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精准测量孩子的身高

对于孩子的身高管理来说,精准测量至关重要。虽然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身高问题,但如果不是通过正确且规律的身高测量,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孩子的身高,易产生错误判断。

目测法和比较法都不靠谱

至今还有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眼睛是尺子”,用目测法来判断孩子的身高,或者将孩子与同龄人“比身高”。只有需要给出精准身高的时候,家长才可能会在脑海中匆忙地搜索:“前几周量了,是多少厘米来着?”

在孩子入园以前,家长没有很多机会比较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的身高,对孩子是高是矮也没有强烈的意识。直到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每天接送,会和班上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比较,自家孩子是高是矮就很容易看出来了。这时,发现孩子个子偏矮,家长就开始着急了,可能会用一些道听途说的办法来帮孩子长高,想到去医院咨询医生的则很少。

固定测量时间间隔,用整月时间作比较

在测量孩子的身高时,不需要非常精准,但是要保证测量的误差不能太大。有的家长在测量孩子身高时发现,上一次测量是63.5厘米,这一次测量却是62.5厘米,怎么近期反而变“矮”了呢?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有两种:一是家长没有准确记下两次测量的数值,有记忆出错的可能;二是测量的“一致性”产生了偏差,这种情况往往更多。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最好保持测量地点和测量工具的一致性,即同地、同尺、同姿势、同时间。在做数值比较的时候,家里测得的数值就和家里的比,不要与医院、药房等测得的数值“混比”。此外,测量的频率和时间也有讲究。孩子年龄不同,测量的频率也有区别。

固定测量时间点,确保数值精准

在记录孩子身高时,测量的时间要统一。如果是早上测量的,那么以后都要早上测量。尤其是孩子开始走路的时候,更要保证测量时间统一。由于重力的作用,以及夜间平卧睡眠后脊柱的拉伸现象,会导致孩子早上比晚上要高0.5~1厘米。

固定测量工具,学会在家测量

孩子不能站立之前,一般平卧位测量身长。孩子能站立之后,可以站立位测量身高。我国的儿童保健服务,一般在孩子3岁之前测量孩子的身长。身长的测量需要采取仰卧位,在家里测量孩子身长时,需要三个人一起操作。

如何在家测量宝宝身长?

测量身长可以选固定的台面,如长条桌子、长茶几等,把宝宝仰卧位平放在台面上。在宝宝头顶部位和脚后跟部位的台面上分别放一张白纸,并把白纸固定在台面上。一个人把宝宝的头部固定,使两只耳朵和台面的距离一样高,另一个人固定宝宝的腿部,使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呈90°。第三个人用一个直角的量具,如三角板、厚的书、直角木板等来进行测量。

测量出的长度即为宝宝身长。

1.一只手压住宝宝的膝盖,使宝宝腘窝和台面接触;另一只手压住宝宝的踝关节,使宝宝的脚后跟和台面接触。

2.把量具直角的两条边一边接触台面,一边接触宝宝的头顶。在和头顶垂直台面的白纸处画一条线。

3.在脚后跟和台面垂直的白纸处也画一条线。用量尺测量一下宝宝自头顶到脚后跟两条线之间的距离。

如何在家测量孩子身高?

在家里选一个没有踢脚线的墙面。让孩子站立在墙面之前,脚后跟、臀部、肩胛骨这几个部位和墙面接触,在孩子脑袋顶部的墙面贴一张白纸。孩子抬头挺胸,两眼平视前方。家长用一个直角的量具进行测量,把量具直角的两条边一边接触墙面,一边接触孩子的头顶,在孩子头顶垂直墙面的白纸上画线。让孩子离开,家长再用量尺准确测量从地面到画线之间的距离,就是孩子的身高。

2~3个月测量一次身高,并做好记录,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若有问题尽早进行身高干预。

如果家里有身高测量仪或者固定在墙上的身高测量尺,就更方便了。测量身高时,需要注意的是,要给孩子脱去鞋子、厚袜子,摘掉帽子,松开发辫,去掉头顶的发卡,这样测量得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如何在家给孩子测量体重?

测量体重相对简单,用电子体重秤方便易行。给年龄大的孩子称量体重,可以让直接站到秤上称量。建议孩子早晨起床后解完小便,空腹,穿尽量少的衣物,此时测量的体重相对准确。年龄小的孩子的体重可以先由家长抱着称量,然后把孩子放下,家长拿上和孩子身上穿的衣服重量相似的衣服和尿布,再上秤称量。两次称量的重量相减,就可以估算出孩子的体重。

勤测、勤记,掌握测量动态

每次给孩子测量身高和体重后,一定要做好记录。最好是用专门的本子记录,每次写下测量日期、孩子的年龄或者月龄,以及测量值。对于监测孩子的身高增长来说,勤测、勤记,算是一个“笨办法”,也是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