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望与回望: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口述历史
- 朱启臻主编
- 2338字
- 2024-04-09 15:52:21
4.一个经济学人与社会学的不解之缘
在大学时代,我学的是农业经济学。改革开放提出要实现市场经济,使很多人一窝蜂似的愿意学经济学,出现了“经济学热”。现在经济学还是很热门。但我认为,除了经济学以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其他的问题。
转眼社会学系已经成立20周年。社会学系成立以前,我讲过农村社会学的全校选修课。后来我又陆续讲过这样几门课:我给本科生讲过社会学概论、农村社会学,也讲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我给研究生讲过中国农村社会专题。这个专题是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或者说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当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的。我在农大的网络学院开设了社会学理论与实践、农村社会学、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农村社区发展等课程,其中农村社会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还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绪论、农村文化、社会保障几部分是我讲的,都获得很好的效果。不论讲哪门课,我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所以课程总是受大家欢迎。
但是我,学经济学的人为什么偏偏喜欢上了社会学?我想有四个原因。第一,社会学的实践性特征使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改革以前很空洞的课程相比,社会学关注现实问题。改革开放,社会学恢复以后,我阅读了社会学的相关书籍,特别是在参加了中国社会学的函授大学,初步学习了一些社会学的知识以后,我对这门学科应该说是一见钟情,或者说是一拍即合,非常喜欢这门学科。它所研究的问题都是社会的实际问题,而不是空话、套话。比如社会分层,过去地主、贫下中农的分层方法早过时了,这种分法是有问题的。社会分层主要应该按谋生手段或职业,而不是财富的多少来划分。再如社会流动,目前全国两亿农民从农村出来,走到大城市打工、经商,这就是社会流动。又如社会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恐怖事件不断发生,在过去却很少。杀人放火,搞恐怖活动,这都是社会问题。还有婚姻家庭问题。我经常看北京电视台的“第三调解室”栏目,出现最多的话题就是房产问题,子女多,争房产,六亲不认,反目成仇。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与社会学的研究密切相关。
第二,实用性。社会学的知识和方法在将来能够用上。比如社会保障,现在老龄化社会已经提前到来,如何解决几亿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可以用社会学的理论、社会学的知识,来解决很多实际性的社会问题。“第三调解室”解决了很多问题。它不是通过法律的程序,而是通过一些心理学专家、法学专家,还有调解专家,解决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是社会学的问题。
第三,社会学的实证主义方法。社会学看问题,是讲事实。要有数据,要有案例,强调实证,凭事实说话,这是我喜欢社会学的最重要的原因。如现在贫富悬殊,悬殊到什么程度,可以拿出一系列的数据来说明。社会学研究问题重实证,这是社会学的科学方法。孔德创立社会学的一个前提条件和指导思想就是要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社会。我们都知道,自然科学需要实验和数据,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同样要求实验和数据。我认为,很多人对社会学感兴趣,都是出于此原因。
第四,社会学的视角和社会学的想象力能更新人的思维方式。社会学不仅给了人知识,而且给了人智慧,教给人思考问题的思路。这也是我对社会学感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的视角,就是社会学看问题的角度。第一个视角是动态性。过去看到的都是静止的,遇到什么问题,先看看毛主席怎么说的。但世界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的变化非常快,那么社会学研究要适应这样的形势。因此,动态的视角是社会学看问题的重要方面。第二个视角是整体性。社会学看问题是从整个社会角度出发的。什么叫整体?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经济,一味追求GDP,不管环境污染怎么样。过去国家对地方政府考核的唯一指标,或者说最重要的指标,就是GDP增长了多少。实际上,有些GDP的增长是虚假的。如一亩地给老百姓两万元,政府再以几百万元的价格卖给开发商,这都算GDP。这叫什么GDP?一味拿GDP来评价地方政府,结果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20世纪50年代我刚到北京时,这里山清水秀;而现在雾霾天气让人不堪忍受。资源的枯竭、土地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是我们在发展经济中付出的最大代价。北京从2015年开始,将所有的污染企业通通关闭;很多城市采取这个办法。这表明在改革刚开始的时候,政府没有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这就不是整体观。直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生态发展、文化发展”,这就比较全面,符合整体观。所以社会学看问题,从整体角度,如某一个项目,如果单从经济角度来讲,可以赚很多钱,政府可以收不少税。但是,从环境、资源各方面综合来考虑,这个项目是不可取的。现在有些地方开始慢慢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有些污染企业就算投资再多也不能开设。社会学看任何问题都要从整体来看,而不是单从某一方面来看,这很重要。社会学的另一个角度是实践的视角,强调实际。第三个视角是开放性。社会学看问题要从全球角度,用开放的眼光,不能闭关锁国。我上学时,老师说帝国主义国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虽然不知道,但是我们很相信。改革开放走出去一看,根本不是那样。封闭的视角拉大了中国同世界的差距,中国真正发展应该是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所创造的奇迹,不在于同世界的求异而在于同世界的求同。改革开放以后,真正富起来的原因是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科学民主、法制、人权、产权这些普遍性的观念。这就是开放的视角。除此之外,还需具备一种专业素质,就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什么叫想象力?就是遇到一个问题以后,能够很自然地用社会学的知识、社会学的眼光去解决。想象力的基础是知识,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力。因此,社会学看问题的角度和社会学的想象力也是我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很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