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培养独立思考、勇于表达的孩子

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教育

儿童教育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社会话题。日本教育政策在最近20年间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一味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育”备受诟病,基于“新学力观”的所谓的“素质教育”开始兴起。然而近些年,“素质教育”又开始受到批判,基础学力再度受到重视,人们会为PISA之类的国际教育排名的变动而或喜或忧。然而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的是: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哪些才是孩子真正应该掌握的能力?

单纯记忆知识的教育方式早已过时,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今信息设备广泛普及,瞬间获取大量的信息易如反掌,在这样的大时代里,只强调记忆的学习方法已经落伍了。一查就知道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刻意记住呢?毋庸置疑,在这样一个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比谁算得快、算得对的纯计算能力已不再那么重要。那么当今我们应该掌握哪些能力呢?人们众口一词:“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思考力和沟通力,尤其是进行对话和讨论的能力。”知识仅仅是人们过去经验的累积,我们更需要的是利用知识去应对新现实的思考力。现实社会中任何领域的工作都不能只靠单打独斗,而需要与不同的人去共同协作,为此,沟通力和表达自身想法的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这已经是社会共识,笔者也深感赞同。然而问题是,思考力和沟通力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力呢?又该如何去培养呢?

本书中所倡导的“儿童哲学”,就是一种备受瞩目的培养思考力与对话力的方法。所谓“儿童哲学”就是,孩子们以哲学为主题开展对话,从而培养他们与他人进行合理讨论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通过儿童哲学去培养思考力与对话力,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尽管这也很重要)。哲学对话教育还承载着更加宏大的使命:引导孩子去思考如何度过有意义的人生,如何构建更好的社会。与其毫无批判性地追随权威或别人的意见,不如去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独立判断,自发行动,为此就需要哲学的指引。笔者认为,这些都应该从儿童开始抓起。

“儿童哲学”这种教学方式20世纪20年代起源于德国,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哲学家马修·李普曼(Matthew Lipman)的努力下得以发展壮大。20世纪80年代,相关的学会和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在世界各地开始普及儿童哲学,无论在北美、南美、欧洲,还是在亚洲和中东,各国的初中、高中,甚至小学、幼儿园、托儿所,都开始了相关的实践。日本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从21世纪才开始奋起直追,这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飞跃性的发展。而笔者也与同事以及合作学校的老师一起,在日本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开展儿童哲学实践(称初中生和高中生为“儿童”可能有些失礼,这里特指所有未成年的青少年)。

那么,如何在学校开展哲学教育呢?又有哪些好处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在本书中向读者慢慢道来。

培养思考力与对话力的“儿童哲学”

“儿童哲学”语境下的“哲学”,绝非让孩子去读那些晦涩难懂的文章,而是一种对话活动,以身边的主题和故事为题材,由孩子自己决定命题和问题,互相交换意见,加深对问题的思考,最终并非一定要得出结论(对话本来是指一对一的对话,本书中也可广义指多人之间的对话)。即使是生活中的常见话题,孩子也可以在对话的过程中提高讨论的深度,最终达到哲学的高度。他们的发言会越来越精彩,还会开始沉思。

在从命题设定到最终结果都充满开放性的哲学对话中,教师扮演着与以往大相径庭的角色,从“授课”变成了促进对话、提出问题、改变讨论,耐心等待孩子得出自己的见解,并作为与孩子对等的参与者去阐述自己的见解。换言之,由学生向教师学习转换为教师向学生学习。作为一位好老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发言,并且如果学生发言精彩,也能让老师有所收获。儿童哲学的目的是,通过对话式的学习,使孩子品味有意义的人生。这可以让孩子践行哲学,同时也可以让大人与孩子共同研习哲学。对话不仅能让孩子,也能让孩子身边的大人获得成长。

开发不成熟孩子的心智

“的确需要这样的哲学”“哲学本来就要与孩子一起学”,看了上文的说明之后,想必很多读者都会心悦诚服。反之,也会有人怀疑所谓的儿童哲学究竟是否存在,这些人认为:“只有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大人才能去思考那些抽象而又晦涩的问题”“孩子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没有大人的指导不能独立思考哲学命题”……笔者期待持此种想法的人能尝试阅读这本书,也许会让您茅塞顿开。

直到20世纪7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心理学理论兴起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儿童只能思考具体的事物,而无法理解抽象的概念。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孩子要等到初中高年级时才能开始理解抽象的概念。今天,这样的说法广受批评,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也已经站不住脚。曾经有一种偏见认为,女性没有哲学思考能力,而认为儿童不能进行抽象性思考又何尝不是一种偏见呢?笔者甚至大胆揣测,目前的教育是否也建立在歧视儿童的基础之上呢?笔者认为教育领域亟须做出改变。

儿童的确相对缺乏经验,但这并不代表儿童的认知就一定肤浅。虽然孩子小小的身体没有足够的体力,有时会导致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进行思考,但孩子还是有能力进行理性思考的。尽管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但他们依然会在脑海中描绘自己长大、衰老甚至死去的情形,是的,孩子也在认真地过着自己的人生。

对儿童哲学有所怀疑的人,请一定试试与孩子进行一次哲学对话。即使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很近,旁观对话与亲身参与对话,在心理层面上也有着天壤之别。如果只是冷眼旁观,断然无法理解哲学对话的精彩之处,也无法理解孩子思考的状态。对于各位读者来说,亲身参与已经广泛开展的实践活动,才是理解哲学对话的捷径。想快速了解儿童哲学的读者,推荐您观看一部纪录电影——《小小哲学家》(由让-皮埃尔·裴居等监制、导演),2011年日本上映了这部影片,按照纪录电影来说,这部电影的票房还不错,现在还出了DVD。

这部电影是对法国赛纳地区的杰克普莱威尔幼儿园教师与3~5岁的孩子两年间进行哲学对话的记录。该幼儿园位于法国所谓的“教育优先地区”,也就是社会和经济层面上的弱势群体所居住的地区,也是移民群体的聚居区。区内的学校接受法国政府在财政和教师人手方面的支援。班主任帕斯卡里努老师与该区的孩子一起思考关于贫富差距和人种的问题,比如:“什么是爱?”“什么是智慧?”“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之为自由?”等。孩子可以很敏锐地观察世界,并与小伙伴们一起进行深度思考。细心观看每一个镜头,就会发现孩子们的见解都是相互激发与呼应的。摄制组在幼儿园里跟拍了两年,见证了孩子的变化与成长,以及孩子给教师和家庭带来的影响。孩子在家里也开始与父母讨论哲学问题,而父母为了跟上孩子的步伐,也开始思考哲学命题。这部纪录片就是幼儿园的孩子也能研习哲学的最好佐证。

本书旨在推行这样的教育。本书的前半部分为理论篇,主要论述儿童哲学的实践意图,以及儿童教育在哪些层面上需要哲学对话;后半部分则为实践篇,介绍在学校如何进行儿童哲学实践、有哪些注意事项与方法、如何选择教材等具体的实操事宜。笔者衷心期盼对儿童哲学感兴趣的各位读者都能身体力行地实践儿童哲学对话,在促进儿童成长的同时,成年人自身也会意识到哲学思考的乐趣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