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灵魂洗刷会”
- 芳林③:根在芳林——我的家国情
- 薛日旺 薛汉权 薛有勤主编 薛汉权口述 薛日旺整理
- 1474字
- 2021-09-26 09:31:56
高中在锻造我。对一个有个性、勤奋诚实的穷苦学生,偏有人眼红和刁难。
临中高一班55人,跳班生共10人。班主任张镇道老师(后来我才知道他是1936年加入中共的地下党员)是蒙山人,广西师专毕业,在名师指点下,我双管齐下:上课时,我认真消化高中教材;课余,我努力补足初中第六学期的知识。半年后,我以各科平均分87.5名列全班第一,赢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奖学金。
1941年5月,学风教风都很好的临中已在中央教育部立案,在广西教育厅备案。办高中后,教育厅派了一个督学到临中,在学校足足住了半个多月,着重检查高一班的成绩。他随堂抽考,亲自命题和监考,找任课老师共同评卷。各科成绩都使他满意:学生作业认真,书写规范,成绩优良。离校前,他在当时的“纪念周”上对全校师生训话,不能不承认严师出高徒,临中学生勤奋努力。抽考中名列前茅者的成绩令他惊奇:“在你校抽考,高一班的薛某,三科满分,一科99,一科98。我任督学后走遍广西,这样好成绩的学生实未多见……”高一班的同学何钦才,做过芳林小学校长,现住芳林街榕树头,他屡次与人说起那个督学当年训话的模样,真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的。
临中的学术比赛特别多。我读高一上学期,举行演讲比赛,题目是《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我不擅长口才,但张镇道老师鼓励我:“你各科成绩优良,现身说法,能有说服力。”我硬着头皮参加。
明知许多参赛同学能说会道,巧于辞令,口若悬河,我是向“虎山行”。比赛在新建好的大礼堂举行。参赛者们大多都抓住好学生在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该怎样怎样去发挥,高谈阔论,条理分明,各有千秋。而我的演讲只抓住一点:好学生首先要诚实,诚实才是好学生。思想上不好高骛远,盲从附和;学习上融会贯通,不自欺欺人;生活上艰苦朴素,不追求奢华时髦;遵守校规上不弄虚作假,隐瞒欺骗。我引用了同学中常见的事例,用诚实做人这个明亮的主题,感染了整个礼堂,抓住了师生的心。评奖老师一致认为我的论点新颖而实在,表情朴实,思意感人,别具一格,结果爆出了冷门,不善言辞的我竟得到了这次演讲比赛的第一名。
1943年秋,张镇道老师无法在临中立足,后到粤桂湘边纵队任团长,最后英勇牺牲了,接替高一班导师的是诗作家郑老师。他在班里成立了诗研究小组,我写的一篇《我的热痱子痒了》得到了他的好评。但是功课很认真的我,却很少得到他的鼓励。班上有几个同学经常围绕着他转,说我自私,只顾个人……他一次也没有找我谈心、教育。
11月底的一天夜晚,我吃完饭回到教室,墙壁上赫然写着“灵魂洗刷会”的大幅标题。我感到突然,怎样一回事?上自修了,郑老师在班上说今晚开“灵魂洗刷会”,要薛某洗头换脑。开始,就有几个发言积极的同学,赤膊上阵,指责我只顾自己学功课,忽视同学学习,这个说我该批判,那个说我应洗脑筋,大部分同学就默不作声,几个人“轰炸”后,要我表态接受批判。
我说,我从来就努力上进,只是限于我的家境,我要保住我的奖学金,所以先顾我的学业,不热心帮助人,我没有错。我不替人做作业,考试时不做“抢手”,我更没有错。在各项学科竞赛中我为学校为班级争得荣誉,我为何要受批判?同学们奈何不了我,郑老师事先也没有想到我会如此顽强抵抗,一时间不知如何收场才好。
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事情被李校长知道了,他来到教室旁边的礼堂,叫一个学生唤郑导师出去,说学校有事和他商量。郑回到教室,就宣布休会了。
郑老师关心学生,却用这样的一套方法来这样教育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学生,实在无理。这学期,我的操行被定为乙等,仍取得了头名奖学金。至于他为何整了我而又未定我的操行为丙等,至今是一个谜。
郑老师教育人不讲究方法,但到底还是给我留下了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