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佛要感谢淘宝。前些年,淘宝上可以请购佛经。一些很偏门的佛教经论,在淘宝上居然有卖家印,我的好多书都是从那儿得来的。当然,如果有一套“大正藏”,也就解决问题了。只是我这些年一直在北京租房,没有条件购买和贮存“大正藏”。以前在望京跟人合租,卧室除了床只能放下两个衣柜,一个放衣服,另一个放书,只能垒着放,平常是拿不出来的。
后来搬到东五环外,住了一年后,预计还会再住几年,就从宜家买了两个书架,把箱子里的书搬出来,码上去。现在书架也放不下了,只好沿着书架从地面往上堆,这对佛教书籍是不太尊重的。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只能把自己写的书压最底下,还有一些出版方赠送的没有太大意思的书堆在下面。
好在可以网上看。但是,网上看有个很大的不方便,经常不知道自己看过多少,哪些看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是蛮有道理的,至少对我来说是。买了一本书,不拿笔画一画,下次就根本不知道读没读过。有时候读了好几页,突然发现以前读过,只是没画线,就想不起来了。画了线,下次就可以从没画的地方开始读起。很多大部头,像《大毗婆沙论》《瑜伽师地论》,是不可能有耐心从头读到尾的。我习惯从中间读,或者往前,或者往后,读到哪里,画到哪里,时间长了,也就差不多都画了,哪怕也忘得差不多,至少心理上有种满足感。看电子版永远都没这感觉。所以我要看什么书,能买纸质的就不看电子的。
可惜现在淘宝上不能请购佛教经论了。我很庆幸那时候断断续续请购了一些。《大毗婆沙论》《俱舍论》《顺正理论》《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等,全都是淘宝卖家自印版,还大都转化成了简体,标了句读。奇怪的是,句读居然大体过得去,甚至要比一些正式出版物的错误还少。这真是一点不夸张呀。
我以前不大了解二手文献,看过的很少。学者引用多用大正藏,我要查引文,需要费些功夫,先从CBETA上找出处,再对着找淘宝自印版页码。我看淘宝自印版体验很好,很白,很干净,没有多余的注释和解说,虽然有错误的标点,但那不是问题。哪种版本没有错误标点呢?
偶尔去朋友家,看到大书架,确实羡慕。对房子说不上很羡慕,但对有了房子,安排上大书架,还是蛮羡慕的,回来后就会跑到链家网了解房价,当然,查两天也就算了,搁置了。
不过,学问做得怎么样,和书架大不大,藏书多不多,也没有特别必然的联系。在有些领域,材料至关重要。但在另一些领域,材料就没那么重要。也见过一些掌握了不少材料和工具的人,做出来的东西似是而非,张冠李戴。
我对古代大德了解不多,没有专门去研究过哪个人。总体来说,对玄奘大师是非常钦佩的。他翻译了很多根本没有什么人看的经论,从他离世后不久,几乎就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有多少人去仔细了解过玄奘曾感兴趣并致力的问题,我们能了解的,最多只是一隅,而要把所有隅拼起来,才有望了解整个玄奘。可即便是在自己熟悉的一隅,所了解的也有限得很呢。
我们小区有个老太太每天喂猫。我买了两只猫睡袋,后来发现一只不见了,我知道是老太太挪到别的猫窝了,喂猫时问她,在她的指引下,穿过灌木丛,发现隐藏在其中的三只猫窝。老太太得过胃癌,做过心脏病手术,但我想,只要老太太在,这个小区的东区,从15号楼往东,应该始终都会有猫。有的猫被人打死,有的猫被鼠药闹死,有的猫被狗咬死,有的猫被冻死,还有猫生病而死,但从我搬到这里的四年多来,附近的猫并没见减少,总是会不知怎样冒出新的猫来。我想,这大概就是“住持”的意思。
玄奘大师翻译的很多书,在很多时代是没什么人读的。其中的很多问题,甚至在漫长的时间里,连一个能摸得着理解的边儿的人都没有。但是没关系,只要文字在,就像埋在灰烬中的炭,遇到风吹,还是会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