,参加在延边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电影口译经验交流会。9月17日,参加会议的代表回来后在贵阳向省市领导及有关单位汇报表演了用苗、布依、水三种民族语言口译的《夺印》影片和三镜头幻灯宣传工作。之后,代表们又到黔南、黔东南两个自治州及省电训班作了汇报表演。1981年9月9日,贵州省苗族、布依族、水族三位同志又参加云南省民族语言影片配套学习班学习。随后,贵州省人民政府拨专款在黔东南、黔南两个自治州建成了正规的涂磁录音机构,安装了国内较先进的16毫米涂磁机和同步录音机,使用上了效果声带,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先后用苗语、布依语、侗语、水语、彝语译制了274部故事片和91部新闻科教片。如《喜盈门》《陈毅市长》《青松岭》《闪闪的红星》《镖王》《山寨火种》《赣水苍茫》《海霞》《白莲花》《检察官》《武当》等故事片和《稻虫天敌》《蚜茧蜂》等科教片,深受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1984年11月17日,电影文化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召开的民族语影片译制工作先进集体及优秀译制片表彰会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电影公司被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武当》被评选为“苗语优秀译制故事片”,荣获景泰蓝奖杯。三都水族自治县电影公司译制的《稻虫天敌》被评为“水语优秀译制科教片”荣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对电影发行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放宽了电影发行范围,其间民族地区电影发行放映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乡各族人民群众看电影的设施条件大为改善。1992年,民族地区县以上影院80%已经大修或新建,95%使用了新光源,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城影院安装了空调,农村集镇影院由原来的12座增至226座,拥有35毫米设备的占45.6%,农村电影队拥有16毫米设备的比例由36.4%升为72.5%。放映电影条件的改善,放映单位的大幅度增加,使看电影的少数民族群众也不断递增,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影响,农村电影市场开始滑坡,民族地区也同样受到冲击。贵州省人民政府针对农村电影市场的实际情况,在作了多次调查研究后,从1998年起每年投入50万元资金,加上解决放映收费等问题的配套措施,到2000年实现了一乡一队,每个农民一年看几场电影的目标。民族地区各级电影公司和有关部门也积极抓住机遇,因地制宜,盘活固定资产,拓展市场,使民族地区的电影事业出现了喜人的局面。

2.电视事业建设

民族地区的电视事业建设到目前已初步形成电视转播台、差转台、卫星地面接收站、有线电视的混合覆盖网络。1970年12月26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都匀市建成第一座电视转播台,利用761微波站信号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这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座电视转播台。随后,1975年6月20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电视转播台也建成开播,1978年5月,兴义也建立一座小功率的电视转播台。至1981年底,三个自治州共建成大、中、小功率电视转播台、差转台411座,地面卫星接收站381座,建在黔东南州境内的雷公山10千瓦调频电视转播台(代号764工程)是贵州省4个骨干转播台之一。在“八五”期间,即从1991年开始,省地(州市)、县(市、区、特区)乡(镇)四级每年各投入200万元加快乡镇地面卫星收转站的建设,目前全省共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1399个,少数民族乡(镇)地面卫星接收站达968个,占全省乡(镇)地面卫星接收站总数的70%以上,使各族群众都能够看上电视。省里从1996年起,又开始实行“九五”农村地面卫星收转站的建设,五年内行政村和大的自然村等地面卫星接收站将全部建成。新建的地面卫星接收站,全部配备广播设备,并对“八五”期间建设的乡(镇)地面卫星接收站中未设有广播设备的地面卫星接收站统统配齐,使每个地面卫星接收站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广播电视收转站(即广播电视站)。至今,三个自治州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各县市都已安装了有线电视系统。

少数民族地区的电视节目宣传内容,除了转播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台节目外,还积极发展自己拍摄编播的节目。如黔南电视台1985年开播建台时,设置了《黔南新闻》《荧屏歌声》《电视与观众》《动画世界》《环城掠影》《时事漫谈》《荧屏大观》《锦绣中华》《曲艺欣赏》《天气预报》等节目。1987年开办文艺节目后到1991年底拍摄电视剧及小品就有10余部(集)。其中,小品《讨价还价之后》在全国评比中获奖,民族风情文艺片《采花场》参加全国城市电视节目交流,先后在全国50余家城市电视台播出。现在,黔南电视台平均每天播出5个专栏节目,自办节目每周11小时10分,有些新闻片质量较好,如黔南电视台拍摄的反映民族山乡新人新事的《茂兰之路》《山寨园丁》等均在省电视台播出。1984年,为了庆祝黔南建州30年,黔南电视台拍摄的《可爱的黔南》4集风光专题片播放后,由于内容充满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时代气息浓郁,形式活泼,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宣传事业无论是在宣传方面,还是在技术管理工作方面,由于成绩突出有的受到了上级的表彰与奖励。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属的各级广播电视局、台(站)从1984年到1993年就获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奖41个,有29个广播电视节目获省级以上表彰。

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给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和新闻,也进一步地促进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缩短了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反映少数民族的电影及电视节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反映和介绍少数民族的电影及电视节目数量不断增加。1959年12月拍摄完成的反映我省10年来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型纪录片《乌江苗岭处处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民族地区面貌的电影。1961年6月贵州电视制片厂与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了一部反映一对苗族青年男女爱情故事的舞剧《蔓萝花》,1983年又拍摄反映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的纪录片《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映和介绍贵州的电影电视节目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有从1991年就开始拍摄的专门介绍苗、布依、侗、彝、土家、水、仡佬、瑶等民族风情的影片及史料影片,有用民族语言配音的反映机智人物的影片如布依族的《甲金的故事》《卜当的故事》。电视节目方面,有反映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如《采花场》《侗寨风情》《查白歌节》等;反映民族人物的如电视连续剧《布依女》《六马兄妹》《古美桥·古美河》等。有些影片、电视剧及电视节目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奖。

到目前为止,已拍摄播放包括10多个民族的各种不同内容的影片和电视剧及各种电视节目50余部(集)。

少数民族地区电影电视事业的发展,为各族群众提供了许多新的信息、新的知识,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使电影电视广播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贵州民族报》199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