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条件的爱迎接幸福

一个人成长过程当中的三根支柱,或者说最早的三行代码到底是什么?

我读了很多书,体会了很多生活之后,自己总结出来了三条,它并不是绝对化的标准答案,但在方向上是可靠的。

我们要给孩子的第一个礼物叫作无条件的爱。

一个人内在的能量来自爱。他为什么愿意为社会做事、愿意探索、愿意解决很多的问题、愿意创业,或者愿意从政?原因是他爱生活,想对这个社会尽一份力量。如果一个人开始不爱自己、不爱社会,他不会有动力去创造一些东西。

所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无条件的爱能够带来信任、尊重、安全感。

无条件的爱容易吗?我认为最难的就是它。

每一个父母都认为自己是最爱孩子的人,我很少听说哪个父母恨自己的孩子,当然也有这样的父母,但一定不是多数。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要真的建立无条件的爱,是一个技术活。

无条件的爱需要和两种习性做斗争:一个是交换,另一个是威胁。

有一天,嘟嘟的小伙伴来家里做客,他说:“我妈一旦生起气来,除了头不打,哪儿都打,浑身上下到处拍,还有一次把我推到门外,关起门来,让我在外边待着,说不要我了。”

父母粗暴地说“我不要你”、暴力地打孩子、把孩子推出去,这样对待孩子,孩子哭起来会变得歇斯底里。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旦闹起别扭来,会大喊大叫,出现一种极其疯狂的状况。

这样的孩子在不断地与父母争斗的过程中,体内的部分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已经比其他人高了。他们处在不安全感之中,所以,“天下”太平的时候,他们看起来挺好的,一旦发生矛盾,就能够见“真章”了。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当父母喜欢用威胁的方法对待孩子时,孩子就在不断地跟父母学习。在青春期以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有多么简单粗暴,父母多么容易搞定孩子,将来,孩子就会经历一个多么残酷的青春期。孩子小时候学到的是:哦,原来处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人推出去,把门一摔,离家出走。等到孩子长大一些,到了青春期,有了这样的能力,他们可能就会把这种威胁用交换的方法全部回馈在父母的身上。

这种方法会让孩子对于本来应该学习和锻炼的事情产生逆反心理。很多父母形成的习惯是,孩子无论要什么,父母都说“你给我考个前十,你给我读三遍英语,你给我做作业,我就……”父母总是用这样交换的方法跟孩子沟通,孩子的心里就会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如果学习不是一件糟糕的事,父母为什么要用自行车跟我换?所以,学习肯定不是一件好事。孩子感受不到学任何一种知识本来的乐趣。

往往爸爸们喜欢交换,妈妈们喜欢威胁。可为什么交换和威胁会有这么大的诱惑?

爸爸们常说:“如果你今年考得好,带你去旅游。”等到年底,爸爸拿过成绩单一看,就说:“这成绩还想旅游,我都没脸去,取消。”爸爸说取消旅游的那一刻,孩子立刻意识到“你爱的根本不是我,你想要的是我们班成绩最好的人,你爱的是成绩”。

妈妈们觉得,只要一威胁孩子就会听话。核心原因是,在某些时候,孩子爱我们要远胜过我们爱孩子。你把孩子揍一顿,过20分钟,孩子可能就跟你和好了,还主动过来跟你讲,“妈妈,我错了”。反过来,孩子把大人打一顿,过20分钟,大人会主动原谅孩子吗?

因为孩子不能够离开这个家庭,所以,一旦父母用交换或威胁的手法对待一个孩子时,孩子就老实了,但他内心的爱此时已经被破坏掉了。

这种错误的沟通方式,无法让父母跟孩子之间建立无条件的爱。孩子从来不会觉得自己被无条件地爱着。孩子很清楚,如果不乖、成绩不好,父母就不爱他们。

当父母无法提供无条件的爱时,孩子内心就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会花一辈子的力气去追寻安全感,或为了追寻安全感付出巨大的代价。

也许这时,有父母会问:“无条件的爱,那就是干什么都行?什么我都同意,都不管,能行吗?”这当然不可以,无条件地爱孩子,也是可以批评孩子的。如果孩子干什么父母都不管不问,那就造成了“情感忽视”。

管教孩子的最高境界是温柔但有边界。当孩子做错了事,一定要有人指出和纠正,这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孩子会知道“我的爸妈是关心我的,我如果做错了事,他们会指出来”。

要注意的是,批评孩子之前,先要阐明无条件的爱。例如“因为爸爸妈妈是爱你的,所以,我们要告诉你,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因为爸爸妈妈是最关心你的,所以,我们要坚决制止你做这样的事情”。

讲的时候,态度可以严肃认真,但讲完了之后,还要告诉孩子:“你看,今天爸爸虽然批评了你,但是爸爸妈妈永远是爱你的。”大人得不断地强调无条件的爱,孩子才能够真的了解“原来爸妈向我提意见、批评我,是真的为了我好”。

我在与嘟嘟互动的过程中,积攒了大量这样的经验。我能够明显地体会到,用学习来的正确方法和孩子沟通,是有效的,也根本不费劲。

很多家长会在公共场合纠正孩子的行为,比如,在博物馆里边说“你别动”,孩子立刻顶嘴说“我就动”。为什么大人越纠正,孩子越不听?

实际上,这是孩子在不断地试探底线,他们觉得父母制止他们就是不喜欢他们,那就索性再做得更过分一点,看看父母的反应。直到最后被揍一顿,孩子心想:爸妈真的不爱我了。这是一个不断试探底线,经过失望、难过,被打一顿,再回归正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为了确定父母是不是爱自己,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心力。

有一次,我和嘟嘟去逛博物馆的时候,他很兴奋,想要跑起来。我说:“嘘。”我就只做了这么一个动作,他就很认真地看着我,对我点点头,跟着我老老实实逛了几个小时。

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从来没有怀疑过爸爸是否爱他,在他看来,如果爸爸说这事不好,他就一定会考虑,会认真地去思考爸爸的意见。

所以,当你和孩子之间建立了无条件的爱之后,你所说的所有话,在孩子那儿才会有用,才会起效果。否则的话,你们之间是博弈的关系。

很多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大量事情上与父母形成了博弈的关系。父母说的话就是不执行,除非被打,或者让父母用别的条件来交换。

无条件的爱被破坏了,这就是管教会变得更加困难的一个原因。如果无条件的爱被破坏了,现在应该怎么解决呢?解决的办法是重新建立无条件的爱。

你得不断地跟孩子阐明亲子关系,说:“我是爱你的,全家人都是爱你的。”讲话的时候,要注意把爱放在前面,说“正因为是爱你的,所以,我们要告诉你这样做为什么不行”。你要把道理跟孩子讲明白,再表明你希望他能够为自己的未来做更多的思考。

这是父母要对孩子从小到大做的功课,最容易的时候是孩子3岁以前,3岁以前是帮孩子建立价值观、建立行为习惯、建立情感关系最重要的阶段,如果这一步做对了,最终就能实现温柔但有边界的目标。因为边界也代表爱,温柔更是代表爱。

这个目标实现之后,到了孩子青春期,即便出现一些摩擦和不同的意见,你们的心也永远都是在一起的。不会相互怀疑,不会相互欺负,不会刻意地做话语权的争夺。

有的家庭会产生亲子关系的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孩子会用一生的错误来证明父母的错。

我就见过一个女孩,因为家里让她结婚,于是她就和自己不爱的人结婚了,最后生活变得越来越糟。只要夫妻一吵架,她就把这事拿出来对父母讲——当初是你们让我结婚的,是你们让我嫁给他的。

明明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糕,可为什么不改变呢?她想证明父母错了。

这就是父母跟孩子之间产生强烈博弈关系的恶果。

父母跟孩子不应该相互博弈,而应该是相互爱着的关系。好好爱孩子,给他们建立一个行为的边界。获得了无条件的爱的孩子,往往举止更得体,更有行为的边界,更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就是家庭教养的表现。

这种教养的表现,绝不来自父母的呵斥。我见过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表现得举止文雅,就瞪孩子、呵斥孩子、大声喊。父母这样表现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孩子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举止文雅。

我们常常看孩子的状态,基本上就能够猜测到父母的状态。我有一次在一个寺庙里,看到一个妈妈冲孩子发脾气,看得我真心疼。她大声地骂孩子:“你给我出去,站在门口。”她发现孩子站在门口依然在玩,便追出来在门口接着骂。

这个妈妈希望自己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得像是一个对孩子有家教,对孩子负责,能够让孩子举止得体的妈妈,但问题是她自己的举止本身就很不得体。

在与孩子的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可以检视自己,是否给了孩子无条件的爱。