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拿分考典
-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拿分考典》编委会
- 1741字
- 2021-06-03 15:15:08
第二十二单元 呕 吐
重点提示
本单元内容出题率一般。在复习时首先要熟悉呕吐的病因病机、诊断及与噎膈、反胃的鉴别。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其辨证论治,治疗以和胃降逆为原则。食滞内停证及痰饮内阻证应多加留意,其症状、方药均可能再次考查。
考点集合
一、概念
呕吐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
二、病因病机
1.呕吐的常见病因 ①外感六淫。②内伤饮食。③情志失调。④病后体虚。
2.呕吐的主要病机 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三、诊断和病证鉴别
1.呕吐的诊断要点
(1)主症:凡临床出现以呕吐为主症时,即可诊断。初起呕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气味;久病呕吐,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酸臭味不甚。
(2)兼症:新病邪实,呕吐频频,常伴有恶寒、发热、脉实有力;久病正虚,呕吐无力,常伴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脉弱无力等症。
(3)病史:常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恼怒气郁,或久病不愈等病史。
2.呕吐与噎膈、反胃的鉴别
(1)呕吐与噎膈:呕吐与噎膈,皆有呕吐的症状。然呕吐之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噎膈之病,进食梗噎不顺或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甚则因噎废食。呕吐大多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尚好。而噎膈多因内伤所致,病情深重,病程较长,预后欠佳。
(2)呕吐与反胃:呕吐与反胃,同属胃部的病变,其病机都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且都有呕吐的临床表现。但反胃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入之谷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最终完谷尽吐出而始感舒畅为特征。
四、辨证论治
1.呕吐的辨证要点 ①辨可吐不可吐。②辨虚实。③辨呕吐物。
2.治疗原则 以和胃降逆为原则(2002,2007)。偏于邪实者,治宜祛邪为主;偏于正虚者,治宜扶正为主。
3.分证论治
(1)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2011)
【主症】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2005,2011)。
【加减】伴见脘痞嗳腐,饮食停滞者,可去白术,加鸡内金、神曲;如风寒偏重,症见寒热无汗,头痛身楚,加荆芥、防风、羌活;夏令盛受暑湿,呕吐并见心烦口渴者,加黄连、佩兰、荷叶,或改用黄连香薷饮加减;如感受秽浊之气,恶心呕吐,可先吞服玉枢丹。
(2)食滞内停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主症】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方药】保和丸加减(2007)。
【加减】若因肉食而吐者,重用山楂;因米食而吐者,加谷芽;因面食而吐者,重用莱菔子,加麦芽;因酒食而吐者,加蔻仁、葛花,重用神曲;因食鱼、蟹而吐者,加苏叶、生姜;因豆制品而吐者,加生萝卜汁;若食物中毒呕吐者,用烧盐方探吐;如积滞较多,腹满便秘,可合用小承气汤;若由胃中积热上冲,食已即吐,口臭而渴,苔黄脉数者,宜用竹茹汤。
(3)痰饮内阻证——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主症】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2001,2002)。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加减】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者,可去白术,加苍术、厚朴;脘闷不食者加白蔻仁、砂仁;胸膈烦闷,口苦,失眠,恶心呕吐者,可去桂枝,加黄连、陈皮。
(4)肝气犯胃证——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主症】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腻,脉弦。
【方药】四七汤加减(2014)。
【加减】若胸胁胀满疼痛较甚,加川楝子、郁金、香附、柴胡;如呕吐酸水,心烦口渴,可酌加左金丸及栀子、黄芩等;呕吐黄色苦水,则为胆液外溢,可加白芍、枳壳、木香、金钱草;若兼见胸胁刺痛,或呕吐不止,诸药无效,舌有瘀斑者,可酌加桃仁、红花。
(5)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主症】食欲不振,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脘部痞闷,大便不畅,舌苔白滑,脉象虚弦(2017)。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2016)。
【加减】若呕吐频作,噫气脘痞,可酌加旋覆花、代赭石;若呕吐清水较多,脘冷肢凉者,可加附子、肉桂、吴茱萸。
(6)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主症】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
【方药】理中汤加减。
【加减】若呕吐甚者,加砂仁、半夏;若呕吐清水不止,可加吴茱萸、生姜;若久呕不止,呕吐之物完谷不化,汗出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脉沉细,可加制附子、肉桂。
(7)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主症】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方药】麦门冬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