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赤足大辩论
- 芳林③:根在芳林——我的家国情
- 薛日旺 薛汉权 薛有勤主编 薛汉权口述 薛日旺整理
- 1753字
- 2021-09-26 09:31:56
1945年4月,天气转暖,临中学治会在训育主任何主任(并代高一班导师)指导下,倡导赤足运动,养成艰苦节俭的良好习惯,锻炼身体和意志,很有意义。因为不必人人赤足,穿鞋也不是坏事,所以学校并未规定学生一律赤足。
班中大部分同学家境比我富裕,赤足走路虽然诸多不便,都响应号召,脱下了鞋袜。我家贫外膳,要帮我母亲看田水拔野草,赤足易被刺伤踢破,我必须保护我的脚。具体情况使我选择了不赤足,我仍穿着旧布鞋出入教室和操场,不免碍眼。
同班一些同学问我为何不赤足?起先是几个人问,跟着就一群人围着我。我被激怒了,穿旧鞋也值得你们刁难吗?我说:“你们何必假正经。上身穿好衣服,下身打赤足。要刻苦,生活就朴素些,简单些。”问得多了,我甚至把蒋姓地主迫着挖起我父棺材的仇恨全都发泄了:“你们有钱人家怎样享受法?你们身上穿着华华丽丽,脚底却装个样脱得赤赤光光……你们在上劳作课时偷懒,种出了怎样的菜?你们装模作样,是假扮。”
于是,同班一个姓黄的同学带头向我发难。他爱出风头,在学校过道的照壁上贴出了第一张十分显眼的大字报:《以大名鼎鼎的薛汉权为例,论学生应打赤足》。他点名说:“别的同学不赤足尚可理解,唯独家贫如洗的薛某不打赤足,真是不可思议。”跟着,以他马首是瞻的同学接二连三贴出了议论、批评、公开信,贴着满满一面墙。真是泰山压顶,不可抵挡。
我是倔强的,岂肯屈服于无理。我的《答×××》也贴出来了。我虽贫,我愿戽鱼换钱买纸笔墨,但不能不答。
大辩论在开展。在礼堂还开过一次热烈的辩论会。赞成赤足的,显然占多数;而同情和理解我的,支持不赤足的,也大有人在。双方的论点都很明确,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行不通。
见到梁漱溟先生时,他已知赤足辩论一事。我曾向他诉说“人言可畏”的忧虑。他对双方没有评头论足,但他意味深长地说:“对一件事物,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就正确。你认为对的路,要敢于走下去。不盲从别人,不随波逐流,你的头脑长在你的颈上。”他的话使我永世难忘。
我认为我不赤足,一些同学不赤足,并没有错。于是,我在大辩论中奉陪到底,写下了《二答×××》《三答×××》《兼答×××》。辩论声中,各抒己见,很多同学坚持不赤足,一些已赤足而坚持不了的同学,不久都穿上了鞋。
大辩论坚持到学期结束,足足三个多月。最后,高一班语文教师林耘发表了《评赤足大辩论》,很多老师表了态。他们鼓励学生义不苟合,以理服人。大辩论提高了同学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双方都受到了教育。
此后,赤足运动销声匿迹。下学期,同学们不再赤足。我成为临中尽人皆知的人。人们绘声绘色地说:我一支笔,抵挡了近百人的围剿。“他的口咬住理不放,咬住你留在他手上的把柄。”
天上掉下了横祸。我的班导师何主任宠信的“赤足派”虽没有在赤足大辩论中取胜,但因我与他们对抗,我的操行这学期被定为丙上,中学读书时唯一学期的丙上等操行!虽经好几个老师如谢换新等婉言相劝,何主任仍无动于衷,最后我被取消了奖学金。知道他定我为丙上操行,我曾当面抗议他的不公平。对何主任的孤行独断,李校长深知不便改变,只好默认了。评定奖学金名单次日,谢老师曾找我去他的房间,教育我在挫折面前要顶得起,不要丧志。
我第一次丢掉奖学金。这学期,我以各科成绩88.3分取得全校高中的第一名,仅因操行为丙上而得到嘉奖。同班的陈肇创以平均分85分及操行甲上而夺走了奖稻谷200市斤的第一名。
我当年接到嘉奖通知时,把它撕掉,这是强加于我的灾难。我把撕毁的通知请同学交回给何主任。半年后我从临中毕业,对此事早已忘怀。
1996年4月23日,当年获乙等奖的高二班同学汤国辉,时任云南大学经济系教授,寄来了51年前之“文物”——当年获奖学生的复印件,明明白白记出了获奖学生的成绩。他说:“当年吾兄成绩居全校之冠,但为何操行仅‘丙上’,令人费解。回想我兄当年的才华横溢,才高八斗,也令人不堪回首话当年。”
我读高三下学期,受了不该受的挤压,但我并未丧心丧志,我向亲友们这个借一担(谷),那个借一箩,交了学杂费。毕业班功课虽紧,我照旧参加了学校为我安排的工读生(导生,一个月补贴一箩谷),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业终以完成。
我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在临中高中毕业,领到了编号为第一号的毕业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富家子弟读书往往顺利,穷子弟读书比登天还难!成绩差的难,成绩优异的也要遇上很多阻挠与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