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云南建设
- 段昌群 吴学灿 李唯 刘嫦娥等编著
- 8294字
- 2021-04-23 19:24:42
第四节 跨越传统发展方式,迈向现代生态文明
一个区域在不同的时期采取的发展道路是不同的。在中国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历史新阶段中,云南既不能回到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也不能简单重复工业化发展方式,而是应该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充分维护和利用好云南的生态资源,通过后发优势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潜力,实现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的新跨越,以生态文明引领社会进步和经济创新发展。
一 跨越式发展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既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实体的西南末端,也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连接的桥梁。在多种文明的影响下,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常常出现跨越式发展的特征。近代以来,云南省大体出现了四次跨越式发展。
(一)第一次跨越:近代沿边开放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疆,地理上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接壤,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天然门户。早在2000多年前,云南就形成了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茶马古道。所以云南地区的对外开放,源远流长。但要说云南真正意义上开启对外贸易跨越的时代,还要追溯到滇越铁路的建成。滇越铁路是当时法国殖民者为了在东南亚及中国云南地区实行资本扩张,争夺原料资源,追求高额经济利润,以维护其殖民统治而修建的一条铁路。滇越铁路全长854公里,于1910年4月建成通车,从云南的河口入境,经蒙自、开远、碧色寨、宜良、呈贡等地直达昆明[6]。滇越铁路建成后,推动了云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云南的对外贸易总值由1909年的1271万余海关两,上升为1910年的1366万余海关两,增长了7.5%[7],主要表现为大量廉价商品的涌入和本地农产品和矿产资源的不断输出。
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正如研究云南近代发展史的学者陈征平所说:“滇越铁路还开启了民众的现代交通意识,为建设独立自主的交通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和管理知识。”[8]同时,铁路的通车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滇南与滇中的普通老百姓用上了棉布、镜子、牙膏、罐头等许多人们从来没有见过、更没有用过的物品。滇越铁路促进了云南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及城镇建设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从此,工业化建设在云南兴起,云南也开始步入当时中国现代化的前列。
(二)第二次跨越:抗战期间工业基地、军事基地、文化教育机构的内迁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内地和沿海的军事和民族工业企业内迁云南,云南迎来了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工业方面,云南进入了黄金时期,在昆明形成了海口、马街、茨坝、安宁四大工业区。云南人民艰苦奋斗,支援前线、巩固后方,在中国工业历史上创下了多项第一,填补了云南工业发展的空白,如垒允飞机制造厂开创云南飞机制造的先河,中国电力制钢厂结束了云南不生产钢的历史[9]。
军事方面,由于云南既位于中国西南大后方,又属于边疆地区,故云南既是抗日战场的大后方,又是东南亚战场的前线,这两个特点赋予了云南抗战时期军工发展的独特面貌。抗战时期,云南是当时中国的工业基地,内迁云南的军工企业通过改革,形成了一套基本独立的生产体系,为军队提供军备,满足了国防急需,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0]。但这种繁荣只是昙花一现,随着抗战结束,大量工业与军事企业回迁内地,云南的工业化速度和水平从战时的高峰转入停滞和低落状态[11]。
文化教育方面,“中国人口四万万,不识字的竟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而我们云南因地居边远,交通梗塞,一切文化,比较内地各省,更为落后,识字的人,恐尚不及百分之十”[12]。因此,云南省政府认识到,除了重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政府的推动下,1921年,云南省教育厅成立,随后推行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社会教育活动。这些活动贴近民众,极大地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和兴趣,深受民众的喜爱,例如教育巡回车、电影教育、播音教育、戏剧教育等[13]。这些社会教育活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仅扫除了大量的文盲,还极大鼓舞了当地的抗战热情,更启发了民智,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第三次跨越:社会经济制度从原始、落后向现代的飞跃
云南是中国多民族聚集的省区之一,高原山地所形成的众多相互隔离的地理单元成为不同民族保持其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基础。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地理阻隔,云南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云南独龙、德昂、基诺、怒、布朗、景颇、傈僳、拉祜、佤等民族跨越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一跃进入先进的社会主义阶段(因此,这些民族被称为“直过民族”)。进行农业与手工业的合作化改革,引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大大提高了“直过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依然在云南大地上持续。1978年是党的一次历史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云南省的工作重点也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在农业上,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好地解决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产量随之大幅上升;在工业上,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之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云南的经济建设更是进入了高涨时期,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后,云南开始了大开放、促发展的新征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实现了从温饱走向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可以说,这是云南发展最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要想发展经济,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走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发展道路,坚持市场化改革,坚持扩大开放,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14]。
(四)第四次跨越:“三个定位”引领云南进入发展快车道
进入新时代后,云南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调研,殷切希望云南“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三个定位是云南发展的新方向,是云南省迈向更加繁荣明天的必经之路。
云南省与其他省区相比有其特点,这个特点就是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文化和信仰。所以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时,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使各民族和谐相处、相互包容、相互促进。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我们要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示范的,最重要的还是文化,正如杨福泉教授所说:“特别是体现在各民族的个人、家庭和社区精神风貌、社会公德上的那种文化。要展示云南的这种魅力,让外面的人能感觉到民风的淳厚、古朴,社区的和谐、安宁,民族的热情、友善。”[15]
在生态文明方面,云南省资源丰富、环境质量好、生态异质性强、区位优势独特,具有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独特优势。2019年,云南森林覆盖率达60.3%,森林面积由2005年的1501.5万公顷提高到2019年的2392.65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活力木蓄积量由2005年的15.48亿立方米提高到2019年的20.2亿立方米。水环境进一步改善,主要河流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4.5%;主要出境、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中向好,异龙湖水质由劣于Ⅴ类标准转为符合Ⅴ类标准。各州市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8.2%,是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的省份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有目共睹[16]。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满足人民对生态文明的内在需求,也是构建西南生态屏障、实现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在中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和内陆发展的背景下,一跃成为中国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并依托地理区位、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的独特优势以及国际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望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辐射中心。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长江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深入实施,云南的战略地位也更加凸显出来,云南已经实现从开放末端向开放前沿地区的转变[17]。在“辐射中心”的构建中,云南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在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互联网“五网”建设中,投入巨大[18]。这使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发展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云南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 发挥后发优势,加速创建生态文明
(一)跳过经济发展的某些阶段,加速生态文明进程
习总书记说:“我们即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当代中国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乎中国发展的长远利益。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云南成了中国西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功能区。
中国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呈现复合型、压缩性、累积性特点,这使我们不得不重视,不能按部就班,而是要走出一条受国际理念影响、政府主导、运用市场化的激励与约束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中国特色之路[19]。目前我国经济正在进行转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正是要摆脱粗放型经济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形成质量型、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所造成的问题,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这一经济转变在西方国家经过了近百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了30年,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强大的后发优势,而且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敢于改革、敢于进取、敢于实干的精神以及我国人民勤劳奋斗的品质。环境保护将贯穿中国的现代化全过程,是一场“持久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绿色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广,也一定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从传统、低效农业生产模式向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飞跃
如何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提升农民福祉?发展农业规模效益是目前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早期很好地解决了云南农业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不能实现农业规模效益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云南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还比较复杂,在不断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所以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人民群众对农业发展的需求,云南省需要发展一套全新的高原特色农业,解决农业重大发展问题、整合优势资源、培养高端研究团队。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被农业部确定为继东北的大农业、江浙的集约农业和京沪的都市农业后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云南省委、省政府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列为全省八大产业之一,突出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和开放农业六大建设重点[20]。
云南农业现代化的探索道路对云南跨越式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与全国平均经济水平相比,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层次仍然较低,主要由于三个因素:第一是生态因素,云南地处高原山地,生态环境较恶劣,基础设施耗费大、建设难,发展生产难度大,很多地方还没有通路、通电等;第二是劳动力因素,虽然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突飞猛进,但主体农民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还存在困难;第三是投资因素,由于高原农产品生产周期长,投资风险大,故云南高原农业投资存在较高的风险,且高原农业分散,很难形成规模效应,这就意味着投资回报短期很难实现。因此,投资难成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最大的障碍[21]。
要使云南整体农业保持粮食供给稳定,继续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就有必要建立农业智库,使农业智库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科学决策的重要支撑。没有大量的研究就不能发现规律,就不能分析趋势。云南农业智库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对现有农业数据进行分析和提炼,总结出了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规律,将云南农业划分为都市农业、高山农业、热区农业和跨境农业,并在全省率先提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3.0计划,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经济的重要支撑,云南的农业收入分别占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70%以上,且大多数制造业原料和海外创收都来自农业。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打造滇系特色品牌,创新发展,促进农业产业整合与发展,增强农资投入,完善公共服务[22]。
(三)从工业化早期阶段直接进入新型工业化时代
2013年,京津冀强雾霾事件说明了我国传统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出现了问题,传统的发展道路难以维系。因此,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既要摆脱传统工业化发展的黑色区域,打造绿色经济形态,又要建设生态文明形态及与其相适应的绿色经济形态。这是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两化同步发展、相互融合,从而推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创新发展[23]。
云南所处的中西部地区虽然一度在经济增速上“弯道超车”,但明显不具备可持续性,亟须进行工业化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升级。新型工业化更多地强调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多的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及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逐渐降低资源消耗,不断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需要升级传统的产业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发展绿色经济,使环境、经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从而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4]。为此,云南需要推进区域间产业协调错位发展,依照各区域所具有的自然条件、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实现区域间的产业协调错位发展;将集中于产业链低端的原材料采掘等环节转变为产品附加值高的深加工、技术密集型产品以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延伸,着力打造精深加工产品;适应轨道交通时代,培养新形势下的商业人才,云南要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就要充分利用将来建好的泛亚铁路,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同时,适应铁路发展派生出的零售连锁、服务业人才的需求将远高于现有人数,因此培养适应发展需要的商业经营人才也就十分紧迫。
(四)以智慧城市引领绿色城镇化
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智力集聚、消费集聚的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承载着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文明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总括起来,智慧城市是信息时代的载体,是知识经济的结晶,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它将在新一轮社会财富增长中,寻求并实现新型城镇“动力、质量、公平”三大元素的交集最大化[25]。云南省在实现绿色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智慧城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技术,促进城镇发展动力由资源、劳动力的投入转向创新要素和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城市设施效率和空间发展质量,从而实现绿色、低碳、协调、人本的城镇化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将推动智慧服务业的发展,还将推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包括3D打印、终端制造、软件开发等,更将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智能技术的支撑下,培育智慧产业优势和特色,构建绿色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动力[26]。云南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带来土地利用效率低、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技术革新,将会促进城市交通、环境、医疗、公共安全、电子政务、社交网络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城市管理服务、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转型,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实现绿色城镇化。
以智慧城市引领绿色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云南省应该以产业为导向,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培养一批高端产业,从而带动城市整体产业链的大规模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持续提供动力,助力新型绿色城镇化的发展[27]。
三 跨越式发展中的云南绿色路径
(一)以差异化、多样性为特征获得绿色发展动力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六大经济走廊的定位和建设就被提上了日程。云南作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辐射中心,应把握机遇,依托自身的技术、品牌等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渐次转移到东南亚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带动沿线国家产业升级和工业化水平提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绿色发展。“中国—中南经济半岛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已形成海运、水路、公路等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沿线国家的劳动力素质、工业基础、营商环境相对较好,且和我国已经签署自贸区协议,开展经贸产业合作的空间较大[28]。其中,纺织、服装、鞋帽、机械、电子、电力等行业以及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我国与这一走廊沿线相关的重点行业,也是云南可以重点培养和发展的产业。
云南所处的云贵高原水网密集、河流众多,许多县域成为大河过境地区,区域自然景观的垂直差异显著,农牧业生产的立体性强。因此要发展绿色经济首先要有利于推进大江大河与重要水源地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用先进技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能、煤炭、铁矿和有色金属资源,完善综合配套的现代交通体系,构建现代化的市场、信息、物流网络,进一步突出云南丰富的绿色资源开发利用的竞争优势。加强云南地区水能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推动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与优化,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开展亚热带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加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以及节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等[29]。
(二)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优势,获得“绿色溢价”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东部省区相比,人均和总量都占有相对优势,但在资源开发上却呈现利用率低、生态恶化等问题。因此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是云南发展的比较优势。
现有的市场往往不能反映生态资源的稀缺性,把它当作自由物品来使用,因而出现了生态破坏的市场失灵现象。但在现实中这些资源早已不能自由获取,所以,解决生态问题,关键在于制度设计,只有利用政府的权威清晰地界定并保障产权,如通过环境资源的产权登记制度、严格的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和对产权纠纷的解决,才能使市场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
云南是中国的资源输出区域,从生态公平和经济公平的角度来看,输出资源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所以,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一方面向资源的开发者收取环境保护税或资源补偿税以弥补环境破坏的损耗;另一方面要向受益地区收取生态资源维护费等,这意味着环境保护不仅是一个地区的事情,还涉及所有的受益地区,受益地区应分担部分成本,使生态公共产品的经济外部性内部化。
替代、持续与发展是云南保护、利用生态环境的三个入手点。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开采的速度不得超过其再生的速度,运用科技手段,提高资源的再生速度和再生率;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从资源替代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两方面着手,从资源的替代可以引申出产业替代,即利用新兴产业来保护自然资源,如以信息产业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支撑点,达到既保护自然资源,又实现云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的,发挥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作为资源大省的云南,资源浪费很严重,应推动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逐步建设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和循环型企业。
同时,云南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当今方兴未艾的生态旅游,给不发达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上提供了利用后发优势的可能性。云南不少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奇特、旅游资源丰富,因为没有很好地规划和开发,民众货币收入低下。如能利用与发达地区的收入落差、环境质量落差,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就能形成后发优势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当地民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此走上一条对生态资源破坏较少的产业开发道路[30],在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并做好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获得“绿色溢价”。
(三)以民族文化和生态多样性助推民族地区文旅产业,共享发展成果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依托多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着力发展旅游业是云南区别于其他省区发展经济、共享成果最大的亮点。云南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更多来自其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民族习俗,来自云南多样的民族文化。这种发展方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也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增收具有重大作用。在云南旅游产业升级转型中,通过社区共享发展成果获得产业持续发展的动能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云南要想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就需要盘活区域内各种优质资源,用品质较高、引领旅游消费时尚潮流的业态与产品魅力,把更多游客留在旅游目的地,实现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转化[31]。“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文化的差异性是吸引国内外游客产生旅游行为的前提和条件,云南旅游走“文旅融合”之路是必然选择。所以,在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中,云南省政府要充分利用好“看不见的手”即市场规律的特点以及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这就要求云南各级领导干部拥有熟练掌握市场经济特点的能力,加快努力形成政府和市场作用的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格局和新态势[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