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小康的故事: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与辩证
- 傅军
- 1988字
- 2023-04-20 17:49:37
二、历史回顾
自然发展是连续的,社会发展亦然。简洁普适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应用,必须考虑到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这涉及制定有效的战略和政策。有鉴于此,我们的故事也应有时间的连续性并分不同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成立的。我们先回顾一下1949年前后的中国医疗卫生状况。
1949年以前
1949年以前,中国经济很落后,国民健康水平低下,各种疾病频发,如鼠疫、血吸虫病、霍乱、肺结核、疟疾、天花等。当时的数据残缺不全,但从现有的数据来看,国民健康情况很不乐观。
1900年到1949年间,鼠疫在中国连年发生,每年发病人数1万—4万人,累计死亡人数在100万以上。中国的血吸虫病历史也十分漫长,波及13个省份,患者达1,000多万人。肺结核也很严重,患病率高达4%,死亡率250/10万(每10万名患者中有250人死亡)。霍乱,即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上海,就爆发了12次,其中仅1938年就有2,400人死亡。疟疾更是肆虐,特别是在中国南方,每年患病者高达3,000万人,病死率l%。此外还有天花,1939—1949年,全国各地天花患者约有38万人。天花每隔几年就大流行一次,每次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死于此病。在天花危害严重的地区,流传着“生儿只算生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的谚语。[33]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口5.4亿人,卫生技术专业人员50万人,其中大学毕业的高级技术人员3.88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与人口的比率是0.92‰。全国医院总数是2,600所,病床8万张。对于乡下人来说,看病十分困难。中国的“县”是城乡之间的基本行政单位。当时中国人口85%以上是农民,但县级医院只有1,437所,平均每个医院l4张病床。
想要了解1949年以前中国基层的医疗困境,不妨去看看北京附近的河北省定县。
20世纪30年代,定县人口40万,人均年收入约15美元。大多数人除了吃饭,没有剩余的钱支付医药费。全县大约有256家中草药店,行医者446人。但是,县里472个村子中有220个村子连个“江湖医生”都没有。当时县里人口特征是高出生率(40.1‰)、高死亡率(32.1‰),6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是腹泻和痢疾。[34]
总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口的健康状况堪忧,人口处于高死亡率状态,平均预期寿命才35岁,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表1显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与另外三国的人口健康状况差距。健康与经济表现往往互为因果,所以即使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的人均GDP也只有98美元,仅为中低收入国家158美元的62%,这一点也不奇怪。[35]
表1 人口健康状况国际比较(20世纪30年代)
单位:‰
1949年以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0月19日,卫生部宣告成立。李德全出任卫生部部长(1949—1964年在任)。当时,卫生部的任务很艰巨,要在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迅速改善中国人口,特别是中国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
卫生部的战略重点是抓两件大事:一是集中力量预防流行性疾病和严重威胁母婴生命的疾病;二是整顿卫生队伍,建立农村、工矿和城市的基层卫生组织。作为总体战略部署,中国政府提出了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面向工农,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36]
医学教育是战略的组成部分,在这方面,中国当时总体是以苏联为样板的。顺便一提,李德全早年曾访问过苏联。具体来说,除了6年医学本科教育之外,从学制而言,还增加了2—3年制的专科培训项目,其目的是加快培养初级技术人员,促进县及县以下基层医疗卫生组织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全国已有90%的地区建立了县级卫生机构,县卫生院(医院)有2,123所(1947年为1437所)。[37]
从中国整体的医疗卫生体系来看,县级医院以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非常关键,因为它们是连接城市大医院和广大农村卫生室的枢纽。这些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不仅提供临床服务,还为基层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包括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妇幼保健、健康保健等。
在20世纪50年代初,对于县级以下的基层医疗卫生的发展,当时政府的政策是: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诊所”,即整合分散在乡村的中医、西医私人诊所和药铺。这些“联合诊所”被纳入国家卫生政策的范畴,或许更具有规模优势或集群效应,从而促进基层医疗卫生的发展。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农村人民公社集体化运动加速,作为制度安排,“联合诊所”变成了集体所有制的公社卫生院。公社卫生院比县级医院低一级。虽然是草创时期,但它们的出现便成了之后几十年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雏形。
时间流转到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全国共建立了2.4万个公社卫生院。为了给这些公社卫生院配备足够的医疗卫生人员,卫生部总体上延续原有的教育培训政策,但稍作一点调整,即把医学专科学制从原来的2—3年调到了3年。这种调整显然是出于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考量。与此相应,部分医学院的学制从5年调到6年或更长时间,如中国医科大学的学制延长到8年。相比50年代,这时的卫生部显然更强调医疗服务的质量。
然而,这种政策安排引发了争议。没过几年,就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出现了“赤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