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文娱:泛娱乐思维与变革
- 刘婷婷
- 1531字
- 2021-10-15 17:03:26
科技、文娱跨界融合催生智能文娱新经济
在历史中,很多技术都给生活、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变革,人工智能当然也不例外。当人工智能从方方面面渗透进文娱行业中时,智能文娱新经济也会被催生出来。之前,在生产上,公司就是简单地制作产品,产品被制作出来之后能否赢得受众的喜爱是一个未知数;在宣传上,公司则强调撒大网,不惜投入巨资,尽可能大范围地进行传播,希望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产品,但这种做法的变现能力是否与投入相匹配呢?公司也许并不能准确地预测出来。其实,这种传统的运营模式具有很强的盲目性。
相较于传统的运营模式,智能文娱新经济的特点就是更个性化、小众化,产品更贴近受众。公司会通过用户画像,对用户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为用户生产产品,使产品受到欢迎,提升用户的黏性,并通过这种精细化运营,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
人工智能是如何打造智能文娱新经济,帮助公司实现精细化运营的呢?其具体方法如图2-1所示。
图2-1 智能文娱新经济运营方法
1.打造热门IP
当一个优质的 IP 被挖掘或生产出来之后,公司该如何炒热这个IP,使之尽可能多地被受众了解并接受呢?用人工智能就能做到这一点。人工智能可以根据 IP 的特点,将其与相应的用户进行匹配,在较短时间内引起用户的关注,为其建立粉丝群。
例如,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就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分发,帮助 IP 快速吸引更多的粉丝。内容生产方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发布视频供粉丝欣赏,并提出话题,引发讨论,制造传播爆点。
之前,包括《红海行动》《这!就是街舞》《生化危机:终章》在内的多个 IP 就是在这些平台的帮助下成为爆款的。例如,《这!就是街舞》在西瓜视频的总曝光量达到数十亿次,总播放时长达到948万小时。
2.精细化维护粉丝
通过优质的 IP 成功吸引粉丝以后,公司还可以用人工智能了解粉丝,并打通线上与线下,对粉丝进行个性化维护。“90后”与“70后”“80后”相比,已经在文娱观念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0后”往往不会去计较性价比,而是需要什么买什么,例如,很多年轻人都会花钱打赏自己喜欢的偶像。
此外,年轻人的群体性比较强,有自己的圈层文化,一经带动,就会争先恐后地购买。因此,公司可以针对年轻人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观念建立粉丝群,在粉丝群中不断掀起讨论热潮,并开发衍生品,使其在生活中全方位接触产品,与 IP 建立起牢固的情感联系。
3.小众化粉丝变现
正所谓“众口难调”,IP要想符合所有人的喜好几乎是不可能的。大众化的产品往往难以引起全部群体的情感共鸣;而小众化的产品由于更能贴合预期受众的想法和观点,可以激起强烈的认同感,再加上高频联系与精准触达,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其强大的消费潜力。例如,在直播平台上,一个主播可能只有几百位粉丝,但可能这几百位粉丝就能为其带来上千万元的收入。
大范围的广告覆盖往往意味着高昂的资金投入,公司将同样的资金投入用在对粉丝的深度维护上,往往能获得更大的回报和更丰厚的利润。未来,在人工智能的带动下,大范围的广告营销很可能会被小众化、个性化的粉丝运营取代。与此同时,受众也将被划分得更明显,不同的受众会拥有自己钟爱的IP。这也正是智能文娱新经济的特征之一。
此外,智能文娱新经济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消费场景多样化。例如,观众在观看视频时,会发现一些广告随着人物的台词在屏幕上弹出来,与故事情节相互衬托,诙谐幽默,令人捧腹。此外,在视频达到高潮,观众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更多的广告会涌现出来,引导观众消费。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在对场景进行有效识别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广告分发。
人工智能在文娱行业落地,并赋能商业,将打造出智能文娱新经济。如今,这样的趋势已经初露端倪,未来也必将成为文娱行业主流的商业营销模式,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引领消费观念,变革经济结构,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