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祖父

林徽因原籍福建闽县,今天的福州。再往上推,祖籍是河南。而她说,杭州是“一半家乡”(《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因为她诞生在杭州陆官巷,祖父林孝恂的官邸,在那里度过了孩提时期。杭州亦以林徽因为骄傲,称她为“杭州女儿”。西湖畔竖有一方石牌镂空的林徽因影像,很是别致悦目。

祖父从《诗经》取“徽音”两字为她命名,诗曰:“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大雅·思齐》)老人的意思,要林徽因继承美德,再引出孙儿满堂吧。她是祖父长子的头生孩子,又是个女孩。

据说,林徽因容貌多得之祖父母的遗传基因,她有神的双眸像祖父,漂亮的脸庞像祖母,因而特别受祖母溺爱。祖母竟不让林徽因母亲照料女儿,将徽因放带在自己卧房里绕膝左右。那时她父亲留学海外,几个出了嫁的姑姑时常带孩子回娘家;她就和表姐妹们成天嬉闹,童年一点儿也不寂寞。七载的欢乐之后,她八岁随祖父移居上海,住在虹口老巴子路。十岁才跟着祖父进京,开始生活在父亲身边。这一年祖父病故。

五四那一代女性作家几乎都是官宦宅门的千金,最早的陈衡哲如此,冰心、庐隐、冯沅君、苏雪林莫不如此,凌叔华尤是巨族闺秀。比之二十年代成名的冰心,林徽因到三十年代才正式步入文坛,算晚了一代,但林徽因较冰心仅年幼四岁,到底属同一代淑女,同样地出身官宦之家。祖父林孝恂,前清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己丑科二甲第一百一十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外放县衙州府。

林家有个传说,福州民俗元宵节女神游街,那天少年林孝恂上街看“游神”,无意中瞅见街对面一位也看热闹的姑娘,修长娟好。恰好那姑娘也看过来,四目相接,姑娘红霞满脸,急忙闪开,佯装与同伴说话。一瞬间邂逅,倩影已嵌入林孝恂心房。不过他悄悄藏在心底,直到家里给他定亲,始终未敢吐露心声。谁料洞房之夜揭开新娘红帔盖头,俊俏脸庞正是他心底从未淡去的那个姑娘,真称得上一段极富传奇的姻缘。(见陈三《爱的牺牲》)新夫人游氏,不仅貌美,而且聪慧、贤能,嗜爱诗文,一手好字,一手好女红。婚后伉俪情深,林孝恂为宦多年而不纳一妾,此又是宦海极为难得的良缘。

福建闽侯林氏本乃望族,不过到林孝恂这一支已经式微沦为布衣,他实起于寒微。林孝恂年轻时做过富户人家的教书先生,已没有了养尊处优的朱门生活。林长民回忆说:“爹别就人家教读,与年所入不过数十千制钱,家计贫苦。”(《嫁王氏大姊和姊夫熙农先生五十双庆寿序》)偶尔林孝恂买了一个梨子回家,切成一片片分给几个孩子,他们非但不能尽兴解馋,反而愈加勾出馋虫。

林家转机始于林孝恂考中进士,至今林氏后人保存着一张全家福照片,它摄于杭州府邸,拍照时间大约在光绪二十几年,即十九世纪的最后时光。地点应是衙门后大院,下青砖铺地,上枝叶扶疏,似乎刻意规避富贵而近儒雅。照片上的人物,男性皆长袍马褂,瓜皮小帽;女性则偏襟大袄,额上扎青缎发箍。虽是清朝装束,看去却离民国不远了。上了照片的林家两代,包括儿媳和女婿,共十三人。林氏后人曾依次一个个注明了身份名字,身份不明的两位男性打了问号。长子林长民居右三,相貌比起弟兄们来格外清癯,最和林孝恂酷似。照片里没有林徽因,数年后她父亲林长民才成立家室,她没有赶上。

比林孝恂晚几科的光绪朝进士凌福彭,其女凌叔华与林徽因相熟。凌福彭仕途风顺,官至直隶布政使,进出紫禁城。凌的锐意进取,为袁世凯推行新政不遗余力,立志为山穷水复的晚清走出一片新天地。较之凌福彭,林孝恂似乎太缺雄心壮志。正直清廉的林孝恂,虽经济拮据而无意敛财。在翰林院做京官,官场应酬开销不菲,而家底很薄,便谋取外放。外放有条捷径,翰林院年度甄别考试时只要故意写错一个字,考官即明白此人想要离开京城。林孝恂如法行事,便到了杭州地区的金华、孝丰、仁和、石门、海宁诸州县,任各地父母官,最后升作代理的杭州知府。他所以有异于凌福彭,莫不是看透这座王朝大厦处处朽木矣,无意补天,不如偏居一隅,为地方尽力做点善事;再者培育新人,子侄多有旧王朝掘墓先驱。

林孝恂为官谨政慎刑,林长民略带几分自豪地炫耀:“先严宦游二十年,握州县符七八年,决狱大小以千计,未尝冤抑一人。”(《先严哀启》)清季朝政颓败,林孝恂看出仕途难有作为,便萌生退隐念头。又因为揭发了上司过失,横遭报复,更加无心宦海沉浮。浙江设置海塘局衙门,管辖百余里海塘防汛御侮事务,任命林孝恂为总办,他辞谢再三,结果勉强接受了经办具体事务的提调差事。海塘屏障江浙七郡,林孝恂以提调职综领全局事务,操练防御团勇,亲自督导工程建设。沿塘百余里,奔走不息,寒暑无间,潮汛紧急时则昼夜守在工地。终于经不住这等劳累,不得尽其天年。

做了官的林孝恂,尽管头顶乌纱,却仍然不脱书卷气。二十世纪末浙江石门民间发现了一幅林孝恂手书的对联:

书幌露寒青简湿

墨花润香紫毫圆

对联恰是林孝恂宦余生活的写照。或许是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气质,有助林孝恂挣脱封建迂腐思想的泥淖。他本人曾经学习技艺,又谙熟医术,显示出务实的倾向。知府大人并不以“无才便是德”的教条禁锢眷属,夫人游氏即喜好典籍,且工于书法。教育子女也不分性别,女孩照样随男儿一起启蒙,她们日后个个能写字诵诗。家塾设置的课程,固然请了国学大家林琴南,不免讲析“四书五经”,但也延聘新派名流林白水,既介绍天文地理,又细述域外概略,甚至招了外籍教师华惠德(加拿大)、嵯峨峙(日本)来塾馆教习英文、日文。纵然晚清风气日渐开放,而基层官吏中能如此新旧不拒,中外兼学,毕竟不是多见的。

林孝恂的开明还惠及嫡系以外的后辈,入杭州家塾启蒙的除自生儿女,还有老家福建的侄儿,其中不乏出类拔萃者,如以《与妻书》凛然殉道的林觉民、与林觉民一起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林尹民、前仆后继组织起义光复福建的林肇民。林孝恂又出资送外姓的蒋百里赴日本留学,蒋归来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教育家。

辛亥以后众多前清官吏纷纷回老家广置田产以保晚年,林孝恂却客居新开埠的上海,投股商务印书馆以助现代出版事业,始终非同俗流。

这样开明家庭出来的后代,追求革新,弄潮新流,当在意料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