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深刻的启示
- 新闻记忆:新闻实践与理论探索
- 农文成
- 4267字
- 2021-04-25 17:02:20
——为《贵州民族报》创刊30周年而作
2016年1月1日,是《贵州民族报》创刊30周年纪念日,在这重要的历史节点,除了深情地追寻她的过去,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把握她的现在,规划好她的未来。
一张报纸,就是一个大局。创刊于1986年的《贵州民族报》,是全国第一张省级民族时政报,是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结果。在30年的办报历程中,《贵州民族报》始终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围绕促进“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围绕把贵州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等政治目标和工作目标全力鼓与呼。同时,统筹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这两个大局的宣传舆论引导,营造强大的“民族宣传舆论场”,着力搞好“五个服务”: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为民族工作服务、为各级党政领导服务、为各族读者服务。全面反映贵州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成果,成为了宣传贵州、推介贵州、认识贵州、发展贵州、构筑贵州“精神高地”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成为了贵州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了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家园和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回顾《贵州民族报》30年的发展史,《贵州民族报》曾经历“创刊——停刊——复刊”的艰辛创业历程,以及从周一报四版发展到周二报四版、周二报八版、周三报八版、周三报十二版、周四报八版,一直到日报八版的艰苦探索。在她的风雨阳光交织履历里,她曾经在全国开辟有80余个发行网点,发行量最高时15万多份,在北京、广东、云南、四川、湖南等地建立了记者通联站。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每逢“五”、逢“十”创刊周年庆,各级领导及专家、学者等都先后为《贵州民族报》撰文或题词祝贺勉励。特别是在2000年,《贵州民族报》因政策性调整被停刊期间,老领导王朝文在将他收到的反映请求恢复《贵州民族报》的报告呈报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同志的同时,与我省老领导王思明、罗尚才、禄文斌一起,与20多名参加当年全国“两会”的贵州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请求恢复《贵州民族报》的提案。时任副省长龙超云同志为使《贵州民族报》得以保留,根据有关政策,对报社的报道内容提出了要求,以期求得保留报纸刊号的政策主动权。2011年,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中,老领导王朝文、龙志毅、王思明、杨序顺联名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建议把《贵州民族报》纳入公益性二类事业单位进行扶持。2013年,副省长蒙启良深入报社视察调研,听取报社的工作汇报,对报社请求解决的困难事项给予关注。2015年,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刘晓凯作出批示,要求加大对《贵州民族报》的扶持力度。领导的重视、关注、关心、扶持,促进了报社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而在报社最困难的时期,也曾欠债100多万元,职工“两贴”工资只发放30%,全社职工仅有的11人中,除去社领导班子成员,只有3名采编人员,办报实力离现代传媒要求差距甚大,各项工作艰难运转。进入“十一五”后,报社紧紧依靠主管部门省民宗委党组的关心支持,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大胆开拓创新,按照“政治家办报、专业化制作、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职业化队伍、社会化服务、集团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全方位谋划,在方法上始终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工作机制,使报社在“十一五”“十二五”10年间,初步发展成为集纸质媒体(《贵州民族报》)、网络媒体(民族新闻网、微信、微博)、移动通讯媒体(民族手机报)、《贵州民族报·内参》、贵州民报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五位一体的民族宣传舆论引导传播格局,和整合了贵州民族旅行社(贵州民族事务接待中心),省民宗委党组原则同意报社提出的组建“贵州民族传媒集团公司”的方案。从“十一五”至今,报社从出版周期周二报四版发展为日报八版,办报的队伍规模、经营总收入、总资产、净资产、职工经济效益10年间分别实现了3至5倍的翻番增长。2007年、2013年,报社2名编辑记者分别荣获“第五届、第六届贵州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13年4月,报社荣获中国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奖”,贵州仅有2家报社获此殊荣;2013年11月,报社荣获中国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报业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奖”,贵州仅有5家媒体获此殊荣。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时政报改革创新跨越发展之路,为贵州的改革、开放、发展、稳定,为贵州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我国民族新闻宣传事业作出了贡献。
抚今追昔,30年来的发展变化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是报纸生存的前提。
新闻工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没有正确的导向,报纸的指导性、服务性无从体现,新闻工作所承担的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提高公民素质等任务无法实现。加强党的领导和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是确保报纸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原则、实现政治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效统一的政治保证,更是报纸赖以生存的前提。
二是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谐统一是报业发展的必须路径。
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文化单位生产和传播精神产品,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正确结合”。而要实现社会效益,就必须要不断地提高报纸质量,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工作运行机制,进行市场化经营。在确保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善于经营管理,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和谐统一,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核心竞争力理念是促进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
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报纸要在市场中塑造公信力、影响力,关键是抓内容,而内容的生产取决于人才,人才决定着内容的方向和质量。报纸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从业人员没有战斗力,就根本说不上竞争力。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按照“识人、得人、用人、育人、留人”要求,和“公、忠、能、廉、和、容、忍、孝”八字要求,以及“五能力”(政治能力、政策能力、理论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要求,建设一支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三严三实”的高素质办报队伍。
四是营造和谐团结的干事创业氛围是不断促进事业兴旺的重要保障。
内部团结、业内团结、邻里团结、同行团结是事业兴旺的体现和重要保证。必须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在以“互相欣赏”为前提的基础上,人人都做到“互相欣赏、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补位”,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维护班子权威,做到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组织。在团队树立“爱国、厚德、包容、开放、创新”与“敬业、专业、激情、感恩、敬畏”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文化,通过营造“干事环境”激发“干事热情”。
五是创新发展理念,是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关键。
“观念决定未来”。始终坚持办报要具有“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价值追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提高“政治能力、政策能力、理论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作为落实“政治家办报”原则的保证;通过“政治表现、思想表现、工作表现”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围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把努力实现“党委政府满意、读者满意、职工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实现“顶天”“立地”的目标。“顶天”,就是不折不扣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以及省民宗委党组的工作要求,保持同党中央一致,宣传不走样;“立地”,就是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使报纸在个性报道特色中实现宣传、传播党的政治主张。
六是高举“民族特色”旗帜,是民族传媒立于报林之本。
“民族特色”是《贵州民族报》的口号、旗帜、生命,是形成竞争比较优势的制胜之“术”。要强化“策划为先、原创为基、深度为重、特色为本”的办报理念,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目标,着力打造民族报的个性特色。在强化“政治性、政策性、导向性、时效性、可读性”办报指导思想前提下,实施“新闻性、思想性、导向性、民族性、故事性”的采编方针。
七是走媒体融合改革发展之路是实现跨越发展的不二法门。
全媒体时代决定传统纸质媒体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型。全媒体的“全”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还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由于新媒体不受地域、国家疆界的限制,使广大民众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从尊重和落实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角度出发,要求民族宣传要从顶层设计未雨绸缪,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应网络时代社会生态的变化发展需要,从而赢得更大的发展。过去那种各自为政的现象,越来越多地被大集团、“多兵种”联合作战所代替,媒介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一次采集、多格式生成、多终端发布”已成为现实。传统媒体只有通过与新兴媒体高度融合,不断创新宣传理念、创新宣传形式、创新报道方式,才能确保传统媒体持续成为主流媒体,才能够保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实现,才能够确保正确的办报政治方向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统一,从而实现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经风雨30年的《贵州民族报》虽然已迈出了科学发展的一大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民族报》不仅在“形、势、术”建设、运用实践上差距巨大,在发展的观念、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质量、发展的手段、发展的效果上同样差距巨大,从这个意义上来展望未来,对《贵州民族报》创刊30周年的最好纪念就是自加压力、负重自强,真正以敢于争先,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状态投身新的创业,创建名副其实的“贵州民族传媒集团”,这是省民宗委党组和各族干部、读者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美好的未来,从来都属于有梦想的人。重新起航的《贵州民族报》将与这个伟大的时代一起共振,一起奋进,继续为富民兴黔伟业、和谐贵州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继续书写和见证伟大祖国的前进步伐和光辉未来!
(《贵州民族报》2016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